本书是关于研究宋词与禅宗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包括了:盛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乱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衰世与末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禅宗与词的主体化走向、禅宗与词的通俗化走向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宋词与禅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宋词与禅宗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包括了:盛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乱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衰世与末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禅宗与词的主体化走向、禅宗与词的通俗化走向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序 绪论:“无座不谈禅”:宋词生长的文化土壤 上编 禅词关系分论 第一章 盛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 第一节 王安石:“本源自性天真佛” 第二节 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三节 黄庭坚:“淫坊酒肆狂居士” 小结 第二章 乱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 第一节 朱敦儒:“依旧一枚闲底我” 第二节 向子程:“收丝垂钓月明中” 第三节 张元斡:“但知心下无烦恼” 小结 第三章 衰世与末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 第一节 辛弃疾:“妙手都无斧凿瘢” 第二节 姜夔、张炎:“画桡不点清镜” 小结
下编 禅词关系总论 第四章 禅宗与词的主体化走向 第一节 “个中需着眼,认取自家身”:发现自家 第二节 “世事原来,都缘本有,不在他求”:树立自信 第三节 “■然一饱南窗下,天地有闲人”:书写自心 第四节 艳情词问题 第五章 禅宗与词的通俗化走向 第一节 态度上:“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第二节 立意上:“又得浮生一目凉” 第三节 语言上:“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第四节 俳谐词问题 第六章 禅宗与词的清雅化走向 第一节 “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嗜好之清 第二节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吟诵之清 第三节 山水词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词与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晓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00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