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规划教材之一。在当前学时越来越有限的教学背景下,依据教育部制药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理工科制药工程专业规范编写。全书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分析常用方法、中药的定性鉴别、中药植物药分析、中药矿物药与动物药分析、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在内容上力求遵循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药质量控制的实际需要,将中药制药质量控制与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突出制药过程质量控制的总体概念。
图书 | 中药分析(教育部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规划教材之一。在当前学时越来越有限的教学背景下,依据教育部制药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理工科制药工程专业规范编写。全书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分析常用方法、中药的定性鉴别、中药植物药分析、中药矿物药与动物药分析、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在内容上力求遵循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药质量控制的实际需要,将中药制药质量控制与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突出制药过程质量控制的总体概念。 内容推荐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规划教材。全书分9章,分别介绍了中药分析常用方法、中药的定性鉴别、中药的杂质检查、中药植物药分析、中药矿物药与动物药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测。本书既反映中药质量控制的成熟内容,又反映中药分析的发展方向,围绕着质量第一的观念,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 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供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剂、化学等其他相关专业使用,还可作为药品研究开发、药品生产企业、医药行业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一、中药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二、中药分析的特点 (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分析样品的多样性 (三)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四)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三、中药分析的程序 (一)取样 (二)检验 (三)检验记录与报告 四、药品质量标准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二)《中国药典》简介 (三)部分外国药典 五、中药分析的发展展望 (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二)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先进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六、中药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第二章 中药分析常用方法 第一节 中药样品的前处理 一、前处理的意义 二、前处理常用方法 (一)样品的粉碎或分散 (二)样品的提取 (三)样品的纯化和富集 第二节 中药化学分析方法 一、容量分析法 (一)生物碱含量的酸碱滴定法 (二)生物碱含量的双相滴定法 (三)非水滴定法 (四)沉淀滴定法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 (六)配位滴定法 二、重量分析法 (一)挥发法 (二)萃取法 (三)沉淀法 第三节 中药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一、色谱法 (一)色谱法的分类 (二)柱色谱法 (三)纸色谱法 (四)薄层色谱法 (五)气相色谱法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高效毛细管电泳 二、光谱法 (一)分光光度法概述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四)荧光分析法 (五)质谱法 (六)核磁共振波谱法 三、电化学分析法 (一)极谱分析法 (二)库仑分析法 (三)溶出伏安法 (四)电位分析法 (五)离子选择性电极 四、X射线衍射法 五、热分析法 (一)热重分析法 (二)差示热分析法 (三)差示扫描量热法 第四节 新技术与新方法简介 一、色谱联用技术 (一)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四)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二、近红外光谱技术 三、中药指纹图谱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由来和分类 (二)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的特点 (三)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基本要求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一)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三)多聚酶链反应测序技术 (四)随机扩增PCR技术 (五)序列标记技术 (六)生物芯片技术 第三章 中药的定性鉴别 第四章 中药的杂质检查 第五章 中药植物药分析 第六章 中药动物药与矿物药分析 第七章 中药制剂分析 第八章 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测 附录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药分析(教育部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0845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2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