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旨在将中国戏曲丰厚的资源加以全面地开发、整合、包装、营销,使其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在融文献性、学术性、典藏性于一体的宏观编辑理念的观照下,力争使这套丛书既能成为展现中国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彰显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平台,又能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
曹其敏、李鸣春编著的《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整理、出版民国文人的回忆录,记述了他们对京剧的艺术感悟和戏文掌故,成为民国京剧发展的一段鲜活的历史记录。
图书 |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精)/中国戏曲艺术大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旨在将中国戏曲丰厚的资源加以全面地开发、整合、包装、营销,使其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在融文献性、学术性、典藏性于一体的宏观编辑理念的观照下,力争使这套丛书既能成为展现中国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彰显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平台,又能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 曹其敏、李鸣春编著的《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整理、出版民国文人的回忆录,记述了他们对京剧的艺术感悟和戏文掌故,成为民国京剧发展的一段鲜活的历史记录。 目录 壹 槛外人 忆 “伶界大王”谭鑫培 京剧大宗师杨小楼的风范 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以外谈梅兰芳 沉痛中的怀念 ——再谈梅先生 聪明而浑身是戏的周信芳 谈周信芳的《四进士》 不难相与的盖叫天 戏剧革命世家 ——夏氏兄弟 出色当行的后台经理 ——谢月奎 贰 包天笑 忆 春柳社及其他 缀玉轩杂缀 姚玉芙一故事 叁 唐鲁孙 忆 燕京梨园杂谈 梨园识小续录 燕京梨园知味录 中国旧式戏园子里的副业 故都茶楼清音桌儿的沧桑史 民初在故都城南游乐 戏里的护背旗 跷乘 从龚云甫想起几位老 言菊朋的凄凉下场 记名琴师徐兰沅 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 《巴骆和》忆往 看电视《雁门关》忆往 从忠义剧展谈关公戏 故都梨园三大名妈 赛金花给戏院剪裁 肆 邹苇澄 忆 “四大徽班”与京戏 四海一人谭鑫培 戏品 伍 高拜石忆 京剧群英录 ——燕云菊影记同、光 京剧大王 ——梅郎世家 唱戏丢了乌纱帽 ——伶隐汪笑侬佚事 文人追星族 ——罗瘿公凄凉终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精)/中国戏曲艺术大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其敏//李鸣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397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7 |
宽 | 194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