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质教育知行录
内容
编辑推荐

《素质教育知行录》是邬向明同志——珠海经济特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对素质教育在推进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矛盾的理性审视。本书还对解决新课程实施与既有的教育体制机制矛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对特区背景下基础教育新课程、新理念、新问题研究解决的系列尝试进行了论述。如果说,基础理论创新、学术研究探微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专家们的职责,那么,一个地级市教育管理干部进行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则不仅具有学术探讨的价值,更具有一线实践推进理论创新、问题解决的典型示范意义。

读邬向明同志的《素质教育知行录》,我们会不自觉地跳出单纯学术研究的那份冷静,从他清晰的表述、直观的图析中,可感受到一位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对素质教育全面思考,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现状深刻反思,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结合点,从而务实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

内容推荐

《素质教育知行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作者邬向明教育教学基层工作经验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素质教育知行录》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根基、素质教育的评价、素质教育的生命、素质教育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关键等内容。

《素质教育知行录》既为开展素质教育、解决有关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系列问题提供了务实的建议和思路,也为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还为丰富教育理论提供了具体的信息。

《素质教育知行录》可供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中小学教研员、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师范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素质教育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3]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3

 一、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5

 二、人类以及个体的全面发展/6

 三、人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7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9

 一、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9

 二、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13

 三、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16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的认知与行动/[25]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目的与任务/26

 一、学习知识与技能/27

 二、学会学习与生存/29

 三、学会关心与共处/31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认知与实践/33

 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33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35

 三、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36

 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辨析/36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问题与矛盾/38

 一、观念与认识/38

 二、应试与教育/39

 三、目标与条件/42

 四、考试与升学/44

 五、评价与分数/44

 六、形式与内容/46

第四节 课程改革的态度与思路/48

 一、课程改革的实验与修正/48

 二、课程改革的态度/50

 三、构建科学课程改革的思路/51

第三章 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及其有效性的探索/[57]

第一节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57

 一、知识与智慧/57

 二、智育与德育/59

第二节 德育的现实问题/62

 一、德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62

 二、做事为中心的教育弱化了做人教育/64

 三、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关心和共处/68

第三节 有效的德育探索/71

 一、德育有效性问题的讨论/72

 二、关于人成长和道德发展规律的认识/75

 三、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79

 四、有效德育的落实/81

第四章 素质教育的根基——健康第一与体育锻炼/[85]

第一节 身心健康及其维护理论体系/85

 一、要宣传、实践“健康第一”的理念/85

 二、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理论体系框架/86

第二节 健康及其相关的因素/87

 一、体质与体质构成/87

 二、健康与健康内容/88

第三节 健康问题与健康教育/95

 一、现代文明病与亚健康/95

 二、现代人心理危机问题/97

 三、人类寿命与衰老研究/100

 四、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101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102

 一、体育学科的两种价值/103

 二、有效的体育教学改革/105

 三、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105

第五节 有效的体育原理与方法/106

 一、运动技能学习的原理与方法/106

 二、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09

第六节 运动处方及其制定/114

 一、运动处方及其要领/114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制定原则及程序/115

 三、自己制定运动处方/115

 四、不同年龄人的运动处方/116

第五章 素质教育的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困惑与改革/[118]

第一节 国内外学生素质评价的现状/119

 一、国外的研究/119

 二、我国的研究/125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与教育评价改革/127

 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127

 二、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分类/128

第三节 教育评价:复杂的人与薄弱的评价理论/133

 一、基础教育评价的基本结构与要素/133

 二、基础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36

第四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与中高考成绩的关系/144

 一、毕业生学习信息的采集与统计/144

 二、高考总分成绩与中考总分成绩的关系/147

 三、中考总分成绩与高考各科成绩的关系/147

 四、高考总分成绩与高考各科成绩的关系/147

 五、中考总分成绩与中考各科成绩的关系/148

 六、中考各科成绩与高考各科成绩的关系/149

 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高考成绩的关系/150

第五节 关于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的评论/154

 一、关于素质高考的评论/155

 二、关于应试教育的评论/157

 三、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评论/158

 四、关于自主招生的评论/160

 五、关于教育改革的评论/162

 六、关于高考加分的评论/164

 七、关于社会问题的评论/165

 八、关于高考制度的评论/166

第六节 现实社会背景下考试评价改革/168

 一、我国当前升学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168

 二、制定现实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170

 三、我国考试升学评价改革的趋势与思路/171

第六章 素质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77]

第一节 教育质量管理概况/177

 一、研究的问题及意义/178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79

 三、质量管理核心概念/185

第二节 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依据与基本环节/187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依据/187

 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188

第三节 珠海市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与发展/189

 一、基础教育质量动态发展阶段特点/190

 二、影响教学质量发展主要因素分析/192

 三、各学科教学质量动态发展特点/198

第四节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动态发展的基本规律/203

 一、经济基础对教育的影响规律/203

 二、教学质量提高的报酬递减律/203

 三、教学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规律/203

 四、教学质量提高的长周期规律/204

 五、教学失误的难以弥补性规律/204

 六、教学效果的延迟性外显规律/204

 七、教学过程的内外因互动规律/204

第五节 珠海市教育管理的创新措施/205

 一、发展基础教育的创新措施/205

 二、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措施/205

 三、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措施/206

 四、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的创新措施/206

第七章 素质教育的手段——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8]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208

 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209

 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209

第二节 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与工作措施/210

 一、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211

 二、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211

 三、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措施/212

 四、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15

第三节 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219

 一、教育信息化对学校现代化的积极影响/219

 二、通过教育骨干网建设实现各区网络的互通/220

 三、建设教育教学的基础数据库,服务教学/221

 四、建设分布式教育资源网,实现资源共享/221

 五、全面实施“校校通、通校校”工程/221

 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本,开足信息课/222

 七、强化师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222

 八、开展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222

第四节 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223

 一、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223

 二、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224

第五节 珠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226

 一、加强管理,规划先行/226

 二、筹措资金,加大投入/226

 三、检查评估,推进工作/226

 四、应用引领,提高效益/226

 五、总结经验,科学发展/227

第八章 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的教育教学/[228]

第一节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专业特点/228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问题/228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特点/229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与途径/230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发展内容/231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基本要素/232

 三、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研究素质/234

第三节 实施高效教学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236

 一、高效教学与有效的学习/236

 二、教学效率与高效率教学/239

 三、有效学习的特征与标志/241

第四节 当今教师的职业疲劳与科学管理/243

 一、当今教师职业疲劳与职业倦怠/244

 二、对教师的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244

主要参考文献/[251]

后记/[25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质教育知行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邬向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724333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5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2119364
中图分类号 G527.65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