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正是给读者呈现出了德国人的典型特征,并且作者旁征博引地向读者展示了“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本书的重点也因此并不在于给德国人画像,又抑或是将德国人的图像与英国、法国或是美国人做某种比较,而在于像施莱格尔所说的历史学家所担负的“逆向预言”的任务,去揭示德国人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如何形成今天的这些特征与性情。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作者试图揭示的典型德国特征甚至有的时候并不是德国人实际是什么样子,而是德国人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本书由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著。
图书 |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正是给读者呈现出了德国人的典型特征,并且作者旁征博引地向读者展示了“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本书的重点也因此并不在于给德国人画像,又抑或是将德国人的图像与英国、法国或是美国人做某种比较,而在于像施莱格尔所说的历史学家所担负的“逆向预言”的任务,去揭示德国人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如何形成今天的这些特征与性情。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作者试图揭示的典型德国特征甚至有的时候并不是德国人实际是什么样子,而是德国人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本书由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著。 内容推荐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的意图在于揭示多个世纪传承的烙印残存下来的东西仍然在影响着今天德国人的思想和感情。作者曾经三次做出了解释民族典型性的尝试,他的研究涉及了英国人、美国人以及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不同的幽默方式。作者认为,所谓的民族典型性只有通过外部的视角加以观察才能认识。本书旨在探讨德国民族典型性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德语语言和德国文化的传承中经年累月保持不变的东西。《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重点在于描写德国人的性情,而不是讨论他们的民族认同性问题。本书由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著。 目录 德国人的形象——从内部和外部来看 六种德国印象:现代、邪恶、浪漫、民俗、文化、自由 原初语汇,德意志 德国的神话传说 德国英雄 德国女性 形成德国人性情的力量 德国艺术中的德国特征 德国哲学 德国艺术 德国音乐 德国文学 德国人的语言风格 德国电影 德国人的俗 德国人的幽默 德国人的骂人话 德国人的野蛮精神 德国人的格雷琴问题 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德国人的基本情感 2010年新版后记 图片及引文出处 图片出处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 |
译者 | 常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144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3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13098724 |
中图分类号 | C955.516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0-143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 C. H. Beck oHG in Miinche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