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芬兰印象--改革开放30周年留学芬兰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芬兰印象——改革开放30周年留学芬兰文集》收集了20多位曾在芬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学者的文章,他们的留学生涯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在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是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有的正在进行博士生阶段的学习。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留学芬兰的莘莘学子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他们追求知识刻苦钻研的勤奋精神。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芬兰大学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了解到芬兰的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些文章是中国留学生在芬兰生活和学习的真实写照。

内容推荐

这是三十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北欧的学习经历的回顾,是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部主办的项目。书里留学生们深情并茂地回忆了在北欧学习生活的经历,有故事性与趣味性。对将要去北欧留学的后来者会有不少参考价值。

目录

序言

拼搏铸就成功

芬兰留学和工作札记

芬兰式和谐社会

雪国芬兰留学七记

借鉴芬兰的博士培养制度

芬兰留学和中芬真菌学教育研究对比

高科技国策与国家创新体系

芬兰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改革趋势

北方,还在继续的旅程

借鉴芬兰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

在芬兰的林业学习

我心中的芬兰

忆博士学习中几件事

芬兰的少儿体育

留芬生活点滴

芬兰的留学生活

没有围墙的校园:芬兰计算机学科的

博士教育

芬兰现代设计教育:小国大设计的体系

守拙芬兰

芬兰小城的中国情

留学第二站——芬兰

芬兰林业的特点

善良的民族,纯朴的民风

我的留学生活

我在芬兰这一年

感受芬兰

体验芬兰的冬季

芬兰桑拿的体验

留学芬兰

试读章节

芬兰的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芬兰的教育体制与德国相似,中小学学习时间为12年,基本上是半天上课,下午以个人兴趣为主,自己安排。芬兰大学的基本学位为硕士,一般学习5年左右,之后可以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03年欧洲签署Blogona协议后,欧洲大学逐渐实行大学学分和学位体系一体化,芬兰的大学开始颁发学士学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但到目前为止,芬兰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学位仍然以传统的硕士学位为主。

芬兰全国一共有20所大学,全部是公立大学,其中10所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建于1640年,为芬兰最古老的大学,综合排名属于欧洲大学的前十名。赫尔辛基大学在芬兰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其综合实力和影响,比如,全芬兰约40%的博士学位由赫尔辛基大学颁发;另一方面是其具有非同一般的政治地位,比如,赫尔辛基大学的校监(chancellor)在芬兰议会讨论有关教育议题,享有比教育部部长更优先的发言权,总是代表大学和教育系统第一个发言。

芬兰的科研资助除企事业单位自筹经费、私人基金会和捐助外,政府渠道主要是芬兰科学院(Academy of Finland)和芬兰技术发展中心(TEKES),前者主要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后者重点支持技术创新。芬兰的多数项目申请均是以英文完成,所以广泛采用国际同行专家参与评审。值得一提的是,芬兰以及瑞典等北欧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很大,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5%,多数发达国家该比例在2.5%—3.0%,而我国目前为1.5%。同样,芬兰人均的科技论文产出和专利申请也名列世界前茅。芬兰20世纪80年代对电子信息领域的投入催生了诺基亚等企业巨头,90年代中期以后,芬兰政府又加大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希望在生物技术行业催化“生物诺基亚”的产生。

芬兰的中国学生与学者

我国改革开发后,学生奔赴世界众多国家留学进修。80年代来芬兰留学的大陆学生还不是很多,而在我1996年到芬兰时,中国学生学者在芬兰已经初具规模,当时留学生估计有1000人左右,在赫尔辛基大学有100多人。由于语言等原因,当初来芬兰的留学人员读本科的很少,主要以博士生和博士后为主,因此中国在芬留学生的层次比较高。但是,当时我国在芬留学生的组织不够健全,活动也比较分散,因此我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积极参与了留学生活动与组织工作,建立并注册了芬兰第一个正规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并成为赫尔辛基大学学生联合会的成员单位。芬兰的大学生联合会与中国大学的学生会不同,其拥有众多的实际资源,包括学生宿舍楼和学生活动场所。大学生注册费也是由大学生联合会管理使用,因此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可以从中得到稳定的经费支持。在我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期间,受到赫尔辛基大学和中国使馆特别是教育组的支持,组织了多次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包括1997年香港回归庆祝集会和1999年五十周年国庆晚会等。这些活动增进了大家的友谊,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与芬兰同学同事的联系,为大家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我受欧美同学会邀请,于2002年9月底在北京参加了海外华人组织负责人会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由我进行前期筹划准备的留芬华人生命科学协会在几位华人的积极努力下,也于2003年正式成立,该协会的成立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合作交流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中芬科技教育的合作交流

我于2002年底回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担任病毒学科特聘教授,丁作刚开始便遇到了SARS病毒在我国的爆发流行。我虽然一直从事植物病毒的研究工作,鉴于SARS病毒的重要性以及病毒之间的相似性,我及时开始了SARS病毒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了武汉大学SARS病毒科技攻关组的组长。在SARS病毒研究方面,我本人的实验室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在此工作基础上,我主持申报的教育部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后来该实验室又成为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促进中国与芬兰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我脑海中的一项重要使命。经过我的联络和引介,武汉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于2003年春天在赫尔辛基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我开始组织武汉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合作交流,并于2005年夏天在赫尔辛基举办了首届联合研讨会和暑期课程班(Summer School),该课程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赫尔辛基大学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院负责组织,武汉大学2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由芬方提供全额资助参加学习。随后的联合研讨会和课程班交替在武汉和赫尔辛基举行,已经举办七届;从2009年开始该交流活动准备扩大到全芬兰的主要生物中心。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有近二十名学生取得赫尔辛基大学不同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位置,正在赫尔辛基攻读博士学位。在2008年10月,我又与苏州大学沈百荣教授(原来留学坦培雷工业大学)一起在武汉一苏州一上海三地举办了首届中芬生命科学论坛,第二届将于2009年8月在芬兰举行。我希望通过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中芬两国科学家之间的了解,寻求共同的科研兴趣,建立实际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同申请与承担科技研究项目,为中芬两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P16-20

序言

我在赫尔辛基大学举办的“多语种国际交流研讨会”上曾讲过,有很多芬兰人问我,中国人是否了解芬兰?我的回答既是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芬兰在中国的知名度比较高,超过了她的大小。说不是,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对芬兰的了解停留在诺基亚手机、圣诞老人和桑拿浴上。而芬兰人对中国古老文化、历史,特别是对中国的现状的了解,恐怕也是表面和抽象的。

在增进中芬两国了解方面,我们双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留学生就是双方交流的一座桥梁,他们促进了中芬两国经济、教育和文化的相互沟通。

在中国人看来,芬兰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她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历史长河中,芬兰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形成了很强的民族意识。在与严酷的大自然和困难环境的抗争中,芬兰人民造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西素”精神。芬兰人民的纯朴、诚实和谦虚性格也使其赢得了赞誉。共同的历史经历和相似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与芬兰人很容易相处共事。在芬兰人欣赏中国的孑L子哲学,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同时,中国人同样钦佩芬兰恢弘的卡勒瓦拉民族史诗和不朽的西贝柳斯音乐作品。

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3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方针政策,离不开坚定不移地执行“科教兴国”战略,也离不开出国留学工作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出国留学这项工作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大国这一重大历史过程。

《芬兰印象——改革开放30周年留学芬兰文集》收集了20多位曾在芬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学者的文章,他们的留学生涯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在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是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有的正在进行博士生阶段的学习。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留学芬兰的莘莘学子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他们追求知识刻苦钻研的勤奋精神。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芬兰大学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了解到芬兰的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些文章是中国留学生在芬兰生活和学习的真实写照。

人们常说,经贸合作着眼于今天,科技合作着眼于明天,而教育文化交流则着眼于后天。我衷心希望中芬之间继续加强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将一如既往地同芬兰各界人士一起,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为促进中芬两国的友好合作而努力。

马克卿

2009年3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芬兰印象--改革开放30周年留学芬兰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岑玉珍//蔡瑜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3830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3.1-5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