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谓一部简单的雕塑史。书本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包括: 中国雕塑的开端、中原文明“狞厉”之美、神秘的古蜀文化、始皇帝的“地下勇士”、雄浑壮丽的汉代石刻佛教的传入与文化的融合、佛道儒三教的融合、华丽的居所、民间的乐趣等在内的内容。图文并茂,文化性、知识性、可读性很强。
图书 | 中国雕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可谓一部简单的雕塑史。书本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包括: 中国雕塑的开端、中原文明“狞厉”之美、神秘的古蜀文化、始皇帝的“地下勇士”、雄浑壮丽的汉代石刻佛教的传入与文化的融合、佛道儒三教的融合、华丽的居所、民间的乐趣等在内的内容。图文并茂,文化性、知识性、可读性很强。 内容推荐 中国雕塑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朝代的轮转与文化的变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塑造手法,显示了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和文化观念。一部中国雕塑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的发展史,更是汉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化相互交流的具体而有形的见证。 目录 前言 中国雕塑的开端 原始时期陶塑 原始时期玉石雕刻 中原文明的“狞厉”之美 商——华丽的狰狞 西周——素简的威严 春秋战国——轻盈的华贵 神秘的古蜀文化 关于三星堆文化 多重身份的青铜立人 疑似外星人的青铜头像 纵目树耳的巨型面具 始皇帝的“地下勇士” 什么是“俑” 秦俑的发掘 秦俑的塑造 陶马与铜车马 中国式的写实 雄浑壮丽的汉代石刻 大型石刻 霍去病墓 马踏匈奴 “为冢像祁连” 藏巧于拙 大巧不工 东汉石兽 佛教的传人与文化的融合 莫高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 云冈石窟造像 龙门石窟造像 “天国”的威严 魏晋南北朝的神道石雕 唐代帝陵石雕 唐代墓室内随葬俑 佛道儒三教的融合 晋祠彩塑 青莲寺造像 大足石刻 “多彩”的明清雕刻 明代平遥双林寺彩塑 清代昆明筇竹寺罗汉 华丽的居所 秦砖汉瓦 东汉阙壁浮雕 隋唐建筑装饰雕刻 元代石雕建筑装饰 明清两代建筑雕刻 民间的乐趣 巧儿“摩喉罗” “耍货”大阿福 “手捏戏文”与泥人张 新时代的风格 1911—1949:动荡中的西风东渐 1949—1979:从革命的激情到公式化的艺术 1980—21世纪初:公共意识与观念性的雕塑艺术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雕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肇文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5132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5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3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7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