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管理--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管理--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由蒋樟生所著,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动态优化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等研究理论与方法,从知识转移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演化方式、运作机理、激励机制以及分配方法六个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拓展和丰富战略联盟稳定性管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准备建立或已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企业提供理论依据,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方法支持。

内容推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管理:基于知识转移视角》主要内容简介:市场活动中离不开合作,近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量增长较快,已经成为提高价值链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战略联盟,作为主体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各市场独立决策主体之间的合作中的冲突直接关系到联盟的稳定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意义。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管理: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围绕联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及其评价和维持,以联盟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关系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合作伙伴选择、知识转移决策以及联盟存废等重大问题,剖析了联盟伙伴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联盟管理机制对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重要意义,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

1.1.1 产生背景/1

1.1.2 问题提出/3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5

1.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现状/5

1.2.2 联盟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11

1.2.3 联盟稳定性的研究现状/16

1.2.4 现有相关研究评述/21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22

1.3.1 研究目的/22

1.3.2 研究意义/22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24

1.4.1 研究方法/24

1.4.2 技术路线/25

1.4.3 主要内容/26

第2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理论分析

 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9

2.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界定/30

2.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主要特征/33

 2.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35

2.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内涵界定/35

2.2.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基本要素/37

2.2.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相关理论/39

 2.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44

2.3.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类型及过程/44

2.3.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45

 2.4 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体系/47

2.4.1 知识转移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47

2.4.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的体系结构/48

第3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

 3.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51

 3.2 知识投入产出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52

3.2.1 基本假设/53

3.2.2 模型求解/54

3.2.3 模型分析/54

 3.3 知识转移效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56

3.3.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转移效率模型/58

3.3.2 知识转移效率对成员创新收益的影响/63

3.3.3 模拟仿真分析/64

 3.4 知识获取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68

3.4.1 基本假设/69

3.4.2 基本模型/70

3.4.3 模拟仿真分析/76

第4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演化方式

 4.1 知识转移的自组织特征/83

 4.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静态博弈分析/85

 4.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自组织演化博弈模型/86

4.3.1 模型建立/86

4.3.2 模型求解/89

4.3.3 模型分析/90

 4.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演化分析/91

4.4.1 一般情况下联盟稳定性分析/91

4.4.2特殊情况下联盟稳定性分析/94

第5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运作机理

 5.1 面向生命周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模式/99

 5.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阶段的合作伙伴选择/102

5.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合作伙伴选择的博弈模型/102

5.2.2 完全理性情况下合作伙伴选择行为分析/105

5.2.3 有限理性情况下合作伙伴选择行为分析/107

 5.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作阶段的知识转移决策/110

5.3.1 基于知识转移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111

5.3.2 稳定性与均衡结果/115

5.3.3 模拟仿真分析/118

 5.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结局阶段的投资收益预测/121

5.4.1 完全信息博弈模型/122

5.4.2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124

5.4.3 模拟仿真分析/131

第6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激励机制

 6.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状态/137

 6.2 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判断模型/139

6.2.1 基本假设/139

6.2.2 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141

6.2.3 模型求解/142

 6.3 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判断分析/145

6.3.1 稳定性/145

6.3.2 均衡结果/148

6.3.3 知识转移抉择/149

 6.4 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激励模型/153

6.4.1 模型假设/154

6.4.2 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154

6.4.3 模型分析/155

第7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改进的分配方法

 7.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161

 7.2 基于知识转移的产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博弈模型/163

 7.3 基于合作博弈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收益分配方法/164

7.3.1 Shapley值法/164

7.3.2 核心法/164

7.3.3 核仁值法/165

7.3.4 Nash合作解法/166

 7.4 提高联盟稳定性的收益分配方法改进/167

7.4.1 基于知识贡献因子的Shapley值法/167

7.4.2 基于成员满意度的综合集成法/168

7.4.3 基于群体重心的综合集成法/169

 7.5 模拟仿真分析/170

7.5.1 联盟结构描述/170

7.5.2 数值计算分析/17l

7.5.3 分配方案分析/176

结论

参考文献

表索引

图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管理--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樟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07995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3
丛书名 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