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的故事》收录了英国小说家、诗人吉卜林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共12篇,各有鲜明的主题和精彩的内容。吉卜林的以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著称,这些特点在《刨根问底的故事》中得到极好的体现。本次出版使用邱仪的新译,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图书 | 刨根问底的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刨根问底的故事》收录了英国小说家、诗人吉卜林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共12篇,各有鲜明的主题和精彩的内容。吉卜林的以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著称,这些特点在《刨根问底的故事》中得到极好的体现。本次出版使用邱仪的新译,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内容推荐 《刨根问底的故事》是英国作家吉卜林为孩子们写的故事集中最著名的一部。作者通过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诙谐的表现力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童话世界。《刨根问底的故事》这本童书共有12个童话故事,用一种人与动物、大自然息息相通的视角,给孩子们进述了关于真、善、美,勤于思考、谦虚做人的道理。每个故事都附有插图,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难怪马克·吐温曾盛赞:“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目录 鲸鱼的喉咙是怎么来的 骆驼背上的包是怎么来的 犀牛身上的皮是怎么来的 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来的 象之子 袋鼠老兄的歌 犰狳的由来 第一封信是如何写出来的 字母表是怎样排出来的 与大海嬉戏的螃蟹 独来独往的猫 跺脚的蝴蝶 试读章节 鲸鱼的喉咙是怎么来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最亲爱的朋友,在大海里有一只鲸鱼,他各式各样的鱼都吃。他吃海星,也吃雀鳝;吃螃蟹,也吃比目鱼;吃欧鲽,也吃鲮鱼;吃鳐鱼,也吃其同伴;吃鲭鱼,也吃梭子鱼,还吃扭来扭去滑不溜秋的海鳝。在大海里能找到的所有鱼他都用那张大嘴吞下去。就这样,直到海里只剩下最后一条小鱼,一条小机灵鱼。小机灵鱼总是游在鲸鱼右耳后侧不远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受到鲸鱼的伤害。鲸鱼用尾巴支撑着身体站起来说:“我饿了。”于是小机灵鱼细声细气地说:“尊贵而慷慨的鲸鱼大王啊,你有没有品尝过人呀?” “没有,味道怎么样?”鲸鱼说。 “棒极了,就是有点儿粗糙。”小机灵鱼说。 “那么你给我弄点儿来。”鲸鱼说,用尾巴把大海搅得泡沫翻滚。 “一次吃一个就够了,”小机灵鱼说,“如果你游到北纬五十度,西经四十度的地方,就会发现在大海中央的一只竹筏上,坐着一个遭遇了翻船事故的水手,身上只剩下一条蓝色帆布马裤,两条吊袜带(你一定不要忘了吊袜带哟,最亲爱的朋友),还有一把折叠刀。告诉你吧,他可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于是鲸鱼就朝北纬五十度,西经四十度游去,游啊,游啊,能游多快就游多快。果然在大海中央的一只竹筏上发现了一个孤独的遭遇了翻船事故的水手,只穿着一条蓝色帆布马裤,一双吊袜带(你可得把吊袜带记牢喽,最亲爱的朋友),带着一把折叠刀,并用脚指头在水中划来划去(因为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得到了妈妈的允许划水,否则他永远不会这么做。) 鲸鱼于是把大嘴使劲往后张呀张呀,直到嘴都张得快碰到尾巴了,他把水手、他乘坐的筏子、蓝色帆布马裤、吊袜带和折叠刀一股脑儿吞了下去——吞到了他那暖烘烘、黑糊糊的内脏里,然后咂摸咂摸嘴巴,直立起身子转了三圈。 但是当水手——这个智勇双全的人——发现自己被吞进了暖烘烘、黑糊糊的鲸鱼肚子里时,就又跺又跳,又碰又撞,一下小跑,一下跳舞;一下“砰”的一声,一下“当”的一响;他既踢打又撕咬,既跳跃又攀爬;一下蹦上去,一下落下来;一下大哭,一下叹气;走一下,骂一阵;踩一下,踏一阵,不分场合地跳起了角笛舞,鲸鱼简直受不了了。(你是不是已经把吊袜带给忘了?) 他对小机灵鱼说:“这人吃起来真是太粗糙了,而且他还使我不停地打嗝。我该怎么办呀?” “你叫他出来好了。”小机灵鱼说。 鲸鱼只好冲着喉咙下面的翻船水手喊:“你给我放规矩点儿,快出来,搞得我都打起嗝来了。” “不,不行!”水手叫道,“这绝对不行,你得把我送回我出生的海岸,有着白色悬崖峭壁的英格兰,那我才会考虑你的要求。”说着把角笛舞跳得更凶了。 “你最好把他送回家。”小机灵鱼劝鲸鱼说,“我应该早点儿提醒你,他可是个智勇双全的人。” 鲸鱼只好奋起双鳍和尾巴,尽管打着嗝仍使劲地游,游啊,游啊,终于看见了水手出生的海岸,有着白色悬崖峭壁的英格兰。他冲上海滩,半中间停住,把嘴张开,张大点儿,再张大点儿,说:“从这儿可以去温彻斯特、阿书罗、那述、金恩,车站在芬奇堡路。”他刚说到“芬奇”二字,水手就走出了他的嘴。其实趁鲸鱼还在游泳的时候,水手——这个智勇双全的人——就用折叠刀把自己乘坐的竹筏子切成小方块,再用吊袜带把这些散落的小方块结结实实地串起来,(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不能把吊袜带给忘记的原因了吧!)然后把小方块做成的栅栏拖到鲸鱼的喉咙口,让它紧紧地卡在那儿!接着便朗诵起下面这首诗来。你肯定没听过,现在我就读给你听听——有了这个小栅栏,叫你啥也吃不成。 水手是爱尔兰人,他踩着海岸边的鹅卵石回家去看妈妈了,就是那个允许他用脚趾在水里划来划去的妈妈。后来他结了婚,并过上了幸福生活。鲸鱼也过得不错,只是从那天起,他喉咙里的栅栏既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只能吃很小很小的鱼虾。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鲸鱼从来不吃大人,也不吃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原因。 小机灵鱼跑了,藏在地球赤道的门槛下的淤泥里。他害怕鲸鱼拿他撒气。 水手把折叠刀带回了家。他仍穿着蓝色帆布马裤走在鹅卵石上,吊袜带却没有了——留下来做栅栏了嘛!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尾。 船舱里的舷窗漆黑一片,那是由于窗外墨绿色的大海;这时船“哗”的一声翻沉,水手掉进了大汤盆般的海里,船身开始下沉;当保姆蜷成一团睡在地上,而妈妈却告诉你说让她睡吧,你既没睡醒也没梳洗和穿衣,哎呀,你早晚会明白(如果你没猜出来的话) 你就在“北纬五十西经四十”! P1-5 书评(媒体评论) 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马克·吐温 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吉卜林的颁奖词 吉卜林是位天才的伟大作家。 ——E.M.福斯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刨根问底的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吉卜林 |
译者 | 邱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561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8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88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