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下的青春向上的奋斗
内容
编辑推荐

畅销书《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作者林少波蓄势发力之作!

《向下的青春向上的奋斗》是一本众多职场专家争相叫好的书,这是一本万千读者朋友期待已久的书,给迷茫者的疼痛共鸣,给追梦人的疗愈经典。

这是写给那些无权无势无门路、有梦有爱有才华的人的心灵之书。献给所有奔行、迷失、坚守在都市里的年轻人!

内容推荐

《向下的青春向上的奋斗》简介:房价太高,车号要摇,是守还是逃?在大城市受罪,回家却已物非人非!三十未立,双亲已老!生存之上,生活之下!我们属于哪座城?青春何处安放?拆掉思维的墙,打开梦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彷徨,加速人生的巡航!

是我融入了城市,还是城市接纳了我?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千里寻梦,为谁辛苦为谁忙?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梦想如何照进现实?左手宜居,右手宜业,离我们有多远?不是“高富帅”,不是“白富美”,拼不了爹我们拼什么?

……

面对一系列的“青春拷问”,你又该何去何从?翻开林少波所著的这本《向下的青春向上的奋斗》,答案尽在其中。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凤凰无传奇,落水不如鸡

 众“奴”加身,三“族”鼎立

 我们如此无能为力:三十未立,父母已老

 爱情与面包,生存还是毁灭?

 跑不赢刘翔,也跑不赢CPI

 退无可退,我们的故乡在沦陷

第二章 坚守或逃离,都是一种选择

 “我爸是……”

 希望,是一种态度

 坚持,化茧成蝶不是梦

 不要光拿梦想与大城市讨价还价

 无梦年代的无痛与无趣:橡皮人

 要生活质量,不要成本数量

第三章 给力青春,让梦想再飞一会儿

 有风,也有景

 既生,也要活

 肯舍,才能得

 裸婚裸辞,莫裸心

 限房限车,不限梦

 青春有涯,努力无限

第四章 合适就是最好,不能匹敌就匹配

 选对池塘,才能钓到大鱼

 许自己一个灿烂的未来

 选择的路线不同,决定了风景的相异

 左手宜居,右手宜业,还有多远?

 扔掉漂的线,扎下生的根

 要奋斗也要享受,过程与结果同重

第五章 人生不同阶段,主题也不同

 完美的人生:不忧不惧,不悔不憾

 在合适的时候,做好合适的事

 18岁的梦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5岁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进退

 30岁的承担:勇于担当,立所当立

 40岁后的淡定:尽人事,顺天命

第六章 吾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心态

 内心足够强大,走到哪都不怕

 你的价值百万,不止一种用途

 抵挡外在诱惑,学会坦然自在

 耐住内在寂寞,继续坚定前行

 可以追功逐利,不要急功近利

第七章 我们还年轻,我们渴望上路

 没有走投无路,只有看不到路

 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走路

 有江湖,也有舞台,就有英雄

 不在幸福里,就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身边都是有缘人,结缘、惜缘、续缘

 未来的道路在脚下,好走也要走好

试读章节

我们如此无能为力:三十未立,父母已老

压力不小,钞票太少,结婚还早,年纪不小,父母已老……承担着“三十而立”使命的80后们,其实大多数还站在立与未立的十字路口:年轻得一无所有。三十而立,挺立?卧倒?还是爬行?

现实扑面而来,梦想流离失所

“我们都已经长大,好多梦正要飞……”2010年央视春晚上重新联袂演出的“小虎队”将80后从现实带回童年又残酷拉回现实。80后们在台下掩面而泣,与其说是记起童年而落泪,不如说是在与童年做一场告别的仪式。痛苦的不是过去,而是记忆。80后哽咽着说他们是“老虎队”,因为比照着镜子里的自己发现大家都老了。他们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今天他们却自诩为“痛苦的一代”。恣情流淌的泪水为逝去的青春,更为难以承担的成长。

有报道称,领跑进入30岁的80后当中有近六成“薪酬不高,工作不满,存款空空,无房无车”;也有调查显示,步入30岁的80后当中有近四成仍是单身人士,甚至有不少尚无确定的恋爱关系。到了30岁,愁着买不起房子,愁着还没成家,愁着梦想还未实现,当很多人生大事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紧随而来的感觉就会是“不寒而栗”。

关于30岁的男人,积极向上的一句话是“三十而立”,不那么积极的一句话是“人过三十日过午”。30岁,已经成了男人的一个重要人生关口。调查显示,信用卡、手机、名牌服装、人寿保险等的拥有率在30岁男人这一年龄段最高。这一类时尚用品被描摹为成功男人的形象包装,体现着男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水平。然而,调查也显示,这个年龄也是男人们追求时尚的最后辉煌。对于大多数而立之年的男人来说,梦想开始褪色,危机已经显现。他们似乎是家庭的核心和希望,不过,他们也更像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找不到可以宣泄内心恐惧的地方,甚至连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都变得如此的真实而卑微:一份不稳定的工作、一套可以称作“家”的房子、一个可以允许自己失败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孩子……

对于在大都市奋斗的外乡人,这样的梦想更加奢侈。

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出租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大都市对弱势者的恩赐。弱势者借此得以歇脚和喘息,换得时间来打拼,赢得在大都市更好的生活和前途。其实,他们都是怀着希冀的人,只是暂时没有找到用武之地大展拳脚。他们孤身勇闯大都市,比许多凭关系就业的人、自认不行而退守家乡的人更有勇气;他们对古老而鲜活、庞大而凶险的大都市,有着撕心裂肺的爱;他们在一天天变老,城市却依然年轻。

“我在这欢笑我在这哭泣,我在这活着也在这死去,我在这祈祷我在这迷惘,我在这寻找我在这追求。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葬在这里,在这忘了感觉到我在存在,在这有太多有我眷恋的东西……”——汪峰的《北京北京》,唱的就是这种情结。

梦想破灭、危机凸显的时候,回眸一望百感交集,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这样写道: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是的,很多年前,路总是很长,我们总是展望,三十而立,再也不敢展望了,低头赶路,哪有时间抬头?

赡养父母,力不从心

龙应台曾写道:“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白驹过隙,岁月如烟。当我们迈向30岁时,也会发现我们的父母在逐渐变老,这来得有点让我们猝不及防。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从不给我们喘息的机会,当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变老”与“死亡”,更具有残酷性和真实性。

我身在北京,父母却远在南方。以前上大学还有寒假和暑假,现在就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去。最多也就一年回一次,甚至两年回一次。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一算。我一年回一次家,父母亲差不多60岁了,如果他们能活到90岁,我和他们还有30次的见面机会;每次回家最多住三天,那么留给我和父母亲的时间只有90天了。曾经想着带他们去看看世界,但是,他们日渐衰老,我却无能为力,每次给家里寄钱都像是一次赎罪。我还有兄弟姐妹,有时即使我不回去,他们回去了也还好。然而,大部分8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很多父母心里,其实是非常矛盾的。既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外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又渴望他们能多回来甚至回家乡和自己住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们习惯了那个地方的人和物,到了大城市根本住不惯,比坐牢还难受。因此,我们只能这样两地相望。

有一则新闻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九成80后无法养父母!调查显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P14-16

序言

十年

十年前,一个青葱小毛孩从南方一个小岛来北京求学,把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年青春,献给了这座城市。

与大学好友在网上聊天,他问我:十年来你人生最大的感慨是什么?我竟然一时语噎。十年一觉北京梦,换来了什么?以前真没系统地、认真地思考过。是我融入了北京,还是北京接纳了我?

在这样夜风轻轻吹拂的晚上,我想,在这座城市里,有很多十年的追梦人都会回想起记忆中无数个不眠的日夜和狂热激情的青春。

十年前,刚刚到北京,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是这个城市的主人。

十年后,奋斗在北京,走在灯如繁星的广场上,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异乡人。

十年,异乡人青春已朽。

十年,北京城繁华更茂。

的确,当我们提到北京,总是会自然地给附带上“首都”二字。这座城市伴随着“首都”这个身份符号,被编进了许多政治意味十足的歌曲里,传唱全国,以致许多人虽然从未到过北京,但大都会哼上两句:“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同时,很多人也编织起了一个闪着金光的、属于自己的“北京梦”。

媒体人李承鹏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要实现最高梦想就得到北京。叫北平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去南京、广州、重庆、微山湖以及延安。现在的首都聚集的不仅是权力和资源,还聚集了各行业的成功概率。三个月前连我妈请的小保姆都毅然离开四川来到北京,临走前她很憧憬,洋气地化了一个烟熏妆,就像当年我庄严地理了一刺猬头……”

这,就是北京,让人又爱又恨的北京。

高昂的生活成本和高速的生活节奏,其实何止北京?上海、广州……乃至一些二线城市,也是如此。左手是渴望宜居,右手是盼望宜业。左手右手同在努力,可始终握不到一起,彼此都只能在试探中捕捉对方的气息。前者属于“幸福”,后者代表“成功”。想要生活幸福又事业成功的完美,似乎总是很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可是,城市真的让我们生活更美好了吗?无数人纠结、纠缠、揪心。

到底是继续坚持,还是选择离开?

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千里寻梦,为谁辛苦为谁忙?

爱恨交缠间,苦怨纠结处。退一步也许离幸福不远,进一步也许自己就是天。

两年前,我也这样纠结过,在进与退之间做艰难的抉择。

在那个抉择时刻,我遇到了一位前辈,当我把我的困惑向他求解时,他没正面回答,而是给了我几个问句。

“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难道你想前三十年先享受,后三十年再来奋斗?”

“大城市生存不容易,但至少机会流向相对公平,小城市若无背景,难道不更难?”

“你当年高考填报北京的学校,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在这座城市实现你的梦想Ⅱ马?”

“即使离开,也要骄傲地离开,你已经足够强大到哪座小城市主动来邀请你了吗?”

这四个问句,让我想起了比尔·盖茨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是啊,不要说没有人看不起你,因为大家都忙得没时间看你。你自己不强大,就不要抱怨社会不公平。

同时,这四个问句让我整整想了一个晚上,思考了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担当。

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人生在担当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在担当中辉煌。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必须担当。

国家纵有万千不完善,我们不能说移民就移民。

城市纵有百般不完美,我们不能说离开就离开。

工作纵有各种不顺心,我们不能说辞职就辞职。

婚姻纵有许多不如意,我们不能说分手就分手。

这就是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我想,担当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正能量——不当逃兵。不当国家的逃兵,不当城市的逃兵,不当职场的逃兵,不当婚姻的逃兵。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林老师,你是一个超有正能量的人,头上有光环呢!”我笑笑答之:“这是因为我的内心阳光,所以头上自然有光圈环绕。你也可以做到!”我们都还年轻,我们都有勇气,我们都充满着希望。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微笑,黑暗挡不住黎明的来到。人生可能会“陷入绝境”,但也可以“绝处逢生”,然后再“渐入佳境”。

青春,经不起等待;奋斗,停不下脚步。

心不限,路无限。

吾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

只要你的内心够强大,到哪里都不怕l

同样的《十年》,虽然陈奕迅版本的更流行,但我更喜欢刘德华版本的。

年青的风不爱屏与障/它带我去反叛浪荡……狂想总教这心头痒/当我有翅膀会尽力闯/我每一个十年/许多难忘的片段/当转眼回头望一遍/已经很远/记那一个十年/仿佛无时不见面……我踏实路前面每寸方/便一步一步攀上/人生可当首歌谣唱/总唱到醉人美丽地方……

如果你即将闯荡大城市,那么祝福你,在你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

如果你正在坚守大城市,那么祝愿你,在你手中把握的是一场充实的生命旅程。

如果你已经远离大城市,那么祝贺你,在你心里缅怀的是一段闪亮的岁月时光。

十年,可以是一段平庸的岁月,也可以是一段精彩的时光。选择权与决定权完全在自己的手里。

谁能带你到达那个“美丽地方”?只有你自己。

林少波

2012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下的青春向上的奋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少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90651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