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本国已有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如何判断本国能有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将本国目前已有的比较优势向未来可能有的竞争优势转化?优势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赵春艳编写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中的“山坡模型”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图书 |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何判断本国已有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如何判断本国能有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将本国目前已有的比较优势向未来可能有的竞争优势转化?优势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赵春艳编写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中的“山坡模型”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内容推荐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与基石,竞争优势理论是产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赵春艳编写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紧密结合两种优势的区别与联系构造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静态与动态的关联模型。其次,《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将比较优势分为属性为绝对比较优势的Ⅰ类比较优势、属性为相对比较优势的Ⅱ类比较优势和属性为相对比较劣势的Ⅲ类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这三类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不同路径的分析,同时依照点-线-面-体的逻辑结构创建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转化的“山坡”模型。最后,依据“山坡”模型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适合负责产业规划的政府部门,从事产业经济研究的学者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使用,对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和中外投资者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3 1.2.1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3 1.2.2 关于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4 1.2.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7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1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3 第2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14 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涵/14 2.1.1 比较优势的内涵/14 2.1.2 竞争优势的内涵/19 2.2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21 2.2.1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21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36 2.3 本章小结/55 第3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56 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56 3.1.1 两种优势的前提假设不同/56 3.1.2 两种优势侧重的内涵不同/57 3.1.3 两种优势的发展特征不同/57 3.1.4 两种优势的种类细分不同/59 3.1.5 两种优势的贸易政策不同/62 3.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63 3.2.1 两种优势研究目的的一致性/63 3.2.2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63 3.2.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解释贸易现象上的互补性/64 3.2.4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对生产要素的重组性/66 3.2.5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渐近性/66 3.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关联/68 3.4 本章小结/70 第4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机制/71 4.1 优势转化的“山坡”模型:优势体分析/71 4.2 优势转化的前提:约束条件/73 4.2.1 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73 4.2.2 经济的规模性/77 4.2.3 产品的异质性/8l 4.2.4 关联产业的协同性/84 4.3 优势转化的要素:优势点分析/84 4.3.1 技术:优势转化的“心脏”/85 4.3.2 资本:优势转化的“血液”/87 4.3.3 劳动:优势转化的“四肢”/87 4.3.4 组织:优势转化的“器官”/88 4.3.5 制度:优势转化的“大脑”/89 4.4 优势转化的路径:优势链分析/90 4.5 优势转化的平台:优势面分析/93 4.6 优势转化的系统:优势体分析/94 4.7 本章小结/95 第5章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96 5.1 汽车产业的产业特征/96 5.1.1 汽车产业的需求特征:多样化与阶段性/96 5.1.2 汽车产业的生产特征:流程复杂与规模效应/98 5.1.3 汽车产业的关联产业特征:关联度高与产业链长/102 5.1.4 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寡头垄断与进出壁垒高/106 5.2 典型国家汽车产业竞争优势/111 5.2.1 美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111 5.2.2 日本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114 5.2.3 德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119 5.3 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121 5.3.1 “山坡”模型之“4假设”分析/121 5.3.2 “山坡”模型之“5要素”分析/134 5.3.3 “山坡”模型之“2平台”分析/146 5.3.4 “山坡”模型之“1系统”与“3路径”分析/149 5.4 中国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评价指标/150 5.4.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50 5.4.2 指标体系的设定/151 5.5 中国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评价模型/153 5.5.1 因子分析模型的构建/153 5.5.2 因子分析模型的运行/155 5.6 本章小结/163 第6章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对策建议/164 6.1 优势转化的宏观支持/164 6.1.1 出台合理的产业战略/164 6.1.2 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165 6.1.3 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165 6.2 优势转化的中观支持/166 6.2.1 集聚合理的市场结构/166 6.2.2 构建成熟的关联产业链/167 6.2.3 形成适度的规模经济/168 6.3 优势转化的微观支持/169 6.3.1 培养知识型人力资本/169 6.3.2 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170 6.3.3 加强企业国际化战略/171 6.4 本章小结/172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173 7.1 全文总结/173 7.2 主要创新点/176 7.3 研究展望/177 参考文献/179 后记/19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春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6132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首版时间 | 2012-02-01 |
印刷时间 | 201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426.4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