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绍君美术时评》由时下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家郎绍君所著,它立足当代,从雄厚的历史感出发,放眼东西方文化交流,纵观一门艺术的整体趋势,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责任感,把握、审视、评价其特点、走向和价值。
该书文风鲜活、生动,文笔犀利,言之有物,摒弃浮躁,逻辑严谨缜密,有独到审美发现和思想发现。
图书 | 郎绍君美术时评/世纪之门文艺时评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郎绍君美术时评》由时下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家郎绍君所著,它立足当代,从雄厚的历史感出发,放眼东西方文化交流,纵观一门艺术的整体趋势,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责任感,把握、审视、评价其特点、走向和价值。 该书文风鲜活、生动,文笔犀利,言之有物,摒弃浮躁,逻辑严谨缜密,有独到审美发现和思想发现。 目录 ·中国画· 20世纪中国画面对的情境和问题 中国画的类型与批评——由笔墨讨论想到的 水墨画的精神与语言——在首届“批评家提名展”学术会议上的中心发言 笔墨问题答客问——兼评“笔墨等于零”诸论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 山水对谈录 山水、当代山水、四人山水 走进新世纪之际——《跨世纪中国画名家21人》序 古意今情——黄仲方山水画及香港传统绘画的背景 ·画家作品· 慰藉人生的苦难——林风眠艺术的内涵 艺术家的苦楚——关于赵春翔 使不被遗忘成为现实——沙耆和他的油画 心欲静,忧未歇——《周思聪画集》序 从太行到巴颜喀拉——李伯安的水墨人物 蒲塘新雨西山晚晴——《王憨山画集》序 山川苍翠——读王敬恒和他的画 风格与精神——关于贾又福山水的札记 朴素而灿烂——田黎明和他的风格创造 城市梦魇——李孝萱的水墨 形式·笔墨·社会关怀——尉晓榕写意人物 笔墨与抽象——《方土画集》序 诗魂画魄两相益——《小蝉画集》序 ·中国现代艺术及其他· 中国现代艺术及其背景 谈现代书法 灵与肉的离合——谈人体艺术 论中国农民画 关于艺术拍卖 艺术评论的规范性与文风——“画室探访”丛书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郎绍君美术时评/世纪之门文艺时评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郎绍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4190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2-01-01 |
首版时间 | 2002-01-01 |
印刷时间 | 200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