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录先主编的《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的宗旨是将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辨证论治、五脏六腑、气血精津液、经络与疾病产生的原因、中医的四诊、中医防病的常识、常用的中药、常用的方剂、养生保健常识等以科普的形式用最通俗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例子进行了阐述,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什么是中医,中医是怎样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告知人们应该如何遵循大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怎么适应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何谓平衡膳食、科学健身、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来科学合理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理性的进行健康促进,牢牢把握好手中的健康钥匙!同时,也让中医药更加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
景录先主编的《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共分13章,围绕脏腑学、经络学、气血精津学、方剂学、七情六欲治病机理、望闻问切四诊原理等方面细解了中医基础知识,突出现代人科学养生、调理身心、治病防病的理念,并兼顾科普书的严谨性和读者喜闻东见的阅读习惯。《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在市场众多的同类著述中是一部较好的中医知识普及读物。
第一章 中医诊病的特色
◎中医文化——为什么中医能治疗疾病/1
◎中国传统视角下的天人感应——深蕴其中的中华医道哲学/3
◎“巫”与中医——有关中医与巫文化的宿怨/24
◎中西医的区别——医学理论的“较量”/25
◎治病先治本——去除根源才能清除疾病/27
◎阴阳五行——简述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29
第二章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心——主宰生命的“君王”/37
◎肺——辅佐治理机体的“宰相”/39
◎脾——生化气血的“仓库”/40
◎肝——调节气机和藏血的“将军”/42
◎肾——主藏精气的“大力士”/43
◎胆——主决断的“包公”/48
◎胃——容纳腐熟饮食的“大海”/49
◎小肠——吸收精华的“税务局”/50
◎大肠——主变化的“调度员”/51
◎膀胱——主管水利工程的“州都之官”/52
◎三焦——疏通水道的“总指挥”/52
第三章 乞、血、精、津液
◎气——与生命并存的一种能量/53
◎血——随时拥抱健康的“通行证”/56
◎精——掌控生命根源的“主人公”/58
◎津液——灌溉人体生命之花的“源泉”/59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鱼水不分离/60
第四章 经络
◎经络——主宰人体健康的“贴身保镖”/63
◎手太阴肺经——人体呼吸的“总舵主”/66
◎手阳明大肠经——疏风消肿最拿手/68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的勇士/69
◎足太阴脾经——防治慢性疾病的专家/71
◎手少阴心经——调养心神最显效/73
◎手太阳小肠经——人体健康的“晴雨表”/74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75
◎足少阴肾经——关乎人体一生幸福的经络/77
◎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健康的根基/78
◎手少阳三焦经——人体无言的神医/79
◎足少阳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80
◎足厥阴肝经——消解生活压力的帮手/81
◎督脉——统领一身阳气的总督/82
◎任脉——人体运行的根本保证/84
第五章 疾病产生原因
◎“六淫”概说——生活中的致病“杀手”/85
◎七情与疾病——忧思悲愁引发的疾患/89
◎饮食也能致病——许多病都是吃出来的/91
◎劳逸失度——造成内伤致病的“祸根”/93
◎病理产物——人体滋生疾病的“温床”/94
◎百病源于气——气机失调是疾病之源/96
第六章 中医的辨证论诌
◎辨证论治——浅谈中医治病的精髓/99
◎张仲景和六经辨证——医圣的理论是怎样建立的/101
◎三焦总领五脏六腑——中医的三焦理论与辨证/102
◎阴虚与阳虚的区别——最简单的分辨方法/102
◎气血虚的表现——身体发出的虚弱“信号”/103
◎透视生气的害处——招惹气滞没话说/104
◎淤血和血淤之别——原来这是两码事/105
◎津液与疾病的关联——津液辨证的重难疑点/106
◎过度思虑耗伤心脾——不要跟心脾较劲/107
◎肝火旺盛的表现——知道内因才能“灭火”/108
◎痰迷心窍的症状——看中医如何解除急症/109
◎肾虚的临床表现——患上肾虚的几宗“罪”/110
◎肺痨的概念与表现——不得不说的肺结核/110
◎“非典”和“甲流”——中医怎样看新出现的“妖魔”/112
第七章 中医的望诊
◎什么是“望诊”——一门独特的诊断方法/113
◎颜面望诊——察“颜”观色有学问/114
◎五色理论与应用——脸上会有的五种病色/114
◎中医眼中的“神”——教你读懂神采的“密码”/115
◎望黑眼圈诊病——看看你“中毒”有多深/117
◎望舌诊病——“吐露”你的健康密码/117
◎望耳诊病——耳朵也能透露疾病的信息/122
◎掌纹诊病——健康状况的“神秘地图”/123
◎眉毛诊病——眉毛能泄露身体的秘密/123
◎回光返照——可怕的病危征兆/125
第八章 中医的闻诊
◎听声闻气识疾病——分清与声、气对应的疾病/127
◎治疗沙哑失声——巧用药食调养方法/128
◎喘和哮的区别——中医“给力”的救护方法/129
◎咳嗽声诊病——了解体内潜藏着的疾病/132
◎呕吐声诊病——“打探”疾病的虚实/133
◎烦人的呃逆——“打嗝”发出的疾病信号/135
◎认识“打喷嚏”——“喷嚏”里蕴藏的诊断信息/136
◎正确认识打“鼻鼾”——睡眠打鼾是不是病/137
◎“肠鸣”声诊病——肠子透露的秘密信息/138
◎口臭的常见因素及改善方法——轻松告别烦恼/139
◎汗、痰、涕、排泄物的气味与疾病——告诉你身体的毛病/14
第九章 中医的问诊
◎问寒热——辨别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143
◎问汗出——识别病邪的侵扰和机体正气的亏虚/145
◎问诊头身部位——探查病家身体清浊之气的运动变化/147
◎问大小便——帮你破译身体健康的密码/149
◎问饮食口味——判断胃气有无及脏腑虚实寒热/152
◎问耳目——测知内脏的病理变化/154
◎问睡眠——判断疾病的虚实与性质/155
◎问疾病史及发病原因——分析判断疾病的依据/157
◎妇科的问诊——帮你向难言之隐说“BYE”/157
◎小儿的问诊——帮助孩子收获健康/159
第十章 中医的脉诊
◎脉诊的原理分类——简单快速的脉诊入门法/161
◎脉象——破解重大疾病迹象的“传讯员”/166
◎男左女右——脉象鉴定阴阳是否能捏准/169
◎怪脉列举——怪脉解密新探/170
第十一章 中医的预防知识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防疾患/171
◎既病防变——病者必知的疗养保健方法/173
◎治病求本——中医对抗疾病的优点/173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17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健康养生一绝/176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独特疗法/177
◎正确认识和运用中药养生——中医药解除身体隐忧/177
◎提高自身“正气”——给健康买一份“保险”/181
第十二章 常用中药材
◎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中药功效性味“全面看”/191
◎常用中药的分类——便捷精准的“中药一览表”/193
◎常用中药的应用——中药补益的具体体现/195
第十三章 中医常用处方
◎中医组方的基本原则——介绍中医日常的几招“组方术”/197
◎中医常用处方的分类——“拯救”健康的中药方/198
◎中医常用处方的应用——记住这些药方就能“唤醒”健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