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
内容
编辑推荐

景录先主编的《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的宗旨是将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辨证论治、五脏六腑、气血精津液、经络与疾病产生的原因、中医的四诊、中医防病的常识、常用的中药、常用的方剂、养生保健常识等以科普的形式用最通俗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例子进行了阐述,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什么是中医,中医是怎样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告知人们应该如何遵循大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怎么适应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何谓平衡膳食、科学健身、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来科学合理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理性的进行健康促进,牢牢把握好手中的健康钥匙!同时,也让中医药更加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

内容推荐

景录先主编的《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共分13章,围绕脏腑学、经络学、气血精津学、方剂学、七情六欲治病机理、望闻问切四诊原理等方面细解了中医基础知识,突出现代人科学养生、调理身心、治病防病的理念,并兼顾科普书的严谨性和读者喜闻东见的阅读习惯。《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在市场众多的同类著述中是一部较好的中医知识普及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中医诊病的特色

 ◎中医文化——为什么中医能治疗疾病/1

 ◎中国传统视角下的天人感应——深蕴其中的中华医道哲学/3

 ◎“巫”与中医——有关中医与巫文化的宿怨/24

 ◎中西医的区别——医学理论的“较量”/25

 ◎治病先治本——去除根源才能清除疾病/27

 ◎阴阳五行——简述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29

第二章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心——主宰生命的“君王”/37

 ◎肺——辅佐治理机体的“宰相”/39

 ◎脾——生化气血的“仓库”/40

 ◎肝——调节气机和藏血的“将军”/42

 ◎肾——主藏精气的“大力士”/43

 ◎胆——主决断的“包公”/48

 ◎胃——容纳腐熟饮食的“大海”/49

 ◎小肠——吸收精华的“税务局”/50

 ◎大肠——主变化的“调度员”/51

 ◎膀胱——主管水利工程的“州都之官”/52

 ◎三焦——疏通水道的“总指挥”/52

第三章 乞、血、精、津液

 ◎气——与生命并存的一种能量/53

 ◎血——随时拥抱健康的“通行证”/56

 ◎精——掌控生命根源的“主人公”/58

 ◎津液——灌溉人体生命之花的“源泉”/59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鱼水不分离/60

第四章 经络

 ◎经络——主宰人体健康的“贴身保镖”/63

 ◎手太阴肺经——人体呼吸的“总舵主”/66

 ◎手阳明大肠经——疏风消肿最拿手/68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的勇士/69

 ◎足太阴脾经——防治慢性疾病的专家/71

 ◎手少阴心经——调养心神最显效/73

 ◎手太阳小肠经——人体健康的“晴雨表”/74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75

 ◎足少阴肾经——关乎人体一生幸福的经络/77

 ◎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健康的根基/78

 ◎手少阳三焦经——人体无言的神医/79

 ◎足少阳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80

 ◎足厥阴肝经——消解生活压力的帮手/81

 ◎督脉——统领一身阳气的总督/82

 ◎任脉——人体运行的根本保证/84

第五章 疾病产生原因

 ◎“六淫”概说——生活中的致病“杀手”/85

 ◎七情与疾病——忧思悲愁引发的疾患/89

 ◎饮食也能致病——许多病都是吃出来的/91

 ◎劳逸失度——造成内伤致病的“祸根”/93

 ◎病理产物——人体滋生疾病的“温床”/94

 ◎百病源于气——气机失调是疾病之源/96

第六章 中医的辨证论诌

 ◎辨证论治——浅谈中医治病的精髓/99

 ◎张仲景和六经辨证——医圣的理论是怎样建立的/101

 ◎三焦总领五脏六腑——中医的三焦理论与辨证/102

 ◎阴虚与阳虚的区别——最简单的分辨方法/102

 ◎气血虚的表现——身体发出的虚弱“信号”/103

 ◎透视生气的害处——招惹气滞没话说/104

 ◎淤血和血淤之别——原来这是两码事/105

 ◎津液与疾病的关联——津液辨证的重难疑点/106

 ◎过度思虑耗伤心脾——不要跟心脾较劲/107

 ◎肝火旺盛的表现——知道内因才能“灭火”/108

 ◎痰迷心窍的症状——看中医如何解除急症/109

 ◎肾虚的临床表现——患上肾虚的几宗“罪”/110

 ◎肺痨的概念与表现——不得不说的肺结核/110

 ◎“非典”和“甲流”——中医怎样看新出现的“妖魔”/112

第七章 中医的望诊

 ◎什么是“望诊”——一门独特的诊断方法/113

 ◎颜面望诊——察“颜”观色有学问/114

 ◎五色理论与应用——脸上会有的五种病色/114

 ◎中医眼中的“神”——教你读懂神采的“密码”/115

 ◎望黑眼圈诊病——看看你“中毒”有多深/117

 ◎望舌诊病——“吐露”你的健康密码/117

 ◎望耳诊病——耳朵也能透露疾病的信息/122

 ◎掌纹诊病——健康状况的“神秘地图”/123

 ◎眉毛诊病——眉毛能泄露身体的秘密/123

 ◎回光返照——可怕的病危征兆/125

第八章 中医的闻诊

 ◎听声闻气识疾病——分清与声、气对应的疾病/127

 ◎治疗沙哑失声——巧用药食调养方法/128

 ◎喘和哮的区别——中医“给力”的救护方法/129

 ◎咳嗽声诊病——了解体内潜藏着的疾病/132

 ◎呕吐声诊病——“打探”疾病的虚实/133

 ◎烦人的呃逆——“打嗝”发出的疾病信号/135

 ◎认识“打喷嚏”——“喷嚏”里蕴藏的诊断信息/136

 ◎正确认识打“鼻鼾”——睡眠打鼾是不是病/137

 ◎“肠鸣”声诊病——肠子透露的秘密信息/138

 ◎口臭的常见因素及改善方法——轻松告别烦恼/139

 ◎汗、痰、涕、排泄物的气味与疾病——告诉你身体的毛病/14

第九章 中医的问诊

 ◎问寒热——辨别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143

 ◎问汗出——识别病邪的侵扰和机体正气的亏虚/145

 ◎问诊头身部位——探查病家身体清浊之气的运动变化/147

 ◎问大小便——帮你破译身体健康的密码/149

 ◎问饮食口味——判断胃气有无及脏腑虚实寒热/152

 ◎问耳目——测知内脏的病理变化/154

 ◎问睡眠——判断疾病的虚实与性质/155

 ◎问疾病史及发病原因——分析判断疾病的依据/157

 ◎妇科的问诊——帮你向难言之隐说“BYE”/157

 ◎小儿的问诊——帮助孩子收获健康/159

第十章 中医的脉诊

 ◎脉诊的原理分类——简单快速的脉诊入门法/161

 ◎脉象——破解重大疾病迹象的“传讯员”/166

 ◎男左女右——脉象鉴定阴阳是否能捏准/169

 ◎怪脉列举——怪脉解密新探/170

第十一章 中医的预防知识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防疾患/171

 ◎既病防变——病者必知的疗养保健方法/173

 ◎治病求本——中医对抗疾病的优点/173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17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健康养生一绝/176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独特疗法/177

 ◎正确认识和运用中药养生——中医药解除身体隐忧/177

 ◎提高自身“正气”——给健康买一份“保险”/181

第十二章 常用中药材

 ◎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中药功效性味“全面看”/191

 ◎常用中药的分类——便捷精准的“中药一览表”/193

 ◎常用中药的应用——中药补益的具体体现/195

第十三章 中医常用处方

 ◎中医组方的基本原则——介绍中医日常的几招“组方术”/197

 ◎中医常用处方的分类——“拯救”健康的中药方/198

 ◎中医常用处方的应用——记住这些药方就能“唤醒”健康/19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说中医(一本书把中医说明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景录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3070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6: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