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点一横长(我的亲人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点一横长(我的亲人们)》编著者明凤英。

《一点一横长》由她近年来所撰写回忆台湾往事的散文结集而成,讲述了父辈们从大陆赴台之后的日常生活。 本书情感真实,内容生动,文字流畅,承续了现代汉语写作的优良传统,也展示出回忆性随笔书写的独特风貌。

内容推荐

《一点一横长(我的亲人们)》编著者明凤英。

《一点一横长(我的亲人们)》内容提要:本书由明凤英近年来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用平易真切的方式讲述了父辈们从大陆赴台之后的家庭生活、日常生计,描绘了作者和友邻们丰富多彩、悲欢喜乐的童年故事,展示了作者赴美深造的种种思想碰撞和学术风景,呈现出普通民众对生活的执着,对幸福的追求,与对和平的向往。本书情感真实,内容生动,文字流畅,承续了现代汉语写作的优良传统,也展示出回忆性随笔书写的独特风貌。

目录

李陀序

李欧梵序

自序

◆父辈在台湾

想念父亲

一表三千里

王老五与小白菜

我的叔叔伯伯们

一点一横长

美援那些年

◆凤梨一牛车

小镇上的戏院

凤梨一牛车

裁缝车边

谁怕打手心

马尾那些年

娘家

外婆的台西村

少爷

◆大事小说

地球上的故乡

我的家,在山那一边

破布子的夏天

太平岁月大事记

罔忍

◆海鸥回眸

等待戈多的日子

飞过太平洋

试读章节

旅  程

成年后,我四处走动,进进出出大陆城市好些时候了。旅途奔走中,有时不期然一阵牵动挂念,父亲的老家,像是一个潜藏在深深的海底的东西,一寸寸浮了上来。客居的夜晚,我在卫星云图上搜索着父亲的老家,想象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老家还有些什么亲人?

 从洛杉矶飞上海,转赣州。休息一夜,走厦蓉高速、厦昆高速、赣粤高速往北,经过一个个不曾听说过的地方:山牛坑、八角庙、西坑、大营里、双麻乡、坝孜。在一个横市镇的地方下高速路,在高坝、堋贝、石坡下、坪市、过溪上,境口这些小村子间穿行,到隆木乡。

入隆木乡前,拐进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岔路,进入起伏的山区。不多久,山石缝隙中间,绕过一处堆叠的花岗岩堆,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洋灰路。车子开上去,没多久,脚下一点点托高,一会儿眼前开展出一方方闪亮的油水梯田。几百间粉墙灰瓦的人家,散落在青玉一样的水田里。原来有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隐在这里。

小村正面,让小山陵微微掩住,像一扇半开的屏风。山脊上一线苍蓝古松,高高守护着这个山水小村。青山绿水,好一个隐蔽的地方。

听说这里的人是很久很久以前,从中原地方辗转往南迁徙来的。乱世中,躲避到这里住下,耕田读书。到底是多少年以前的事情,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后世的人,叫他们客家人。

以前的流离的明家先人,不知道是怎么地寻觅跋涉,才找到了这片好地方,落下脚来?

族谱上说:明家的祖上,是一条龙。神龙。

明  屋

明屋这名字,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地属江西省南康市隆木乡小寨村,离赣州大约两小时的车程。“明屋”,大概就是明家人住的屋子吧。现在改名叫“民丰”,民生乐利,物产丰足。但附近的人还是叫它“明屋”。

从村口蜿蜒往里,路宽勉强只容一辆车。一户户粉墙黛瓦的屋子,紧挨着水稻田。这路没有路名,路边的人家也没有门牌号码。要是找人,只要报出名字,就可以了。说是谁谁谁的儿子,爷爷是谁,叔叔伯伯是谁,就可以了。要是写信,就写:明屋,谁谁谁收就够了。

四周是梯田、荷犁的老牛、堆高的庄稼、扛着家伙的男人和梳长辫白衣宽裤的女人。路边的小牛,看见来了外人偏偏往路当中挪了几步,牛身子往我们车身一靠,撞出轻轻的“亢亢——”声音。我哎呀哎呀的时候,小牛优雅地踩一个个步子,贴着车身,跟我们并排走了一小段,才让到路边去了。它扇着长长的睫毛,汪着大眼睛,算是跟我打了个招呼。

原来,父亲就是在这个偏远、美丽的村子长大的。

山  间

路边一个老汉握着一把稻草,在水田里站起身子来。他的脸孔瘦长黝黑,鼻梁直挺,腼腆含笑。这里几百户人家,家家都有这样的长相。

他是父亲的家人。我该叫他大堂兄。

走上一个土坡,远远听见丘陵矮山间噼噼啪啪一阵爆竹。山坡上那排黄金竹子边上,二十几个老老少少站成一排,男的全穿着松垮的灰白衬衫,暗色裤子。女的不论老少一概长辫子,松垮的白上衣、宽裤子。正值农忙期间,外出到广卅l附近做农民工的明屋人都回老家来割稻子。听说有人从外地回到老家,都从四面八方的村子赶了过来,带着自家菜园里的青菜、鲜笋,还有自家的板菜、干菜、酸梅、芒果。

门外山坡上一排绿竹,门前时晒谷子的大院子。远远看得见山丘上那排千年老松和翠玉一样的水稻田。主厅门外,有小厨房和一个放农具、干草和竹枝子的红土房。晒谷场边上围了一圈红砖矮墙,有山泉水笼头。晾衣服的竹竿架子就摆在红砖矮墙边。

老家现在还喝山泉水,几百年前打的水井还在,水质也是好的。

这是父亲的神秘家园。一个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的地方。P4-P6

序言

我喜欢读散文,但是好散文很少,所以我第一次读到明凤英散文的那种喜悦,至今记忆犹新,清晰如昨日。从那以后,我一直在追踪明凤英的写作,同时也担心:“赋诗如开花,开多花必少”,写一两篇好东西容易,写多了,她还能行吗?但是,我白担心了,因为后来每读到她的新作,那种第一次读她的散文所感受到的喜悦,依然如是,一再如是,有如春日的阳光一路追随着我,很少离去。现在,明凤英的第一个散文集子要出版了,相信读者也会如我一样,只要读了,多半都会喜欢她的散文,并且喜欢与这样一个风格独特的散文作家相识,从此成为她的朋友。 

在这里我愿意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明凤英的散文。 

什么是好散文?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文章里一定有什么特别吸引你,打动你的东西,虽然一下说不清,可是你知道那个“特别”一定在那儿,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那么,什么是明凤英的散文最吸引人、最打动人的地方?在她的字里行间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如果有,那究竟是什么?我以为那是她的朴素,她的写作里有一种特别动人的朴素。这朴素首先就表现在这本散文集的名字上,《一点一横长》。当我第一次知道这书名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的书名太不“亮”了,它能吸引读者吗?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用这样一个书名,明凤英自有她一番苦心:既然书的副题(“我的亲人们”)已经透露了书的内容,正题为什么还要重复呢?不如做成一个隐喻,“一点一横长”,这个能让人一下子回忆起自己儿时如何“识字”情景的意象,简简单单,朴朴实实,正好可以暗示作者的写作风格,一种简约朴素的文风。……

书评(媒体评论)

她的写作里有一种特别动人的朴素。

——李陀

看来我以后写童年回忆时,要拜明凤英为师了。

——李欧梵

与明凤英相识快四十年,她的谦逊不张扬,至今我才从这本书知道她的身世,与我和朱天心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读时数度泪下。又且她赴美甚早,带着他乡生活的眼光回望故乡,这种距离,是我们没有的,特别有一份提醒,真叫人怅惘。

——朱天文

她才真正是我们那个时代“望美人兮天一方”的那个美人。

——朱天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点一横长(我的亲人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凤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806762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