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说课堂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安忆编著的《小说课堂》内容介绍:我在复旦大学开了一门课。整个课程都用来说明我对小说的看法。

如我这样的写实主义者看小说的方法和阅读的角度,一定有着自己非常主观的立场,但我仍然要把我的阅读经验告诉给大家,或许能让大家多少受些启发。

内容推荐

王安忆编著的《小说课堂》是作者王安忆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的研究课程,《小说课堂》的作者这样说道,“如我这有的写实主义者看小说的方法和阅读的角度,一定有着自己非常主观的立场,但我仍然要把我的阅读经验告诉大家,或许能让大家多少受些启发”,书中解读了《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五妹妹的女儿房》、《租个男友回家过年》等多部小说以及作者对于小说的感受和学术随笔。

目录

第一辑

 解读《悲惨世界》

 圣女娜塔莎——讲述《战争与和平》

第二辑

 《生逢1966》讲稿

 《五妹妹的女儿房》讲稿

 么城市生活》讲稿

 《租个男友回家过年》讲稿

第三辑

 小说与电影

 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异质性

 虚构——谈苏童小说

 喧哗与静默——谈莫言小说

 经验性写作

第四辑

 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

 小说的当下处境

 改编《金锁记》

 虚构与非虚构

 小说的创作

 张爱玲之于我

后记

试读章节

这普吕梅街我们待会儿再讲,它是如何为一场浪漫剧构置的舞台。还有一个场所是科林斯酒馆,就是街垒战的那个地方,指挥所,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酒店历史挺长,外表看起来很龌龊,墙上都是油烟污迹。这就是历史在物件上留下的印痕、积垢。科林斯酒馆是个积垢很厚的地方。

以上这些都是地面的构造,地面以下的空间是——下水道。“下水道”的描述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我向大家坦白,雨果在这个“下水道”里还寄托了很多的涵义,而我现在却不能够真正了解。他那么耐心地去写那个下水道,呈现出的场景非常恐怖、肮脏、黑暗,可你又被它折服,你会觉得它是那么宏伟、充满了彪悍的人力,似乎是人文主义的一座纪念碑,在它面前,善与恶的观念就变得很渺小。尽管我至今未曾完全理解它的涵义,但不管怎样,它使我看见了这个城市的立体图。

地面以上的空间,可以说是巴黎的光芒,巴黎最辉煌的建筑——街垒。这个街垒真是让我吃惊。雨果写1831年、1832年、大学生、工人搭的街垒,可是他没有写得太多,他是这么写:“你们有没有看见过1848年的街垒”。1848年就是真正推翻波旁王朝的二月革命,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到此才最后成就,尘埃落定。他用一章的篇幅写了两座街垒,一座是废墟一样,以各种物件,大的有半间披厦,小的有白菜根,犬牙交错堆积起来;另一座却是精密地用铺路石砌成,平直,笔陡。前者有着无政府主义的精神,后者则是严格的纪律性。我觉得这个街垒砌出了大革命的形状。

以上是硬件。

和这些硬件形成对比,分庭抗礼的就是他笔下的人物,即他的软件。我觉得雨果的作品特别能够改编为舞台剧,那么多的人物。做着不同的姿态,发出不同的声音,气势恢弘。

雨果笔下人物最大的基座是市民,这一阶层是最寄托雨果的同情和批判的阶层。市民阶层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叫马伯夫先生,他是一个教堂财产管理人。一个生性淡泊的老人。他在教堂里进进出出目睹了很多事情,他注意到,每到礼拜日就有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有伤疤。好像有过军旅生涯,很失意的样子,总是偷偷地在柱子后面注视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做弥撒,老人一直目睹着这个场景。这个小男孩就是马吕斯,长大以后有一天,他又来了,而此时那个带伤疤的男人已经死了。老人就告诉马吕斯,“以前,他每个礼拜来看你,他非常非常爱你!”这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马吕斯,促使转变了马吕斯的世界观。这位老人最后死得非常壮烈,所以我要说他是市民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走到了街垒战的中心。他非常的温和、安静、单纯,一生只有两个爱好:植物和书,他是版本学家。他没有大的奢望,可是他还是发现世道在越来越走下坡路,他的兄弟去世,他的公证人侵吞他的一点点财产,七月革命引起图书业危机,他写的《植物志》没了销路,他的收入越来越少,心爱的珍本一点一点出手,一次次搬家,越搬越偏远,他完全不知道生活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完全不知道背后的政治的、历史的原因。最后,他壮烈地牺牲在了街垒战中。P10-11

后记

所以能有这本书,要感谢段晓楣,不是她再三再四地撺掇,我是不会下决心将这些讲课整理成文的。

这些讲稿中,除去《解读<悲惨世界>》一篇而外,都是2004年春季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之后,渐渐积累起来的。刚进校的一年,我在张新颖老师的现当代课程里加入三堂课,就是《小说的异质性》《经验性写作》《虚构》这三篇讲稿,但这三篇如今根据内容和整理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然后2005年,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学写作课,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为了突出小说写作的现实性,专挑选当代上海作家写上海的四部小说作分析对象,《生逢1966》《五妹妹的女儿房》《城市生活》《租个男友回家过年》,是为四堂大课的内容。2008年,中文系的方法论课程中,分配我承担其中的三堂课,我上的是《小说的情节》《喧哗与静默》《讲述(战争与和平>》——这一讲于2009年在上海图书馆“经典3.0”活动中又讲了一次,讲稿是在当时录音基础上整理,题目就也用的是当时的名字,其余两篇也是根据整理的时间来排序。这一辑中基本由2004年和2008年两次讲课组成,将《战争与和平》的那篇移到第一辑,和讲述《悲惨世界》为一辑。而这一辑中的《小说与电影》是在台湾一个中学生文学夏令营里所讲,因是针对中学生,内容相对浅显一些。书里面的第四辑,是一些零散的讲课,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面向之下进行,相对杂芜,但可能趣味性要强一点。总之,第一,书中的分辑和排序基本由内容和整理时间为准;第二,其中只有极少数有录音,好在我的备课笔记很详细,过了若干年,我都还能记得起所讲内容,当然,整理过程中也会添加内容,但主旨不会有改变。

现在,一鼓作气整顿出来,取名《小说课堂》,相距上一本讲稿集《心灵世界》,也叫《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已有十五年时间,也算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小结,希望能对文学教育有一点贡献。

王安忆

2011年5月17日于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我如何去想象这样一位百年前的作家,他是如何来安排他的故事、他的人物和这些不同的场景。

——解读《悲修世界》

小说写的是物欲和幸福感如何赛跑,好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是将尊严、感情、自信都倾囊而出,以至精神陷于赤贫。

——《城市生活》讲稿

尽管小说是来自于现实,但当现实进人小说,无论量还是质,就都起了变化。

——小说的异质性

当我们诠释张爱玲的时候,张爱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好就好在她的作品有那么宽裕的空间,够我们走得很远。

——改编《金锁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说课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安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86370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54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