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圣后裔/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原创科幻奇幻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只能分辨生死的兀鹫,一双照相机般的眼睛,一个只传染别人而自己不发病的奇人,一片万年前沉没的文明古陆,一个如流星般消失在历史深处的中亚帝国……

《神圣后裔》是著名科幻作家郑军的短篇作品集,收录有作者十五年间创作的二十几个短篇。作品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情节离奇,语言风趣。

内容推荐

打开这本《神圣后裔》,你就能看到神奇的故事。《神圣后裔》是著名科幻作家郑军的短篇作品集,收录有作者十五年间创作的二十几个短篇。作品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情节离奇,语言风趣。带它在身边,随时拿出来填补闲暇,不仅可以令你获得阅读享受,还能帮助你开阔眼界,拓展想象空间。

目录

暗杀

白魔

百里眼

濒死体验

超级间谍

虫飞蚁走也惊魂

大地的素描

国家机密

护身符

回归自然

极夜的故事

军备竞赛

恐怖的原型

零号病人

“猫杀”

青色

人口危机

神秘冰穹文档顶端

神圣后裔

说谎的权利

死帖

特大新闻

烟尘纪公园

下面有东西

试读章节

一封恐吓信摆在胡家的桌子上。信是用报纸上剪下的铅字拼成的。信中称,胡文盛泄露天机,必遭天惩,从此不得四处算账,更不得将天机教授于旁人,字的下面是用血画成的子弹!

这不是胡文盛第一次收到恐吓信了。有时候是门口被人泼了污血,有时候是晾在外面的白床单被人用红漆写了字,有时候恐吓信被绑在斩去头的死鸡身上扔进来,内容和这个大同小异,都是叫他不要再卖弄那套高位速算法。

“老公,这要不要报官?”喜妹没见过啥世面,已经吓坏了。胡文盛摇摇头,他不是不想报官,只是报了也没有什么用。警察不会为这几封信忙来忙去。“咱平时没和谁结仇,说不定是谁闹着玩呢。”

扔掉恐吓信,胡文盛照例接待了几个徒弟。他们有的是本镇子弟,有的是外来的徒工,年轻好学,找到胡文盛就是来学他的速算法。

“今天咱们学除法,你们谁来出道题?”胡文盛开口道。

一个名叫乔盼青的徒工马上举手,用外乡口音提问:“胡先生,47465除以3645等于多少?”

“13.022。”

“那,49875除以9382呢?”

“5.316。”

“咦,胡先生怎么不掐手指头?”乔盼青诧异地问。

胡文盛得意地说:“当着外人速算,掐个指头更有声势啊,书段子里诸葛亮不就总是掐指一算嘛。其实我早就不用指头帮忙了。不过你们刚学高位速算法,还得跟我从掐指练起。”

胡文盛这里教得开心,喜妹那里一边做饭一边担心。好容易把徒弟们送走了,喜妹又哀求老公:“算了吧,你要想算数解闷,关起门来自己玩就是了,咱小门小户,得罪不起人。”

老婆越这么说,胡文盛的男子气概越要反弹:“这里是有王法的,再说我又没打把式卖艺,能得罪江湖人。我帮人算账都不要钱,收徒弟只要几斤粘面子,我能得罪谁?”

要是天天只来恐吓信,胡文盛怕早就收摊子了。自从“算疯子”这个名字传出去后,来了不少慕名学习的人。这天,南京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唐正东教授也慕名前来。他仔细检查了胡文盛的高位速算法,证明这完全不是江湖把戏。唐正东肃然起敬道:“胡先生,不知你研究这个速算法,有没有建立它的公理体系?”

胡文盛摇摇头,他从没听说过这个词。

“那,它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胡文盛笑了。“您是留过洋的,我才高小毕业,这就是我随便琢磨出的土方法,没有那么多讲究。”

胡文盛给这位大学者讲了自己建立高位速算法的过程。他是镇里第一批接受西式教育的孩子。有一次他问老师,为什么用笔算加减乘除只能从低位往高位里算:反过来不行吗?老师抢白地说,西式教材就是这么讲的。人家坚船利炮都造得出来。算个数还不比咱中国人明白吗?

这让胡文盛很不服气,他非要搞出个从高位算起的方法,一来二去,折腾十几年居然让他悟出来了,而且计算速度远超传统笔算,更不是打算盘能够比得上的。

“太好了!”唐正东一拍大腿。“有你胡先生,真是我中华之幸啊!”

胡文盛张大嘴巴不知道说啥好。他只是小镇里一名国小老师,和国家民族这些大事沾不上边。唐正东发现这个乡里人老实巴交,还不知道自己搞出了多大名堂。正东道:“胡先生,不管是飞机大炮,还是国防工程,把它们造出来之前,都先要在图纸上把规格尺寸算出来。现在我国还没有用于计算的机器,就是靠人力一笔一笔都去演算。你想想,你这个妙法可以为国家作多大贡献啊!我回去后马上呈报院方,请你去培训一百名速算师,立刻投入国防工程建设。”

胡文盛将唐正东礼送出城。受此一激,心潮澎湃,转身去了小酒馆,就着报效国家的理想自斟自饮起来。

晚上,胡文盛喜滋滋唱着小曲往家转,徒工乔盼青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拉着他就往镇外走,请他马上避难,杀手立刻就到!“那些恐吓信都是我发的,但我不是要吓唬你,是向你报警,让你别再推广高位速算法。真有人要杀你!”

这一喜一惊,让胡文盛更加糊涂了。乔盼青说了一串流利的日语,然后又转成中文道:“我是日本人,是头山满①大人训练的特工,专门收集中国各方面的情报。上面知道你发明了高位速算法,派我来侦查底细。现在上面认定你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如果民国政府将它用于制造军械,设计武器,将对我国极为不利。只要有政府人士与你接触,就要杀掉你。”

经过唐正东刚才一番指点,胡文盛对自己发明的价值已经有点开窍了。但他对于自己成为中日两国争端的一个要点还是缺乏心理准备。乔盼青还在那里解释:“但是我也受过现代教育。我拜您为师学习了这么多天,相信高位速算法是应用数学领域划时代的创举,如果用于建筑、交通、管理,将会极大造福人类社会,绝不能让它失传。”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飞奔而来,撞向胡文盛。早有心理准备的乔盼青用力将胡文盛推进路边的水沟里。马车拖着乔盼青狂奔了几十米才停住。车上跳下一人,从车下拉开已经昏迷的乔盼青。此时已有闲人围拢过来,那人眼看无法再向胡文盛下手,驾车狂奔而去。

胡文盛跑到近前,乔盼青已经说不出话来,送到镇上卫生所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用这种方法摆脱了自己两难的位置。P2-5

序言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集子,收录了我从1997年到现在创作的二十多个短篇,算是给我的个人科幻创作做次小总结。

实践未动、理论先行。《科幻世界》1997年10月号上发表过我的杂文,谈科幻创作感想。其实当时我只写了点习作,尚未有一篇问世。我在那篇文章里把“外星人”、“机器人”和“时间旅行”称为“老三样”,它们都是陈旧的题材,大家为什么不试点新东西呢?

后来我才发现,早在八十年代初,前辈科幻作家就有类似的感慨。当时他们把“外星人”、“机器人”、“克隆人”称为“三种人”。过了二十年,“三种人”的老套路还保留下两种,可见题材更新换代之慢。

又过了几年,美国科幻频道改名为“幻想频道”。老板出来解释说,之所以改名就是怕大家一听“科幻”这个词,便以为这个频道里只播放机器人或者外星人大乱战的片子。可见就是在美国,科幻题材俗套化也早为人诟病。

科幻题材被前人写干净了,我们这代人再没什么好写的了。这种感慨不光今天有,旱在七八十年代,就有中国科幻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它从来都不正确。如果你眼睛里只有科幻,那就只能用前人的题材炒冷饭。然而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如果你眼睛里有现实,那么新题材简直写不过来。

当然,科幻要写的并非一般社会现实,而是科技前沿。每代科学家都在研究新东西,科研课题成千上万,怎么能没有可写的新鲜事呢?只不过科幻迷往往不是科学迷,他们因循在科幻作品的小圈子里,并不了解科技前沿发生了什么。要知道,无论“三种人”还是“老三样”,最初可都是目光敏锐的作家从科技前沿带进来的题材。

打个比方,我们以粮食为原料加工出面包和饼干,这里面有巨大的飞跃。如果以面包和饼干为原料,我们能创造什么呢?它们已经是加工环节的尽头了。从先前的文学作品里找素材,和对面包饼干这些成品进行再加工一样无趣。

好吧,知道了题材创新的道理,我就得付诸实践。这个短篇集如果说有什么特色,就在于题材不重复。你肯定看不到“三种人”或者“老三样”,代替它们的是许多新题材。比如在1999年,我还没听说过“蒸汽朋克”这个概念时,就写出了《国家机密》,而且居然和“蒸汽朋克”代表作《差分引擎》使用了同样的题材。像《白魔》里面的“冰山撞大陆”、超级间谍里面的“遗觉像”,都是从未有人尝试的新题材,至少我从来没见过。

科技前沿或者科技史,都是科幻题材的宝库。比如《下面有东西》取材于前苏联的科技史实,《神秘冰穹》写了中国人正在做的伟大研究。如果谁还要说科幻没什么新题材可写,我劝他好好探索这两座宝库。

素材好,还要有好的主题才行。在《护身符》中,我表达了对人类一体的向往。刘兴诗和杨实诚两位前辈都公开表扬过这篇小说,不过年轻读者很少有人对它感兴趣。在《回归自然》中,我表达了自己的一贯看法——“回归自然”的理想在科技时代只是个笑话,可以想一想,写一写,就是别真去做。

主题和题材都具备,并不等于便是好作品,文字不漂亮的小说就像没装修的清水房。对于没写过诗歌散文的我来说,文字确实很难看,一开始就是我创作上的短板。印象里第一次有人夸奖我的文字,还是《大地的素描》这篇作品。当时凌晨对我说,你这篇小说的文字比以前漂亮多了。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你终于入门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鼓舞。

2006年,《今古传奇·故事版》的朋友约我写科幻故事。这个不经意的约稿带给我创作水平的又一次提高。当年我还写了篇短文,叫《人到四十学故事》,纪念这次提升。如果要讲叙事能力,故事作者才算最高水平。一篇三四千字的故事要把人物、背景、主要情节都交待清楚,还要营造气氛,调整节奏,一点废话都不能有。

从那以后,我再没写过五千字以上的短篇。甚至回头去看以前完成的长篇,都觉得文字实在哆嗦得狠,恨不能把它们删掉三分之一才过瘾。在此我也向初学者传授这个经验——写小说最好从故事开始。我已经走了弯路,请大家收下我用学费买到的教训吧。

好了,不罗守耀了,因为没有比作品本身更好的总结了。

郑军

2011年10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圣后裔/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原创科幻奇幻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81422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