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Q版三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赵炎所著的《Q版三国》中的三国,是残酷而温暖的,一方面,历史人物的拼杀智斗风起云涌,杀戮之残忍,场景之触目,内心之深沉,映现出历史深处血淋淋的真实。而另一方面,细读全书,又能发现作者的全部思想链条,实际上是托举出了两个大写的字——人性。这两个字,是权谋文明缔造的古代中国曾经读不懂的字,也是本书最有创见、最富现代性的字。

内容推荐

赵炎所著的《Q版三国》为今人评说三国,把硝烟弥漫的三国历史与新时期的交流工具嫁接在一起。所有文章均立足于戏说、趣说和悦读,并非对历史的还原。《Q版三国》共分为“娱乐八卦”、“文化漫谈”、“以人为鉴”、“刨根问底”、“红尘男女”五个部分。作者不屑于重复前人的思维定势,而是干脆把五色琉璃的三国大历史打成碎片,然后重新编程,分列在一个个机智俏皮的专题之下。

目录

序1:倾听智慧的风声

序2:一本书、一壶茶

娱乐八卦

 学三国名人如何“搏出位”

 三国脑残人物排行榜

 被娱乐至死的三国快男庞统

 三国徐庶一心只做“酱油男”

 刘禅的表演才华

 大嘴裴松之靠八卦成就“不朽”

 花边新闻毁了一代名将

 爱娶“洋”媳妇:三国男子也新潮

 霸占人妻与潜台词

 刘备的鳄鱼泪

 诸葛亮的爱鸟癖

 如果刘备有手机,则女人无数矣

 鲁迅先生参与导演了古代版《色戒》

文化漫谈

 当秋香三笑遭遇刘备三哭

 桃园结义与边缘社会

 曹操的政治底线

 独怜蔡邕:人性光辉难敌世俗情愫

 推翻关羽形象是对世俗的迎合

 铜雀台究竟锁住了谁

 董卓进长安好比刘姥姥进大观园

 莽张飞身上的文化味儿

 别拿“性贿赂”挑逗三国历史

 豪强的思维

 司马懿的无为思想

 吴国太后宫干政鼎立三国

 如果让诸葛亮指挥夷陵之战

 最爱用“权谋”的孙权孙仲谋

以人为鉴

 最雷人的三国小马哥

 周瑜重色不轻友,当为男人楷模

 诸葛亮教我们如何做好二把手

 赵子龙是超级大保镖

 别把领导当老虎

 老龄化社会需要老黄忠精神

 姜维对现代职场的四点启示

 孙权是三国历史上最好骗的男人

 会做人是曹操成功的基石

 诸葛亮家有“三宝”

 孙皓的官文化:酒色豺气

 司马昭父子妙悟“隆中对”一统中华

刨根问底

 三国时期北方人缘何瞧不起南方人

 三国寡妇门前是非何其多

 刘备为何冒认中山靖王之后

 史上最牛水帖为何跟帖无数

 亲密战友爱争功,刘备该骂谁

 武侯祠撩开赵云面纱:原是文臣

 不想做模范的庞德为何做了模范

 衣带诏背后的政治投机

 红脸关二爷的“白脸”鹰派人生

 三次“例假”让关老爷走了麦城

 孔明对马谡之死应负全责

 不为人知的三国“特种兵”

 诸葛亮杀常房之子有难言之隐

 蜀汉南疆的“钢铁长城”

红尘男女

 三国“潮女”雷你没商量

 从刘安杀妻看女人的命运原生态

 铜雀台难锁二乔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三国帅哥命比红颜薄三分

 三国最美女人“选拔赛”

 细数三国蓝颜五花八门的老婆本

 “富二代”曹丕的艳福

 吕布:像雾像雨又像风

 官渡之战幸福了五个女人

 绝色二乔并非快乐新娘

 貂蝉出位全凭六招

 纯爷们玩死亡游戏爆世态人情

 骚姑母与花心侄儿上演虎狼畸恋

后记

试读章节

学三国名人如何“搏出位”

名和利,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儿,有名可获利,因利而图名,自古然也。为了出名,骂名人者有之,被名人骂者有之,炮制绯闻、裸露身体、不择手段炒作,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一而足。今日之芙蓉姐姐、凤姐、赵家班、个别学者等等,无非其类。笔者也想出名,也想学学“搏出位”的具体招数,可是,翻开《三国演义》却发现,这些看似高明的“搏出位”,其实早已被古人用滥了。

要说骂人的功夫和胆识,谁也比不上诸葛亮和祢衡。诸葛亮可以骂死王朗,祢衡可以骂尽天下名人。试问今日之喜欢骂人者,谁有这样的功夫?谁有这样的胆识? ’

未成名之前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浑然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他不必依靠骂人出名,人家靠的是满肚子学问。自有粉丝拉拉队为其擂鼓助威,自有狗仔娱记为其摇旗呐喊,真金不怕火炼,出名是迟早的事。祢衡则不同,不骂人他就找不到工作,不骂名人他就不能“搏出位”,只是祢衡骂名人不如今日之骂名人者具有针对性,祢衡几乎骂尽了天下名人,打击面太广,终于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要说被人骂时表现出的忍辱负重,谁也比不上吕布吕奉先。丁原骂、董卓骂、曹操刘备骂,天下人就没有不骂他的,连莽汉子张飞都能骂出“三姓家奴”的斯文话,那些文化人大学者还不知道要骂出什么难听的呢!吕布的胸怀和涵养真是没得说,不管别人怎么骂,他依旧我行我素,既不吸取教训,也不引以为戒,典型的“任我行”一个,心里窃笑日:“求之不得”。历史上的吕布本来名气平平,沙场一将耳,自从被天下人骂成了“朝三暮四”之徒、“不仁不义”之辈,正所谓“一骂成名天下知”,吕布名垂千古。

要说靠炮制绯闻“搏出位”,谁也比不上貂蝉貂美人。一个低贱的歌女大玩“三角恋”,通过网络众推手的爆炒,而成当朝一品家的贵妾,而成著名大帅哥的正妻,而成千古名“谍”,不能不承认貂蝉乃旷世难见的“搏出位”之行家里手也。本来,貂蝉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出众的歌唱才华,再加上“潜规则”什么的,混个“二奶”“小蜜”做做是没有问题的,或能再进一步,混个“三国名妓”的头衔,也可一举成名。可是,三国时代没有“青歌赛”,没有“星光大道”,更没有卫视互联网,貂蝉光会唱几支曲子管什么用?和本家主人王大司徒上床谁看得见?只有走出家门,只有搞“三角恋”,只有让绯闻不胫而走,才能真正“搏出位”。

有的时候,名人身边的人也能依靠名人的绯闻“搏出位”,这应该算是特例了。想当初,曹操和张绣的婶子闹出通奸的绯闻,引发一场战祸。侍卫典韦为了保护裤腰带尚未系上的曹操,抓起死人当武器,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曹操,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更名列民间三国猛将排行榜。典韦凭的是机缘,靠的是实力。

要说裸得正点,裸得出彩,这里又得说说祢衡了。祢衡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实施裸奔,赤条条击鼓、放声高歌,这份勇气谁能堪比?今日之以“裸”成名者,大多偷偷摸摸搞个半裸不裸的视屏,上传至网络,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时不时跑出来辟个谣,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此种嘴脸令人忍俊不禁。这又何必?想以裸出名,就要学祢衡,裸得正点,裸得彻底,裸得出彩,大大方方,潇潇洒洒走一回,无怨无悔,这才叫人佩服。在笔者看来,今日之以“裸”成名者,无论男女,都应在祢衡面前认祖归宗,他才是以“裸”搏名的祖师爷。

出名,或者叫出人头地,是每个人古今相同的人生期盼,这不奇怪,也并非见不得人。今人想“搏出位”,学习古人的招数,不能只学皮毛,不知就里,光靠这些张牙舞爪、人见人厌的“搏出位”伎俩来炒作包装,似乎不是正“道”,尽管这些人所不齿的伎俩有时候确实管用。看三国名人“搏出位”,吕布、貂蝉、祢衡、诸葛亮,哪一位不是凭真本事吃饭的?对于有真本事的人来说,三国说到底还算一个相对公平的时代。

就说张飞的“狮子吼”,甭管他是天生异禀,还是特异功能,反正张飞在长坂坡凭一声狮子吼,吓跑了曹操数十万大军,还当场吓死了一员战将,若是没有真本事能做到吗?肯定做不到。所以,张飞“搏出位”了,终于创下一号名头,由不得曹操不信,慌里慌张地对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今日之社会,还是相对公平的,起码比三国时期公平。窃以为,今日之想出名的年轻人,学三国名人的“搏出位”,需要学其“道”,而不是学其“术”。只要有了真本事,在什么时代,什么状况下,都有出名的可能,机会来了,想不出名都难。反之,如果没有真本事,即使偶然“搏出位”了,扬名立万了,也难保其“位”其名,终将如云似雾,经不起阳光的沐浴,成为坊间笑谈。

P2-4

序言

一本书、一壶茶

小女子平素喜爱专注于各类期刊,对赵炎文字的懒散嬉戏之风颇有印象。

结识赵炎,缘于一次无意间的网络闲逛。不知道是在凤凰网还是天涯网,抑或是新浪网,读了赵炎的文字,以后就再也走不开,就喜欢上了。麦加老师曾说“网络无好文”,小女子深不以为然。赵炎是新浪网的草根名博,是凤凰网的VIP写手,在天涯拥有自己的专栏,累计有近千万的固定读者群,小女子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赵炎的网络文字,内容丰富,好比一片四季都充满生气的大菜园子,只要去了,就不会空手而归。在赵炎的菜园子里,他嬉笑怒骂说红楼水浒,谈古论今品历史三国,不是一副呆板严肃的样子,然而,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体会到他笔下入木三分的深刻。他说红颜、评女人、谈社会,往往不拘一格,独辟蹊径,令人拍案叫绝。

看了赵炎的《Q版三国》书稿,小女子非常高兴,能让更多读者分享赵炎眼里的三国,实在是文坛幸事。

关于三国的书有许多,然而,只有赵炎的Q版,巧妙地把三国历史与当今生活百态、流行时尚联系起来,如果没有对《三国演义》原著的深刻理解,没有对当今社会的透彻了解与深入思考,这是难以完成的。赵炎说三国,说的是人性,说的是人心,说的是当下,说的是世俗。每一个三国人物,每一个三国事件,在赵炎的笔端呈现出的,不再是历史的硝烟,不再是血腥的伤痛,而是通过解析三国里的人物故事,在现代社会找到与之相应的现象,一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婚姻、家庭、工作、为人处世,幽默里透着平实,平实里透着厚重,娓娓道来,促人思考。这是一种领悟,当然,更是一种警醒。

一本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是读完以后,能让人掩卷沉思,能有所悟、有所获。然而,正如一道营养大餐,如果吃起来味同嚼蜡,相信人们也会敬而远之。所幸。赵炎呈现给我们的这道大餐,不仅营养丰富,还美味可口,没有严肃的说教,更没有晦涩难懂的条条框框,读起来,好像赵炎端一壶茶,放在你面前,然后,他指着遥远的星空,跟你一起喝茶聊天,笑谈三国烟尘,嬉戏人间万象。

一壶茶,一本书,嬉笑怒骂皆成文,这就是赵炎的《Q版三国》。他用独有的方式,向我们演绎了另类的三国文化,好比是把淡雅的龙井烹制成了醇香的碧螺春,留在读者味蕾里的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其实,这哪里是《Q版三国》?就是一壶茶,人间百态,也尽在其中了。

霍思荔(著名期刊专栏作家)

2010年8月23日

后记

说句实话,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搞清楚“Q版”是啥意思。编辑当初提出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立马联想起腾讯的QQ服务,大概有着时尚、潮流、普及、另类等等含义。把硝烟弥漫的三国历史与新时期的交流工具嫁接在一起,倒也不失为一个创意,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中国的“三国热”是有历史的,我认为有两个“分水岭”。

第一个是《三国演义》的横空出世。明代以前, “三国热”主要“热”在当局,历朝历代出于统治的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剪裁利用。比如“拥刘贬曹”被用于宣传正统的“忠”;比如极力神化关二爷,取其一个“义”字等等。民间的评书、戏剧等艺术形式也传播甚广,但限于条件,难以“热”成气候。明代以后,皇皇巨著《三国演义》的成书和广泛流播, “三国热”才真正在民间如火如荼开来。

第二个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开播。易中天老师登坛说三国,嬉笑谐谑之间,三国历史再次悄然而“热”,我把它称为“后三国热”。

我曾撰文戏说“历史是个小面团”,立意出于前人所说“历史是个任人摆弄的小姑娘”,三国历史也是一样,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后来的裴松之注,都未能完全地还原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如何经得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狂涂滥抹? “小姑娘”面目全非是意料中事。

此书中文章,大多也是我的“揉面”和“狂涂滥抹”,得益于秋雨老师掀起的文化散文潮流,受惠于中天老师引发的“后三国热”。所有文章均立足于戏说、趣说和悦读,并非对历史的还原。茶余饭后。工作闲暇,开卷一览,开怀一笑,足矣!何须引经据典,刨根问底,不眠不休,着急上火呢?如果您“不幸”读了此书的文章,就当是上了回QQ,听我闲着没事“喷”了一次,如果您没有横眉怒目,足见您有胸怀矣。

《Q版三国》的成书,是一个偶然。编辑无意之间跑进了我的某个博客,无意之间联系上了我。而我本无意出书,也无意付出多少热情。后来,编辑的执著, “Q版”二字的概念模糊,或者还有票子的原因,总之,我也无意之间上了编辑的“船”。在此,感谢这位敬业的年轻编辑,也感谢于百忙之中为本书写序的阎延文老师和霍思荔女士,读序文,字字如玉。

赵炎

2010年8月23日

书评(媒体评论)

赵炎笔下的三国,充满现代网络的时尚感,与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不自觉地拉近距离。但是,在这种时尚背后,却又始终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精神考量。我个人以为,赵炎的精神指向是创新性颠覆——颠覆陈词滥调,颠覆历史定论,颠覆通俗视角。读这本书,你会不断惊叹于赵炎看历史的尖锐、大胆和犀利。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行文风格,更是一种精神态度,一种文化立场。它源于作者强烈的精神渴求,以至于对常规思维及文化套路进行颠覆性思考。

——著名文化学者、作家 阎延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Q版三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9283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