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人的胡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沈从文不仅是位文学家,而且是思想家、美学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古人的胡子》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文学艺术、历史文物的思想性随笔。只把沈从文当做一个美文作家,你已经错了!这是文化批评家沈从文的文字!也是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的文字!

内容推荐

沈从文编著的《古人的胡子》讲述了:沈从文先生研究文物器皿,是用他对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感情积累与知识积累,寻找“物”的背后那可以感知的“人”的存在。他对创造这些“物”的那些遥远的生命,永远表达着无穷的敬意。他的这本物质文化史著《古人的胡子》,其文学描述形容增加了文物的色彩与生命,可以当优美的散文来阅读。

目录

【题记】 用爱报答无情/刘红庆

第一辑 谈文学与艺术

 1.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2.有兴味去看万汇百物所发生的一切 原题:《新年试笔》

 3.作家千万别迷信“天才”与“灵感”

 原题:《致(文艺)读者》·《元旦日致(文艺)读者》

 4.用我的作品去拥抱世界 原题:《萧乾小说集·题记》

 5.我应当来写一本《圣经》了 原题:《沉默》

 6.从现实学习

 7.向鲁迅学习 原题《鲁迅的战斗》·《学鲁迅》

 8.书法艺术应向传统学习 原题:《谈写字(一)》·《谈写字(二)》

 9.京戏的改进问题 节选自:《跑龙套》

 10.用艺术教育拯救民族精神

 原题:《(艺术周刊)的诞生》·《艺术教育》

 11.艺术家应当给人以教益 原题:《云南看云》

第二辑 谈器物的源流

 1.中国陶瓷史(残章)·题记

 2.中国古代陶瓷

 3.中国漆器工艺

 4.镜子的故事

 5.扇子史话

 6.扇子应用进展·前言

 7.中国古玉

 8.玩玉的贡献

 9.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10.景泰蓝——中国特种工艺美术品对世界的贡献

 11.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

第三辑 谈图案及其它

 1.从龙谈起

 2.龙凤艺术——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3.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4.《明锦》题记

 5.陶瓷装饰艺术的进展

 6.铜镜的图案 原题:《唐宋铜镜·题记》

 7.我国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 附: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8.花边

 9.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10.故宫的建筑 

 11.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试读章节

我可以说是与文学毫无关系的一个人,在这种题目上来说话,真是无话可说的。第一,我看不懂正在研究文学的人所作的文章;第二,我弄不明白许多作家教人作文章的方法;第三,我猜不透一些从事于文学事业的人自己登龙为人画虎的作用。近十年来我虽写了一大堆小说,但那并不算个什么,这不过从生活上,我经过的是与人稍稍不同的生活;从书本上,我又恰恰读了一些很杂乱的书,加之在军营里作书记时,我学得一种老守在桌边的“静”,过去日子又似乎过的十分“闲”,所以就写成了那么些小说故事罢了。

但在我的工作上,照一般称呼说来既算得是“文学事业”,这事业要来追究一下,解释一下,或对于比我年青一点的朋友,多少有点用处。我可以说的,是我这个工作的基础,并不建筑在“一本合用的书”或“一堆合用的书”上,因为它实在却只是建筑在“水”上。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的种种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于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这是一句真话。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然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年纪六岁七岁时节,私塾在我看来实在是个最无意思的地方。我不能忍受那个逼窄的天地,无论如何总得想出方法到学校以外的日光下去生活。大六月里与一些同街比邻的坏小子,把书篮用草标各作下了一个记号,搁在本街土地堂的木偶身背后,就撒着手与他们到城外去,攒入高可及身的禾林里,捕捉禾穗上的蚱蜢,虽肩背为烈日所烤炙,也毫不在意。耳朵中只听到各处蚱蜢振翅的声音,全个心思只顾去追逐那种绿色黄色跳跃伶便的小生物。到后看看所得来的东西已尽够一顿午餐了,方到河滩边去洗濯,拾些干草枯枝,用野火来烧烤蚱蜢,把这些东西当饭吃。直到这些小生物完全吃尽后,大家于是脱光了身子,用大石压着衣裤,各自从悬崖高处向河水中跃去。就这样泡在河水里,一直到晚方回家去,挨一顿不可避免的痛打。有时正在绿油油禾田中活动,有时正泡在水里,六月里照例的行雨来了,大的雨点夹着吓人的霹雳同时来到,各人匆匆忙忙逃到路坎旁废碾坊下或大树下去躲避,雨落得久一点,一时不能停止,我必一面望着河面的水泡,或树枝上反光的叶片,想起许多事情。……所捉的鱼逃了,所有的衣湿了,河面溜走的水蛇,钉固在大腿上的蚂蟥,碾坊里的母黄狗,挂在转动不已大水车上的起花人肠子,因为雨,制止了我身体的活动,心中便把一切看见的经过的皆记忆温习起来了。

P3-4

序言

我一直感到一个遗憾,就是沈从文是被割裂着的。我不是说被政治的力量在一九四九年前后割裂,而是说直到现在,他在学界始终被割裂着。

文学界,只是悲叹一九四九年之后,沈从文不再搞创作,遗憾啊遗憾!文物界,或许他们知道先生的文学成就比文学界知道先生的文物研究成就多一些,但是他们也不关心先生的文学思想。政治原因的割裂,这是连先生自己都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文学界和文物界把先生割裂,就是学界的遗憾了。

对民族文化心中始终充满温爱的先生从文学界转移到文物界,虽然外因很大,但也是个自然的事情。如果说一九四八年以前,先生只是满足于编故事,没有对于人的生命、物的生命、民族文化未来的深邃思考与透悟,他怎么可以忍受得了一九四九年之后长久的寂寞,在别人的轰轰烈烈中,于瓶瓶罐罐、花花朵朵中得到乐趣呢?

当年,先生弥合政治力量对他个人生命的割裂,从文学界转身进入文物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爱报答无情。

而今,把他在两个领域写下的文字放置一处,弥合学界这长久的割裂。那么,黏结这些文字的不是别的高深理论,而还是这六个字:用爱报答无情。

先生研究文物器皿,不是靠有高学历把文物拿到从美国进口的冷冰冰的仪器下面测量①,而是用他对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感情积累与知识积累,寻找“物”的背后那可以感知的“人”的存在。他对创造这些“物”的那些遥远的生命,永远表达着无穷的敬意。

于是,我感受到:沈从文的文学,是“人的文学”;沈从文的文物学,是“人的文物学”!先生的物质文化史著述,可以当做优美的散文来阅读,他所推崇的那些珍玩,都是前人创造的有形的翠翠;这样,《边城》也就成了一本文物学著作,翠翠是山水孕育的最美图案。

张兆和先生去世后,长时间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孙女沈红写下了这样感伤而又自足的句子:“人走了,花还在;花谢了芳香还在。”

沈从文走了,他的书还在;书读过了,于是思想永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人的胡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3873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53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