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内容
编辑推荐

邹德浩所著的《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从记者的观察力和视角切入,让读者从宏观上理解为什么联合国的作用不可替代。本书作者冲在新闻事件前沿,记录鲜为人知故事,细节见证大国崛起。本书收录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镜头捕捉到的瞬间,以及书中提供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包括笔者参加过的一些重大活动记载,都历史性地记录和反映出联合国在这一时期的运作情况。

内容推荐

邹德浩所著的《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以《人民日报》常驻联合国首席记者的身份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笔者目睹了“9·11”事件后联合国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收录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镜头捕捉到的瞬间,以及书中提供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包括笔者参加过的一些重大活动记载,都历史性地记录和反映出联合国在这一时期的运作情况。

目录

1 走进联合国

 1.初到联合国

 2.联合国的发展历程

 3.联合国里面会议多

 4.联合国大厅展览多

 5.联合国外面抗议多

 6.在联合国工作的女性

 7.联合国的薪金和福利 

 8.大使瞎不一定大

 9.美国人如何看联合国

2 联合国的作用 

 1.联合国创始国的使命

 2.联合国的组成

 3.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4.黑山共和国成为新成员国

 5.联合国反对使用地雷

 6.宣传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邮票

 7.鲜为人知的联合国大学

 8.联合国国际学校桃李芬芳

 9.缩小科技鸿沟是联合国的重要目标

 10.联合国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11.联合国的志愿者工作

 12.播撒和平的种子

 13.联合国的角色与未来的国际关系

3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2.中国军人为维护世界和平谱写新篇章

 3.在联合国总部内的中国雇员

 4.联合国确认简化汉字为唯一标准

 5.联合国的中文教学

 6.联合国的中文口译

 7.导游是联合国的“形象大使”

 8.让“今日联合国”的声音传遍四方

 9.登上联合国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10.如何成为联合国采购系统的供应商

4 联合国的改革

 1.“联合国日”谈联合国改革

 2.联合国出现重大危机

 3.联合国讲究依法办事

 4.联合国反对腐败

 5.《三亚宣言》指明了方向

 6.联合国如何分摊会费

试读章节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人,又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音。2003年6月,笔者以《人民日报》常驻联合国首席记者的身份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笔者目睹了“9·11”事件后联合国发生的重大变化。

2003年至2007年,正是联合国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面对经费不足、联合国改革、“四国联盟”要“入常”、伊朗与朝鲜的核问题、陈水扁图谋制造“一中一台”、新秘书长人选等重大问题,大国和利益团体之间博弈激烈。书中的许多小标题,都可以作为论文题目来进行研究。书中收录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镜头捕捉到的瞬间,以及书中提供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包括笔者参加过的一些重大活动记载,都历史性地记录和反映出联合国在这一时期的运作情况。特别是从记者的观察力和视角切入,更能让读者从宏观上理解为什么联合国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通过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有可能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注:书中有部分报道是与《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何洪泽先生合写的,在此特表谢意。)

1.初到联合国 

在人们的印象中,联合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国际组织,但由于其权威在历史上屡屡受到挑战,其作用、影响和效率又似乎在不断下降。但以笔者在联合国工作4年时间的感受来说,其工作人员的素质,热情和高效率地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工作态度,以及在实现男女平等、关心妇女与儿童权益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还是给笔者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

在联合国新闻与出版司办理出入证件时,笔者发现办公室内7名工作人员是清一色的女性,其中2人负责接待,另外5人负责照相和制作证件,从进门填表、排队照相到把印有联合国国徽的通行证制作出来,前后只用了半个小时。而在联合国总部4楼办理银行开户手续,从交验护照到办理支票、信用卡等,也只用了半个小时。为笔者开户的是个黑人,名叫穆比,他为笔者详细介绍了大通银行的服务范围,并说该银行自1946年起就在联合同设立了分行,时间虽然过去了57年,但银行的服务质量却从未发生变化。穆比和蔼可亲的态度和优美的英语书法,都让笔者倍感舒心。

联合国总部东楼3层,是秘书长发言人的办公室;办公室附近走廊摆放的20多个架子上,数百个小格里陈列着用多种文字印刷的新闻材料,有的材料有数百页之多,格子里放不下,就成堆地放在桌子上。这些新闻材料都按不同日期有序陈列,168名常驻记者在经过当日的一-“要闻”架子时,都会随手取一份日程安排,以了解当天的重要活动襁发生的重大新闻。《人民日报》的办公室在C-322房间,同在一起办公的新闻单位还有国内的《经济日报》、《文汇报》、《科技日报》,以及美国、墨西哥、阿根廷、科威特等国的新闻界同行,不过平日大家见面只是打声招呼,工作起来则是各为其主,各自关心涉及本国利益的重大新闻。c-322房间与安理会大厅和新闻发布中心近在咫尺,有重要活动时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视,不去会场也能看到现场发生的事情。每天中午12点,安南秘书长的华裔女发言人江华,还会把重大新闻宣布一遍,记者和前来参观的游客,都有权利向发言人提出问题。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岛东边的一块“国际领土”上,占地18英亩,由联合国大会大厦、联合国会议大厦、联合国秘书处大楼一哈马舍尔德图书馆等在内的11处建筑组成。其中联合国秘书处大楼最具特色,它的外形酷似一个火柴盒。“火柴盒”高165.8米,共有39层,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的玻璃幕墙。面对曼哈顿繁华地段五个街区的广场前面,一长列的旗杆上以字母为序从北到南飘扬着192个会员国的国旗,在大楼内的墙壁、窗户、办公室的门上和各种文件资料上,联合同的国徽则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联合国属下现有工作人员3万多人,其中总部约有1.6万人,每年总预算为10多亿美元。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常有会员国拖欠会费,最多的时候,曾有1117个国家拖欠会费10.08亿美元。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总部一直是纽约的地标,也是联合园的代名词。“火柴盒”虽历经50多年的沧桑,却丝毫阻挡不了人们对她的关爱和期待:联合国总部内的布置朴素、大气、简洁、明快,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被她外表的宏伟和内部的威严所折服。

联合国作为世界上各种政治、民族、宗教、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代表交汇的场所,历来受到各主权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人说,联合国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外交官、各界代表和媒介精英,这话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每当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时,这里就是各种决议、条约、会谈进行紧张酝酿、谈判、磋商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力量进行较量的战场。一有人说,联合国作用不大,有时甚至形同虚设,但全世界仅此一家。尽管联台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处在美国控制之下,但60年代后,新独立国家的相继加入联合国,使这个组织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今的联合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独立、主权,进行反霸斗争的主要讲坛和斗争场所,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坐落在纽约,每年都为美国带来10多亿美元的收入,但与东道主美国的关系却一直都不那么融洽。在联合国大会以数量决胜负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要“退出联合国”的呼声曾_度高涨,但美国最终没有退出,也是因为美国离不开联合国。尽管联合囝的权威在历史上屡屡受到挑战,但联合国的作用仍是其他同际组织所不能替代的。

笔者在纽约发现,“9·11”事件后,美国重要的建筑物,包括高层公寓在内,都加强了安检和登记措施,但唯独出入联合国,感到盘查的气氛不那么紧张,排队等候参观联合国的游客表情也十分轻松。在东门的游客入口处,两个身高近2米的警察如铁塔般站立在门口,让游客心生一种安全感,可疑分子见了也不敢轻举妄动。在警察的严密守卫下,联合国仍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运作着,联合国的作用虽然有限,但世人还没有别的更好方式代替它。用英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理查德的话来说,“联合国虽然不能消除罪恶,但能使罪犯比较难以得逞”。P3-6

序言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人,又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音。2003年6月,笔者以《人民日报》常驻联合国首席记者的身份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笔者目睹了“9·11”事件后联合国发生的重大变化。

2003年至2007年,正是联合国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面对经费不足、联合国改革、“四国联盟”要“入常”、伊朗与朝鲜的核问题、陈水扁图谋制造“一中一台”、新秘书长人选等重大问题,大国和利益团体之间博弈激烈。书中的许多小标题,都可以作为论文题目来进行研究。书中收录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镜头捕捉到的瞬间,以及书中提供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包括笔者参加过的一些重大活动记载,都历史性地记录和反映出联合国在这一时期的运作情况。特别是从记者的观察力和视角切入,更能让读者从宏观上理解为什么联合国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通过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有可能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注:书中有部分报道是与《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何洪泽先生合写的,在此特表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德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099677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1
17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