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编著的《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是汉译文库系列之一,《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论文集合,偏重心理学与宗教哲学的综合研究,并对东方宗教哲学有所涉猎,对于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及心理分析爱好者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图书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汉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编著的《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是汉译文库系列之一,《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论文集合,偏重心理学与宗教哲学的综合研究,并对东方宗教哲学有所涉猎,对于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及心理分析爱好者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编著的《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是汉译文库系列之一,《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辑录了荣格的十一篇专题论文,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东西方宗教等方面,都是荣格在相关主题中的代表作。荣格对精神和心理活动的阐述分析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进入了哲学的领域,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荣格也十分推崇东方哲学,他对东方哲学和宗教的独到阐述对今日的东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 / 1 心理学与宗教 / 9 分析心理学中的善与恶 / 106 我怎样用《易经》占卜 / 116 瑜伽能否被西方人接受? / 138 东西方思想的差别 / 148 西藏的度亡经 / 168 铃木大拙的《禅宗入门》 / 188 本能与无意识 / 210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 / 220 心理学的现代意义 / 245 荣格生平著作年表 / 271 试读章节 精神分析与神甫或牧师治疗灵魂,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它们关注的基本上是不同的事情。教士或牧师对灵魂的治疗是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告白基础上的宗教影响,精神分析却是一种医疗上的干预,一种旨在揭示和显露无意识心理内容,并将它们整合到自觉意识中去的心理技巧。不过,精神分析的这一定义仅仅适用于弗洛伊德的方法和我所使用的方法。在此意义上,阿德勒的方法并不是精神分析的方法,他的目标也并不是上面说到的目标。以意图而言,阿德勒的方法基本上是教育学的方法,它直接作用于自觉意识,而对无意识则几乎不加考虑。这实际是进一步发展了法国的“意志再教育”和杜波依斯(Dubois)的“心理矫形术”。阿德勒的教育学旨在使个人心理正常化进而能适应于集体心理,这与神甫或牧师对灵魂的治疗——其目标是灵魂的救赎和灵魂脱离世俗世界的尘网——在追求的目标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某些情况下,心理的正常化和对集体心理的适应在目标上甚至与基督教的理想处于相反的两极,因为基督教的目标恰恰是脱离这个世界、恭顺于上帝的意志和使个人获得拯救。阿德勒的方法与神甫或牧师对灵魂的治疗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作用于人的自觉意识,并在这样做的时候,诉诸个人的意志和个人对自己的洞察。 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开始却既不诉诸个人的意志,也不诉诸个人对自己的洞察,而只是试图把无意识心理内容引导到表面,使之进入自觉意识,并藉此摧毁种种纷扰、种种症状的心理根源。因此,弗洛伊德不是试图通过对自觉意识的治疗,而是试图通过对症状的釜底抽薪来消除它们对外部适应的干扰。这就是精神分析技术的目标所在。 我和弗洛伊德的分歧始于对无意识内容的不同解释。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根据某种程度的领悟或洞察,你就不可能把任何无意识的东西整合到意识中去。为了使无意识心理内容能够被意识理解和吸收,弗洛伊德提出了他著名的性欲理论,这种理论把分析中敞露出来的无意识心理内容设想为基本上是一些不能见容于自觉意识的性欲倾向(或别的不道德的欲望)。弗洛伊德这一观点建立在理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他的著作《一个幻觉的未来》为此提供了显而易见的证据。这种科学观在十九世纪后期特别流行。凭借这样的观点,不必花太大的力气就可以建立起对人类动物天性的影响深远的观点,因为道德的冲突与公众意见的冲突或与刑事法典的冲突都可以轻易避免。与此同时,弗洛伊德提到了“升华作用”,他把它理解为里比多在非性欲化形式中的运用。这里,我不可能对这一极其精致的提法展开批评;我将仅仅指出,并非一切来自无意识的东西都可以得到“升华”。 对任何一个或者由于脾性,或者由于哲学或宗教的原因而不能接受这一科学唯物主义观点的人来说,无意识内容在自觉意识中的实现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所幸的是,一种本能的抵抗保护了我们,使我们不致陷入这个会使我们走得太远的意识。正是由于这种本能的抵抗,人才往往能够满足于一种温和而有节制的意识拓展。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见于单纯而不复杂的神经症之中,或毋宁说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那些性格比较单纯的人身上。而与此同时,那些心气很高的人所感受的痛苦却主要来自对知识的渴…… P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精)/汉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
译者 | 冯川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219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2013255486 |
中图分类号 | B84-0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5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