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州历史建筑文化丛书之一,沈庆年主编的这本《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分为建筑格局、建构要素、建筑装折、建筑技艺、单体建筑、陈设布置、宅内庭园、吉祥文化、造房习俗等板块,详细展示了苏州传统民居的魅力,同时配有图片,附录了苏州传统民居的普查资料。
图书 | 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苏州历史建筑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苏州历史建筑文化丛书之一,沈庆年主编的这本《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分为建筑格局、建构要素、建筑装折、建筑技艺、单体建筑、陈设布置、宅内庭园、吉祥文化、造房习俗等板块,详细展示了苏州传统民居的魅力,同时配有图片,附录了苏州传统民居的普查资料。 内容推荐 一座古宅就是一座文化积淀丰厚的矿藏。让大家深入古宅内部,了解苏派传统建筑的构架、形制及各结构细节形态,从中品味古宅诸多元素中蕴含着的历史人文之韵和美感,感受遗存古宅这一珍贵文物,这便是编者们写作《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的初衷。 《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由沈庆年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古宅悠悠文脉长 第二章 建筑格局 第一节 传统称谓 第二节 民居的格局 第三节 民居的等级 第四节 沿河民居的类型 第五节 普通农宅 第三章 建构要素 第一节 基础 第二节 踏步 第三节 柱脚 第四节 梁架 第五节 檩椽 第六节 牌科 第七节 墙体 第八节 屋檐 第四章 建筑装折 第一节 外檐装折 第二节 内檐装折 第三节 门的形制 第五章 建筑技艺 第一节 木雕 第二节 砖雕 第三节 石雕 第四节 堆塑 第五节 彩绘 第六节 饰件 第七节 油漆 第六章 单体建筑 第一节 牌坊牌楼 第二节 戏台戏楼 第三节 各类厅堂 第四节 其他单体建筑 第七章 陈设布置 第一节 家具陈设 第二节 摆件点缀 第三节 书画陈列 第四节 盆玩清供 第五节 匾额楹联 第六节 照明配置 第七节 轿子 第八章 宅内庭园 第一节 庭园造景 第二节 疏池理水 第三节 叠石掇山 第四节 栽花植木 第五节 蓄鱼养禽 第六节 庭园小品 第七节 各式铺地 第九章 吉祥文化 第一节 单体吉祥图案 第二节 组合吉祥图案 第十章 造房习俗 第一节 土地崇拜习俗 第二节 行业崇拜习俗 第三节 祭梁上梁习俗 第四节 其他造房习俗 附录 1982年苏州市古建筑调查汇总表 主要参考资料 编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宅品韵(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纵览)/苏州历史建筑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庆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078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4000507 |
中图分类号 | TU24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