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主编的《线描建筑风景画技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建筑风景画技法书。通俗易懂地对建筑风景画的线描特点、构图、透视、线条的组织排列、明暗色调的处理等技法进行了明确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各种风格的作品加以分析鉴赏。数10种的示范作品作画步骤图带你进入画好线描建筑风景画的全过程。
图书 | 线描建筑风景画技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靖主编的《线描建筑风景画技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建筑风景画技法书。通俗易懂地对建筑风景画的线描特点、构图、透视、线条的组织排列、明暗色调的处理等技法进行了明确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各种风格的作品加以分析鉴赏。数10种的示范作品作画步骤图带你进入画好线描建筑风景画的全过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线描的特点 一 什么是线描 二 线描的特点 1.单纯朴实 2.造型严谨 3.气韵生动 4.讲究用线 5.形式感强 小结 三 工具材料 1.笔 钢笔 铅笔 勾线毛笔 圆珠笔 针管笔 弯头钢笔 2.墨与其它工具 墨汁 墨汁钵 舔笔碟 笔洗 橡皮 美工刀 速写夹 拷贝箱 3.纸张 4.作画姿势 四 建筑线描 1.建筑线描的起源 2.建筑线描的概念 第二章 如何构图 一 关于构图的基本理论 1.构图的概念 2.构图原理 3.构图的目的 4.构图取景 二 构图 1.构图要素 2.构图的基本要求 3.视觉焦点 4.如何突出主体 5.对称与均衡 6.黑白酉己置 7.构图的写形、设色、置陈布势 三 具体构图形式 1.对角线构图 2.中轴线构图 3.三角形构图 4.倾斜构图 5.对称构图 6.曲线形构图 7.方形构图 8.小结 四 总结:构图要点 第三章 如何处理透视关系 一 主观的表现:透视法 二 透视 1.一点透视 2.两点透视 3.三点透视 4.圆形透视 5.目测透视 三 小结:透视图绘制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如何处理疏密关系 一 虚实相生 二 疏密有致 三 如何处理疏密关系? 1.线描的层次关系 2.线条的穿插 第五章 如何运用线条 一 对线条的认识 二 线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 不同线条的表现力 四 造型从线条开始 五 从自然中去“找”线条 六 如何控制线条——具体实施 第六章 作画步骤 一 绘图步骤 1.立意先行 2.视点选择 3.铅笔轮廓 4.细部刻画 二 建筑线描的画面配景 1.配景的目的 2.配景要点 3.前景安排 三 作画步骤案例 四 局部技法 1.斗拱 2.砖 3.柱脚 4.门 5.廊道 6.窗 7.台阶 8.石头 9.瓦片 10.配景一汽车 11.树 五 小结 第七章 作品表现形式 一 对比 二 图地关系 三 光与画面 四 空间 五 建筑中的藏露 六 视觉修养 七 画面意识 八 个性语言 九 艺术修养和审美层次 十 韵律 十一 小结 第八章 作品赏析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线描建筑风景画技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王其钧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896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 |
CIP核字 | 2014066814 |
中图分类号 | TU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0 |
宽 | 21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