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墨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方德先生是画家,这本《破墨》就是他自述人生的书籍。全书共分十二个部分:小人不知天命;欲知愁几许;教收凌云一寸心;断肠芳草远;君子有机以成其善;暗箭中人深其骨;人到穷年感岁华;菱歌清唱不胜春;早知残红枝上少;长歌怀旧游;天涯何处无芳草;见话前朝如梦中。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描述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内容推荐

《破墨》一书是周方德老先生的回忆录。周方德是一位从事艺术创作的老先生,本书回忆了他从事艺术生涯的历程和感悟。

目录

壹 小人不知天命

 福建

 凡亚林

 花园

 看木偶

 回乡

 读书

贰 欲知愁几许

 牧牛

 一江山

 野趣

 磨粉

 砍柴

 红皮自心

叁 教收凌云一寸心

 开启

 幸遇

 跃进声中

 文工团

 水库

肆 断肠芳草远

 下放

 噩梦

伍 君子有机以成其善

 木刻

陆 暗箭中人深其骨

 莫须有

 神秘世界

柒 人到穷年感岁华

 石雕

捌 菱歌清唱不胜春

 快意

 痴梦

 相亲

玖 早知残红枝上少

 “革命者”

 “红化”与剪纸

 花边厂

拾 长歌怀旧游

 京城古风

 买书

 难忘的事

拾壹 天涯何处无芳草

 俞老先生

 张家小楼

 以小见大

 老同学

 曦明先生

 卜居

 三哥

拾贰 见话前朝如梦中

 乡情

 夫妻同名

 文物

 补注

试读章节

福建

回忆往事,浮想联翩。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祖国正遭受日寇的铁蹄蹂躏,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时,家父投笔从戒,大哥弃学参军。父兄等人身为国军将士,为了抵抗目寇的侵略,奔波南北,一路迁徙。在这灾难深重的一九四二年我诞生于福建德化,一出世就撒尿,接生的是县长太太,直喷得她睁不开眼,我的不敬命运注定仄陋。

不幸,刚会走路就闯祸了。那年夏天想喝水,自己爬上椅子,去挪桌上的热水瓶,弄翻了开水泼到身上,烫得哭声惊天动地,大人慌了手脚,连忙解纽脱衣,不料皮肉连衣掀去了一大片。到医院诊治没见效果,诸医束手叹息,几致夭折。万幸请到民间良医妙手回春。我在朦胧之中,见是一位皓首白眉长髯垂胸的老人,掀髯捋须,好似“南极仙翁”,手指甲很长,手提拐杖藤篮,用白鹅毛沾药敷在我的身上,十分凉爽,不到二个月痊愈了。真是遇到了神仙。不过胸前留下五六个银元似的白斑痕,生命保住了,哪嫌这个。直到十五六岁才渐渐消去。

当我稍能记事的时候,国家形势大变,看见许多人欢腾雀跃,锣鼓喧天,群情鼎沸,戏曲、面傩、木偶随处可见。离奇古怪的白太无常高过楼沿,吐着长长的舌头,由前面扮小鬼的人拉着,一摇一摆,动作可笑。黑无常手摇破扇,蹦蹦跳跳,头如箩筐,翻眼吐舌,后面还有大队扮相奇特的人马,前呼后拥。彩旗遮日、鞭炮轰鸣,夜里还放烟花,人们高呼:“日本鬼子投降了,庆祝抗日胜利!”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磨难,赢得了惨烈的胜利。终于盼来了好日子,上下同欢,大家高兴我也高兴,而那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去看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这是平生第一次看的电影。结束后大家兴高采烈,大人问我电影好看吗?我说不好看,太吓。大人说你还小,怕吓。又说这么胆小将来还能做什么呢?我却不示弱说长大了耍当司令,带领军队去消灭日本鬼子。爱憎分明,我恨死坏人,恨死日本鬼子了。

一九四六年,父亲从军队医院退休,由德化迁徙到永春,过江、过河、过大山又到泉州转往福州再到大哥任职之地宁德。他住在公馆里,曾记得我喜欢去玩大嫂给我的糖果,还有美国巧克力、牛肉罐头让我带回家。我们另外租住在高墙大院,三进大宅的槽门间及厢房,这房子前门有二重,都很讲究,白山墙高高翘起,青砖镶嵌青石,水石技艺精湛,气势轩昂。雕刻装饰采用传统题材,山水人物花卉全以闽南通雕手法,使人目不暇接。前门三级台阶上来,进入小道坦,接上八九级石阶,两扇漆门前横亘一道长廊。东行十来步,始是家用厨房,三眼锅灶和贴墙的烟囱十分显眼,水缸很大,桌凳柜等用具完备。吃饭桌边父亲贴上一张很大的中国地图,他常指出家乡所在的位置,还教我东南西北方位等等。上头还布好电线、电灯,开关也不缺少,唯未及通电,暂用煤油灯和桅灯照明。长廊西首有许多房间空着,唯一大房间内立着几个大谷仓,南首有一个天井,一眼淡水井设在中央,井沿放着只杉木枝条弯成手柄的木桶,系着长长的棕绳。环绕天井卧放三个一米多长大石水槽,再往西又有二间房子堆满整株的大杉木,自地上直叠到屋梁架。北边有一扇门,走出去只见成排的矮屋直到墙根,面向一片空地约有三个篮球场面积。地上尽是石子沙,许多大如柚子的铁球散乱在角落里。据说是林则徐打鬼子所剩的炮弹,许是清兵秣马营地。尽头有个厕所,还有一扇用大门闩横着上锁的边门。

上述既为杂用边房。略显破旧。且说那正屋就很气派了。廊檐、梁架、窗格、栏板、隔扇门楣等房子的木构件上,都使用繁复的工艺技巧,雕琢精致,历史故事,花卉虫鱼生动传神,是大宅的精华部分,十分迷人。高屋深宅中一座黑底髹金漆的玻璃柜封到屋顶,一尊木雕鎏金观音菩萨供奉里面,左右立着童男童女,也是鎏金精雕细刻。银色烛台,紫铜鼎炉都是不同寻常的器物,整座佛龛金碧辉煌。大供桌香案,罩上红底绣花桌衣,绣花跪垫、蒲团依次摆开,佛帐、幡幔层层垂下,相间起伏,椽梁挂下金光闪闪的链条,吊起两盏六角菩提莲花琉璃灯,幽深和庄严,俨然琳宫梵宇,令人敬畏。故我平时不敢到上间来玩。甚至连主人也很少到此,偶在传统节庆时,见二三贵妇手拈念珠由数位少女拥出烧香礼佛。男孩子亦只见过几位中学生。而从未见过成年男子,传说这户男人忙着在南洋经商。

上间主通道连接前门,大天井遂成一分为二,四角各置棕色釉彩雕饰龙云卷草图案的大鱼缸,我想往里看就得请大人抱起方能瞅着大金鱼。厢房陈设古朴,桌椅都是硬木做的,厅堂中悬挂字画,最抢眼的是一幅红木柜内的横披山水,父亲说是明朝四大家之一沈石田的画,每有闲暇便坐下对着这画出神。经常听他介绍山石的皴、树木的长相和枝叶的形状,及其用笔等中国画的特点。在我当时实没有多大兴趣,不过这介绍于我日后很有帮助。而我喜欢的除了房子上的雕刻就是那色彩鲜艳的“童子抱仙桃”斗彩瓷水注,这是爸爸“文房四宝”之外的一宝,只准看不能动手。唯他在写字的时候,替他磨墨才触摸一下。除客厅字画为房东固有陈设外,写字间案上中央摆放从德化带来的一尊约五十公分高的孙中山白瓷像,墙上挂的是自家的一幅四尺立轴《关公读春秋》,对面一幅装镜框里的绢画《雄鹰》也是名人佳作,还有他自写的字。宾客会于此均会评赏一番,听到多是称赞的话。唯多凯三哥来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P10-13

序言

方德先生是画家。而一本他自述人生的《破墨》,让我感慨万千。时令已是初冬,天下着微雨,洒在红叶青枝上,泛着一层细绒绒的白色。我是躲在乡下老家读他《破墨》书稿的,天垂暮时,灯光透出窗户映射在小院的夜里,所有的背景淡得几乎都不成墨。这时独拥书房,自然会生出一份淡淡的忧郁。日前我请人刻了一枚闲章,叫“六。前半闲人”。按理说,到这份上伤感已经渐渐变奢侈了的,但就是那么顽固地生出来,而且老在你眼前晃来晃去,让你静不下来,还真是破墨!

我晓得方德先生的画好,十分地推崇他,而竟不知其文章如此的有温度和厚度。依我看,这不仅在书画家中难得一见,在作家中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郁达夫先生说是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欺侮酒姑娘,而我感觉这就是《破墨》的印象。多美啊,昏黄的月色照着雪夜的一角,脚边梅影婆娑,心头却一阵阵热潮涌动。

方德先生小时饱受饥饿、失学、被人欺凌之苦,他是一位及早开始阅读人生这本大书的人。今天他把这一切都写进了书里,但去掉了浮躁之气,幻灭之惑,渡尽劫波而以恕道待人,内心的愁绪烟云流散之后化为一种澄明的观照。我乡先贤宋四灵之一的翁卷曾诗日“忽于水底见青山”。方德先生的《破墨》底下也有青山,青山是倒影中的青山朦朦胧胧却轮廓分明,波光浮动却葱绿一片。

记得是我极力怂恿方德先生写此书的。作为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文革”我虽未出道,但也带过红袖套儿。书架上有关“文革”或“反右”的著作也读过不少,而尤以为事后像方德先生这样至情至纯的人实在太难能可贵了。那些天又正好在读托尔维克的《旧制度与革命》一书。法兰西两百年前居然闹过“共和二年的文化革命”,激进的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执政,剑锋直指传统文化并与之决裂,革命者们意气张扬,慷慨激昂,以改造他人的人性紊乱为乐事。我是眼花缭乱却又似看天外流云,这何其相似于我国的“文革”啊!为此我惊颤不已。方德先生的故事也就由原来个人的际遇而有了凝重的历史宿命。所以当《破墨》出版之时,作为老朋友,我懂得方德兄内心深处那“众里寻他千百度”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所释放出来的轻松和坦然。

窗外有点雨,此时我突然想到外面去转转。于是叫了辆三轮车。摇摇晃晃穿过乐清街头的雨丝到了上半街。方德先生在这住了几十年,我读高中二年多时间也无数次从这条街上走过,那时两旁屋檐下挂着的腊鸡腊鸭,散发出浓郁的市井气,想来仍十分的温馨。这里小巷深深,箫台巷,凝和巷,拦诗巷……听名字就会涌上诗情。而今,旧日的风景有的还在,有的随风远去,却又生出新的风景。我给方德先生发了条短信,“我在箫台雨中,大道也如破墨啊!浓了以淡破之,淡了以浓破之。色以墨破,墨以色破。”他回信息说:“就等着掀起你的红盖头了。”这时雨变大了,三轮车夫拉着我往回走,上半街在身后渐渐退去。过了老的十字街口,又见人来车往,霓红灯闪耀,新的风景总是那么光鲜。

后记

我生来笨拙,偏偏学起画来。少年放牛,故而我平日喜欢画牛。丁丑之初,适值农历牛年。在同辈及师长鼓动下,收拾旧稿准备付梓。一直想着赵乐强先生,其性豪爽,且颇具飞扬文采。素来热心为文艺界排忧解难,又深谙文艺之道。尤其为文道艺友出书所撰写的序跋,更是神来之笔,贴切生动,早已脍炙人口,不啻为性情中人。

我想请他为拙作写几句,冠于书上必璨然增光。酌请炳勋兄相偕前往,殷请乐强先生有暇拨冗一挥大椽。继之略述学艺始末。殊为意外,他却劝我暂缓出版画册,着先将经历写出来,有胜于画册之“价值”。只缘我读书无多,岂敢冒昧。唯心中耿耿于怀的是二位对人生起过关键作用的人物没有报答,万分遗憾。其中启标娘已经作古,失去了一表谢忱的机会。另一位是出具公文保送我读美术学院的老领导邵济千,又因人卑身微不敢前去。赵先生不嫌陋俗,当即表示愿意作陪到东门会见老干部邵济千先生。如此好意我不能两手空空,姑且持拙作《大地微微暖气吹》一画,聊胜于无。由乐强先生领我到济千先生府上,谨表来意并细说当年,他已想不起来,一切皆已忘却了,君子施恩不图报是也。也许我吱唔不清,乐强先生代为细陈,再三申谢,总算了却一桩夙愿。

回来路上乐强先生一再鼓励我写,我怕写不好,他说拿个提纲也行。有感于他的热情,将鸡毛蒜皮之事拉杂凑在一起,粗陋文字,哪能对得住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恩泽,惟祷不因委诚文字之拙,而削弱对他们感谢之忱。回视“泥上鸿爪”,不免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慨。

当年乐强先生鼓动我写回忆,颇感踌躇,徐徐试之总算积了一迭草稿,其时懵懵懂懂,一派糊涂,不是倦极,乃恍若梦中,必致如痴人说梦。也牵涉到一些人和事,是非黑白历史自有公论。

写东西我是门外汉,小学生只当作业、功课来做,虽荒唐而有情思,但不敢示人,羞煞老脸耶。承蒙许宗斌君勉励,百忙抽空予以审阅,红线划划圈圈,纠正了语病、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又筹划出版发行,特别要感谢他一贯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欣幸赵乐强先生不辞,公务繁忙之中特意费心撰序,拜感不尽。晚近,前后得蒙老友张炳勋兄、胡旭阳、陈尚云、张一谦先生,郑竺蓉女士,暨“三禾俱乐部”诸君之助,还有亲朋好友,受赐多矣。上列诸位,谨藉付梓之际,深表衷心感谢。

二零一二年七月周方德识于杭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方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807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3058187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51
18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