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慧灯之光(8)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值得珍藏并付诸实践的佛学经典巨著,对此著作的阅读和实战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以言喻的实在利益;去伪存真,大智慧者慈诚罗珠堪布,深入浅出、震撼心灵的百万字巨著是来自真正善知识的心灵食粮。慈诚罗珠堪布编著的《慧灯之光》以其对大小乘显密经典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为一切有缘人从理论至实修打开了通往佛学圣殿的方便之门。

内容推荐

佛法经典多如妙海,且深邃浩瀨,无边无际,若无名师指引,即便皓首穷经,亦难领悟个中三昧……

《慧灯之光》(作者:慈诚罗珠堪布)以其对大小乘显密经典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为一切有缘人从理论至实修打开了通往佛学圣殿的方便之门。它如灯塔,又以向导,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在近代出版的佛字典籍中,《慧灯之光》堪称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来检验、人心去证悟的佛学经典巨著。

目录

四依法

《离四贪》浅释

饶益有情戒

菩萨戒浅释

如何接受灌顶

上师瑜伽的修法

破瓦法

寂止的修法

观心的窍诀

浅谈生起次第

圆满次第——证悟空性之方便

试读章节

(一)依法不依人

概括而言,依法不依人有两种不同的内容,一个是佛经上讲的内容,另一个是论典中比较强调的内容。

1.佛经上的内容

从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来看,“法”指的是法性:诸法的本性=空性+光明;“人”是指从凡夫到佛陀之间的所有人,包括声闻、缘觉、阿罗汉、登地以上的菩萨以及佛陀。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不依人,那是否连佛也不能依靠、不能相信?

虽然从表面上看,佛陀是净饭王的太子,是由血、肉、骨骼等构成的五蕴综合体。甚至小乘佛教也认为,佛的身体是有漏的。因为有漏皆苦,故而佛陀的身体也属于苦谛。普通众生与十地以下菩萨的身体,更是血肉组成,属于有漏苦谛,没有什么可靠的。

大乘佛法认为,在印度金刚座成佛、转法轮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当众生福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为了度化众生,便以众生的福报与佛的愿力等因缘相结合,而在众生面前显现出的一个化身(多世累劫精勤修行,在圆满福慧资粮以后,示现成就,并任运自成地度化众生)。虽然这种化身与佛的法身有一定关系,但却并不是佛的法身与报身,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

综上所述,一切万法,包括佛的化身在内,都是内心的显现,都属于世俗谛,随时都会变化,是无常、如幻如梦、千变万化的东西。唯一可靠的,就是从佛到普通众生之间所有众生的心的本性:如来藏空性。除此之外的其余诸法,都是业的显现。恶的业力显现出地狱、旁生等等;善的业力显现出天人、菩萨、净土、刹土等等。

2.论典中比较强调的内容

(1)何为依法不依人

本来经典和论典就没有矛盾。经典强调的法性如来藏光明,论典中也承认。但论典所指的法不仅是如来藏空性,还包括教法和证法。教法指所有的经典和论典;证法是指戒定慧。

论典强调的依法不依人,即学习和研究佛法的时候要相信、依靠正法或真理,而不能依靠人的名声、地位、势力的大小等等。要观察此人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佛法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符合就可以相信;如果发现其言谈与佛法有所不符,则无论对方再有名声、再怎么样也不能盲目听随。

(2)公案

撰写《俱舍论》的世亲大师,跟克什米尔的达摩巴吒论师学《阿毗达摩(论)》时,发现师父的见解有问题,故在自己撰写的《俱舍论》中,表示了对师父见解的不满,之后在《俱舍论自释》中,也明显地批评过达摩巴吒的观点。

世亲大师讲解《般若经》的时候,抱持唯识宗的观点,但他的一位著名弟子的见解却超过了世亲大师,是以中观观点解释《般若经》的。弟子站在中观的立场去破上师的唯识宗观点,就是依法不依人的具体体现。

撰写《集量论》等许多因明论著的陈那大师,是印度非常著名的论师。他依止的第一位上师,秉持犊子部的见解。犊子部虽然也属于佛教,但却是佛教声闻十八部里见解最低劣的,与外道的见解十分相似:承认不可思议的自我存在。陈那大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上师承认不可思议的自我,就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反而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表示对上师观点的不苟同。

他白天打开所有的窗户,四处寻找“自我”;晚上也在四周堆上木材点燃火,并脱光衣服坐在中间,然后虚张声势地假装观察自己的身体上有无自我。他的上师闻讯赶来,便问他在干什么,他装模作样地故意回答说:“师父呀!我太愚蠢了!根本发现不了您所讲的自我!我想是否被衣服遮盖了,所以脱衣服寻找不可思议的自我。”

上师闻言,生气地说:“你竟敢讽刺我的见解,不许住在此处!”陈那大师只好顶礼而辞。

撰写了《释量论》等七部因明论著的法称大师曾向陈那大师的一位著名门徒学习《集量论》。在听第一遍的时候,对《集量论》的理解相当于他的这位师父;听第二遍的时候,理解程度与陈那大师相仿;听第三遍的时候,便发现师父的观点有误,继而告知师父,使师父日渐意识到自己见解的不足,故开明地允许法称论师推翻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撰写《集量论》解释。所以在《释量论》中,可以看到法称论师针对师父观点的辩驳,这些都是依法不依人的生动事例。

令人钦佩的是,这些上师绝大多数是心胸开阔的标准善知识,他们不但没有因为弟子的叛逆而不高兴,反而允许弟子驳斥自己的论典,从而澄清了自己论典中的错误,以免误人子弟。历史上的众多高僧大德以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明确地告诉后人,在佛法见解上,要依法不依人。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这就是跟依法不依人同样的道理。P9-11

序言

佛教经论,渊远博大,厚积深蕴。古往今来,能深入其间并通达无碍者,可谓寥寥无几。

慈诚罗珠堪布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多年,始终视修学正法、弘法利生为己任,孜孜不倦地以闻思修、讲辩著等方式精进护持、弘扬、光大如来妙法,不仅精通显密佛理,且处事严谨,堪称佛教界中的大智者。

不仅如此,他还极力倡导戒杀放生,在教育、养老等慈善事业方面,也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举措。

为了度化更多的有缘众生,他又花费大量精力,刻苦研读东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等论著,使其在讲经说法与著书立说等方面,又增添了科学、翔实且适应现代人根机的论据、术语与逻辑思维表达方式。

《慧灯之光》系列论著从佛教基础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了三乘佛法的见修行果等重大课题,并将世人感兴趣的世界观、物种起源等命题纳入视野。在引导读者如何透过表象去探寻世界的本来面目、追究意识的本原实质等方面也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且发人深省,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自我反思:“生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为佛教人士介绍各种实修方法的同时,也为非宗教人士丰富和深化对佛法。特别是藏传佛教的整体认知提供了各种便利。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把握其大致脉络。

本论不仅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在世人无法感知的空性、光明等方面,并非教条地灌输,而是通过毫无偏颇且无懈可击的逻辑推导来得出结论;而且力求化冗为短,化“圣”为“凡”。将人们视为深奥晦涩的佛教理论与实修要领,以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呈现给各种层次、各个领域的有缘众生,使人不仅读之可晓佛理教法之精要,依之实修也可领略如来真如之堂奥。全论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其深邃妙智、无缘大悲,以及真挚、朴实的情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论还有选择地汲取和借鉴了东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等理论精华,在剖析佛经理论和逻辑推理方面,具有融合中外、贯通古今,多学科、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具有西方文化语境的佛教诠释方法更成为本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论对根机相应众生的强烈感召力,仅就打通佛教与哲学、科学等领域之间的学科壁垒,避免画地为牢、自说自话的封闭式研究,促进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互补,都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学者,本论是一块叩开佛教宝库之敲门砖;对于实修者,本论是一把获取窍诀宝典的金钥匙;对于有志于深读细研佛法经论者,本论也堪称佛教经论之导读指南……

总而言之,因为慈诚罗珠堪布既精通古代传统的显密经论,又懂得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更能以利他心付诸实践,相信这部凝聚其多年教言精华的著作,能使每一位读者都为其不共魅力所吸引和震撼,并获得不可估量的利益!

2010年中秋佳节

索达吉书于喇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慧灯之光(8)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3035675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西藏
230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