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内容
试读章节

立德 立功 立言

昨天讲到皇帝旁边经常请人上课,叫经筵侍讲,现在没有了。现在的人好像做个镇长就已经觉得地位、阶级很高了,就满足于自己的学问,不读书了。好笑话人的!

现在我们回到本题,讲教育这个问题。刚才有人还跟我讲要写出来,我说真正要写出来大概要一百万字,讲古今中外教育的,可是我不会写了,也不肯写。这一次是因为看到你们很努力,很感动。我说这个国家教育没有方针,也没有方向,前途茫茫;十三亿人口下一代的孩子,国家的栋梁,要怎么来培养?怎么来教育?

所以你们肯办教育,我很佩服,但我不干。我一辈子不承认自己是老师,这个你们知道的,你们叫我“老师”,那是一个代号。你叫我“老头”,你不大好意思;叫“老南”呢,我不愿意听;叫“小南”,也没有礼貌啊;那你只好叫我“老师”了。但是我没有承认有学生,换句话,我很傲慢,目空四海,没有人有资格做我的学生,同时我也没有资格做人家的老师。孟子说过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最大的缺点,最大的毛病,是喜欢领导人,喜欢比人家高明,喜欢做老师,喜欢做老板。我从二十几岁起,就下了决心不做老师,现在也不是一个老师在讲课,不过是个老年人告诉你们这些而已。

那么讲到教育,中国的文化,讲人生的目的有三大要素,人生有三不朽,是什么呢?立德、立功、立言。

前几个月来了一两百个企业家,我上来就讲,中国根本没有企业家,你们是企业家吗?不像,你们只是这个时代里幸运的暴发户,开放发展以后,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企业家。要做个伟大的企业家很不容易,古今中外历史上没有几个。做生意不是做事业,人生的事业是三个目标,第一是立德。千秋事业,流传千古,我们做不到。所以说我不做人家的老师,没有功德。什么人有功德呢?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这些人可以说是立德了。

第二是立功。做治世的帝王,真能称得上把天下治得太平了,才是立功。“功德”两个字是这样来的。中国还有一个真正立功立德的,就是孔子也很推崇的大禹。古书上讲尧舜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地区,有九年都泡在水里头,大水灾——“浩浩怀山襄陵”,浩浩,形容那个水大;怀山,所有的高山都被水环抱住了,只有一个顶巅露在外面;襄陵,高山变丘陵了。这种情况,古文用几个字就形容完了,如果写一篇白话文章要多少字啊!这样九年,大禹治水,把长江、扬子江很多的水,引到太湖震泽这一边来,再到海里。所以这边有一个村庄叫震泽,我说震属雷,雷很多的,是雷区耶!刚才走在路上,我们几个人讲,怪不得今年天灾,震泽这里只有打过两声雷。

说到打雷,我岔开讲一下,站在峨眉山顶的雷洞坪看打雷,头上面是大太阳,脚下面是乌云,乌云里头那个闪电打雷,像水一样滚来滚去,到处都是,太漂亮、太好看了。震泽这里的雷,是地下打,“轰!”好像就在旁边打出来,很吓人的。我们读《易经》晓得震为雷,所以我说这里的雷会很多很大,我盖的房子非装避雷针不可。他们说不会啦,这里老百姓都不装的。那是老百姓比我本事大,我胆子小。所以说大禹把水利治好,才建立了中国农业国家的基础,这叫做立功、立德,大禹的功德是真了不起!

第三是立言。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啊,他们都立了言传之于后世。其实我们做老师搞教育的正在立言,教育的目的是把不行的人教成行,把无能的人教成能,把笨人教成聪明人。譬如昨天我们偶然抽出来讲《礼记》上的《学记》,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东方文化最古老、最伟大的教育原理,没有错。日本人照这个教育路线走,所以日本人现在比我们要有礼貌,我们反而丢了。

因此有人提醒我应该讲一下《儒行》,来不及啊!一篇《儒行》可以讲好几天了,一条一条分析给你听,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者受了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它有一个方向告诉你——真正的管理,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别人。

P45-47

目录

一、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

第一章 漫说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学制○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秦汉时代的学官与学术○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与学阀○北朝的文化与教育○隋唐开科取士的考试制度○唐宋时代考试策论○唐末五代到两宋○两宋的守文弱主○宋代的书院○宋代理学家们开了孔家店○两宋的儒林和文学○明清的四书和八股文○明清理学的道德禁锢○明清文化的演变○文艺复兴时的明朝○清代文化教育的剧变

第二章 新旧文化交替的代沟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形势和人文

二、漫谈教育

第一堂

开场白○《千字文》的学问○立德立功立言○家教与母教○教育先要知性情○先天禀赋后天影响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学○化民成俗的师道○什么是意志精神

第三堂

办教育的人们○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师才难得○旧教育的教法

三、对学生家长研修班讲话

第一堂

乱世出圣人○十六字心法○孔子一生的修养○《大学》提出的方法

第二堂

社会文化变乱的时代○让孩子能自立○洒扫应对的生活教育○学佛应以佛为师

四、对学生家长讲话

第一天

请注意两本书○三纲——明德亲民至善○八目——八个方向○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问题○认清名称含义○谁能掌握自己的生死○修行初步——诚意正心知止○保持文化的女性○家庭教育的重要○达摩与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于忧患的我们生于安乐的你们○打坐念佛为什么○有义语无义语○富兰克林十三条○咒语○打坐切忌

五、对学校新生家长讲话

第一堂

适才适性人贵自立○聪明难糊涂亦难○平安是福

第二堂

办教育要牺牲自己○孩子自有选择○真正的教育精神

第三堂

古代考试制度○现代学店式的教育○结合新旧教育的实验○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六、对学校教师讲话

第一讲

人生以什么为目的○学者效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古代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人性的问题○罚或不罚打与不打

第二讲

再谈人性问题○再说性善性恶○人之大欲何处来○讲七情

七、对学校教师第二次讲话

“学成文武艺”的目的○教育无用论○实验学校的宗旨○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一个孩子的来信○注意腰的力量

八、感论中国文化的儒家

师儒之道的由来○师儒之道的分歧与衍变○秦汉阶段○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明理学的兴起○明清时期的儒林

九、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

第一堂

开场白○百年的人与事○龚定盦的预言○戴鸿慈的资料蒋梦麟的说法○西学为体的百年○西方的毒害

第二堂

认知科学与唯识○想是想思是思○三世与因缘○意识健康梦境○第六意识的复杂作用○性理与理性

第三堂

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静坐修养端容正坐○修定的三个方法○听呼吸的方法○观心法门三际托空○解疑释惑

十、经史合参研读班前言

炎黄子孙的起源○尧舜禹的公天下○夏商周开始的家天下○观今宜鉴古○治史要通才○六经皆史○孔子著《春秋》○《春秋》的内涵○司马迁著《史记》○读历史的眼睛○《史记》列传的深意○历史不是“载之空言”○四首诗说项羽

十一、谈人性的真相

第一堂

人类文化的心性问题○人性是善是恶○中外各家的观点○知行的问题○王阳明四句教○四句教的矛盾

第二堂

佛家的说法○禅宗六祖○两首偈子

十二、谈如何学佛

第一堂

佛教佛学佛法○佛的出身佛的疑惑○佛的苦修与悟道○佛学中的宇宙观○佛学怎么看生命○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第二堂

贪瞋痴慢疑恶见○十善业道○答问解疑

十三、谈神通与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不特异○是神通,还是神经○神通无用,价值有限○神通扭不过大势至

十四、谈“照明三昧”

引言○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在黑暗的光明中○照明三昧——生命的功能○对话与答问

十五、漫谈商业道德

第一堂

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什么是中国文化○出国看门道○要对商业反思○正确理解“重农轻商”

第二堂

居安思危了么○中国的传统美德遗失了○自我管理与管理人事○财富的用途

十六、谈文学与修养

第一讲

失心疯的社会○学习文化注意文学○韦应物的诗○刘克庄的词○谈性情

第二讲

文化的重要性○谈思想○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第三讲

初学静坐的要点○不要怕思想情绪○修养仍需配合文学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他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民国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该书将此类话题的讲述进行整理,与前文合为一体,南师亲自定名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以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经南先生授权,我社独家推出该书简体字本,以飨广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

南先生一向重视教育,对中国教育的未来更充满了关注和忧虑。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认知人性,改变气质,从事教育就是要把人性教好。教育的问题不完全是老师或学校的问题,更多的在于家庭教育。他很痛心地指出,现在家长更该重新受教育。他强调,家长不应将自己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应深切关注孩子的禀赋性向,要适才适性,教导孩子贵在自立。他更身体力行实践,创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希望承先启后,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神,建立新的教育风气,以开启我们后代的兴旺太平。他特别提醒大家注重两本书——《论语别裁》和《原本大学微言》,尤其是《大学》之道,其中所说的三纲、八目、七证,是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参考。

谈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南先生指出,不论是普通人的行为道德还是追究宇宙生命的根本问题,也不论是政治文化的基本还是最高理想,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都与西方文化不同。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屡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致使国人盲目西向,“西学为体,西学为用”,一味怀疑自家文化;但由于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清,且过分追求物质和眼前利益,造成对国际情势、整个社会环境、个人前途以及手边事业等却茫然恍然。对此,他颇为痛心疾首,希望大家注重个人修养,尤其要注重文学方面的修养。

对于近来流行的神通与特异功能,南先生有通达的认识。他指出,神通是生命功能的一种,对生命科学、医学等有其贡献,值得研究。但他仅支持少数人进行有限的科学的研究,反对大张旗鼓地宣传,更反对夸张地吹嘘。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南怀瑾先生作品的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是南师仙逝前夕最后亲自定下的由我社出版大陆简体字版的两本著作之一。我们在最初的悲痛和忙乱过后,更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南先生一生从发愿到功德圆满于壬辰年中秋,殚精竭虑,矢志不移,辛苦操劳,无怨无悔,诚如他的秘书马先生所说,南师是一个点灯的人,他来这个世上,是希望点亮越来越多人的心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点亮自己这盏灯,自然会照亮周围。这才是对他最好的怀念和祭奠!

太湖茫茫,雁荡苍苍,大师云逝,百代留芳。书剑飘零,道德文章,惠泽后世,桃李芬芳。

谨以此作为对大师的致敬!

东方出版社

二○一三年六月

内容推荐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收录了南怀瑾先生于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而亲自撰成的《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以及其后有关文化之根本主题的多次讲课的整理,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叙述清晰,论说深刻,或讲述了从远古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或讲述了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认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纵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指出近百年来中国是“西学为体,西学为用”,怀疑自家文化,但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清,对国际情势、整个社会环境、个人前途以及手边事业等都很茫然,等等。此外,《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还就如何学佛、神通与特异功能、商业道德、文学与修养等方面进行了漫谈,对众所关心之话题给予启发。

编辑推荐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怀瑾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他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该书将此类话题的讲述进行整理,与前文合为一体,南师亲自定名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以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怀瑾讲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0509
开本 16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2013029976
中图分类号 G52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