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畅销3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畅销3版)》一改过去就事论事的编纂体例,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体例编纂方式,以面带点,再由点来通观全局,全面再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至清末帝溥仪退位这五千年的历史。此外,为了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历史,掌握中国历史的脉络,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我们特在编辑撰写时,尽量让每一章节内容都紧密连接、环环相扣,尽量避免出现太大的历史跳空。而每一节内容之后的趣味链接,亦为整本书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翻开本书,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画卷将在你的面前徐徐展开,金戈铁马、太平盛世、阴谋权术、悲欢离合……将为广大读者鲜活地上演。

内容推荐

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鉴古可以知今”。诸葛文编著的一部《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畅销3版)》就好比一座时而璀璨绚烂、时而暗淡凋敝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各色帝王、将相、官宦、妃嫔、英雄人物一一登场,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各色人物或扭曲狰狞、阴暗腐朽,或志得意满、豪气冲天……但无论如何,舞台上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物的存在,才有我等今日看到的历史。而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剧目,又无时无刻不为世人提供着反省过去、展望未来的素材。所以,倘若你在生活中被现实事物所困,不妨精心读一下这本小书,不出三天,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目录

原始社会卷

◎上古时代

盘古开天辟地——东方创世说

 趣味链接:西方创世说

女娲造人——东方人类起源说

 趣味链接:女娲补天

燧人钻木取火——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趣味链接:火对于远古先民有何意义?

伏羲演八卦——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趣味链接:人文始祖——伏羲

神农尝百草——传统医学的肇始

 趣味链接:炎帝神农

涿鹿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争

 趣味链接:涿鹿之战与民族融合

阪泉之战——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

 趣味链接:黄帝是三皇之一,还是五帝之一?

尧舜禅让——上古时代的民主制度

 趣味链接:尧是否真的愿意让位于舜?

大禹治水——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大禹治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奴隶社会卷

◎夏、商、西周

夏王朝的建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趣味链接:夏后氏百官

太康失国——夏朝初期的动荡政局

 趣味链接:太康道情

少康中兴——夏朝中期的中兴发展

 趣味链接:酿酒鼻祖——少康

夏桀暴政——华夏第一朝的败亡

 趣味链接:夏桀是否因妹喜而亡国?

盘庚迁殷——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

 趣味链接:殷商时期的文化

商纣暴政——商之败亡已成定局

 趣味链接:一代妖姬苏妲己

周之兴起——开创中国历史上统治时期最长的王朝

 趣味链接:周室三母

孟津观兵——武王伐纣前的军事演习

 趣味链接:龟卜与占筮

牧野之战——商周最后的决战

 趣味链接:《封神演义》

土地分封——武王建周,分割天下于诸侯

 趣味链接: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国人暴动——中国第一次平民大暴动

 趣味链接:“国人暴动”有幕后黑手?

烽火戏诸侯——三戏诸侯为博红颜一笑

 趣味链接:夏、商、西周时期的三大红颜祸水

王权之争——西周末年的政局动荡

 趣味链接:西周和西戎的那些事儿

平王东迁——东周建国,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春秋时代

 趣味链接:历数东周王权的尴尬事儿

◎春秋、战国

富国强兵、尊王攘夷——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

 趣味链接: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泓水之战——天真宋襄公的霸主之梦终破灭

 趣味链接:齐桓公之死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中原

 趣味链接:重耳为何流亡在外几十年?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秦穆公独霸西戎

 趣味链接:秦时期的文化交流

三年不言,一鸣惊人——楚庄王问鼎中原

 趣味链接:“绝缨会”是怎么回事?

鱼腹藏剑——吴王阖闾谋权夺位

 趣味链接:一代忠良伍子胥

卧薪尝胆——勾践雪耻成霸业

 趣味链接:西施

国人干政——春秋时期的国人暴动

 趣味链接: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趣味链接:战国七雄

李悝变法——魏国独霸,建立封建制国家

 趣味链接:《法经》

吴起变法——楚国由衰转盛之关键

 趣味链接:吴起变法与吴起之死

商鞅变法——变法治国征天下

 趣味链接:车裂而死的商鞅

马陵之战——齐魏交战,孙膑计杀庞涓

 趣味链接:齐魏“相王”

合纵连横——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

 趣味链接:秦王灭巴、蜀

胡服骑射——从“车战”到“骑兵步卒”的转变

 趣味链接:沙丘之乱

长平之战——列国林立、战事频仍的时代行将终结

 趣味链接:窃符救赵

荆轲刺秦——悲壮荆轲与燕国的灭亡

 趣味链接:燕太子丹和秦王赢政的故事

封建社会卷

◎秦、两汉

灭六国,四海一——秦始皇一统天下

 趣味链接:“皇帝”的称号从何而来?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的极端措施

 趣味链接:阿房宫和骊山皇陵

沙丘之变——胡亥窃国夺皇位

 趣味链接:“中车府令”与“行符玺事”

苛政猛于虎——荒蛮残暴的秦二世

 趣味链接:公子高之死

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趣味链接:鱼腹丹书,篝火狐呜

巨鹿之战——霸王起兵秦国亡

 趣味链接:作壁上观

鸿门宴——刘、项之争暗流涌动

 趣味链接:刘邦的“约法三章”

西楚霸王——项羽称王,天下反

 知识链接:项羽征伐田荣

楚汉战争——兄弟反目,战争一触即发

 趣味链接:刘太公和吕后是怎么被俘虏的?

四面楚歌——楚霸王溃败,乌江自刎而死

 趣味链接:项羽为何不肯渡乌江?

大汉开国——四百年大汉王朝拉开序幕

 趣味链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兔死狗烹——刘邦布局杀三将

 趣味链接:敌国破,谋臣亡,大汉一统天下

吕后干政——刘氏天下名存实亡

 趣味链接:中国历史上的当家女人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趣昧链接:俭朴的汉文帝

七国之乱——诸侯国与中央皇权的殊死搏斗

 趣味链接:晁错

汉武大帝——西汉王朝的巅峰时刻

 趣味链接:汉武帝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卫青出征西域——解除北方边患

 趣味链接: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事

巫蛊之祸——栽赃陷害,冤杀无辜

 趣味链接:巫蛊

王莽称帝——谦谦君子篡汉自立

 趣味链接:王莽碎玉

绿林起义——王莽新政仅十六年即告败亡

 趣味链接:赤眉军

光武中兴——东汉开国,天下回归大统

 趣味链接:光武中兴

梁冀专权——外戚专权,干涉朝政

 趣味链接: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

党锢之乱——士族与宦官的火拼

 趣味链接:大赦天下

黄巾起义——东汉覆灭的序幕

 趣味链接:太平道

董卓乱政——全国混战,天下大乱

 趣味链接:冲冠一怒为红颜,吕布刺杀董卓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统一北方

 趣味链接:曹操真的姓曹吗?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战曹操

 趣味链接:三顾茅庐

借荆州——蜀汉、东吴由盟友变为敌人

 趣味链接:荆州乃兵家之重地

夷陵之战——魏、蜀、吴三足鼎立确立

 趣味链接:白帝托孤

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夺曹魏军权

 趣味链接:清谈

姜维北伐、钟会伐蜀——蜀国亡

 趣味链接:姜维之死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晋灭吴

 趣味链接:以茶代酒

八王之乱——西晋王室“窝里斗”

 趣味链接:流民起义

永嘉之乱——匈奴灭西晋

 趣味链接:东晋十六国

淝水之战——前秦伐晋,企图统一全国

 趣味链接:投鞭断流

元嘉之战——南北对峙的拐点

 趣味链接:萧道成灭宋建齐

南齐、南梁——战乱年代中的短暂王朝

 趣味链接:佞佛皇帝

北魏分裂——东西魏各自为政,北方统一局面被打破

 趣味链接:“六镇起义”中的六镇是哪六镇?

北周灭北齐——分分合合,北方再次统一

 趣味链接:周武帝灭佛

◎隋、唐

杨坚建隋——外戚杨坚篡周建隋

 趣味链接:一表带水

隋军灭陈——南北朝时期终结,天下重归大统

 趣味链接:《玉树后庭花》

仁寿宫之变——杨广弑父杀兄,篡权夺位

 趣味链接:隋炀帝的功绩

隋炀帝暴政——大隋天下走到尽头

 趣味链接:隋炀帝为什么要兴建东都?

瓦岗寨起义——埋葬隋朝的农民运动

 趣味链接:天下第·寨——一瓦岗寨

李渊起兵——大唐盛世的前奏

 趣味链接:修订《大唐雅乐》

玄武门之变——杀兄夺权,李世民称帝

 趣味链接:贞观之治

称帝立周——代女皇武则天的帝王路

 趣味链接:男宠

韦氏之乱——韦氏乱政欲夺权

 趣味链接:太平公主

开元盛世——大唐王朝的黄金时期

 趣味链接:盛唐时期的诗歌及诗人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趣味链接:杨贵妃之死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的“后遗症”

 趣味链接:藩镇毒瘤,祸害深重

监军宦官——家奴变成魔鬼

 趣味链接:不务正业的唐穆宗

牛李党争——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

 趣味链接:卷入党争的李商隐

黄巢起义——大唐王朝的丧钟

 趣味链接: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五代十国一

后梁——朱温灭唐建后梁,拉开五代十国的序幕

 趣味链接:后梁变局

后唐——开国雄主难治江山

 趣味链接:荒唐帝王的荒唐事儿

后晋——成也契丹,败也契丹

 趣味链接:杜威怎么没当上皇帝?

后汉——驱辽出境,后晋使节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

 趣味链接:帝靶

后周——郭威被逼无奈灭汉建周

 趣味链接:一代雄主郭威

南吴——动乱年代的南方政权

 趣味链接: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精于词而逊于政

 趣味链接:千古词帝——李煜

前蜀——战乱立国,苛政亡国

 趣味链接:王宗衍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后蜀——荒淫昏庸,两代王朝终被灭

 趣味链接:七宝溺器

闽国——乱世造就英雄,王氏兄弟奠定开国基业

 趣味链接:骨肉相残,内乱不断,基业败坏

南楚——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

 趣味链接:马希声的怪癣

南汉——披荆斩棘终立国,“创业”容易“守业”难

 趣味链接:对岩的暴行

南平——俯首称臣获苟安

 趣味链接:“高赖子”、“高无赖”

吴越——“以民为本”治江南

 趣味链接:雷峰塔

北汉——为报子仇,刘旻建北汉讨伐后周

 趣味链接:刘继恩如何成为皇帝养子?

◎宋、辽、金、西夏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建立北宋

 趣味链接:接人之位,勿杀人子

杯酒释兵权——威胁利诱,巩固政权

 趣味链接:二次释兵权

澶渊之盟——宋真宗避战求和,签订屈辱条约

 趣味链接:澶渊之盟的内容

庆历新政——范仲淹革新失败

 趣味链接:忧国文人范仲淹

王安石变法一救国革新势在必行

 趣味链接:文学巨匠王安石

方腊起义——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趣味链接:方腊鱼

契丹一耶律阿保机统一部落,建立大漠政权

 趣味链接:契丹人去了哪里?

兴兵反辽——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

 趣味链接:阿骨打的高超箭术

党项国——盛极一时的西夏王国

 趣味链接:西夏王陵

靖康之变——北宋王朝的奇耻大辱

 趣味链接:骗子郭京

赵构南迁——南宋王朝建立

 趣味链接:赵构为什么要迁都临安?

绍兴和议——南宋与金议和,岳飞含冤而死

 趣味链接:秦桧只是帮凶

隆兴和议——南宋与金的第二次屈辱对话

 趣味链接:无奈的宋孝宗

◎元朝

蒙古崛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趣味链接:铁木真名字的来历

驰骋欧亚——蒙古铁骑势不可当

 趣味链接:蒙古征服了多少国家?

窝阔台灭金——宋蒙联合绞“金”

 趣味链接:性格复杂的窝阔台

崖山之战——蒙古军南侵,南宋灭亡

 趣味链接:功罪石

忽必烈建元——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趣味链接:忽必烈为何没能攻下日本?

定都燕京——元帝国正式进驻中原

 趣味链接:忽必烈与涮羊肉

吐蕃归附——八思巴封国师,西藏并人中国

 趣味链接:马可·波罗东游——世界新纪元的肇始

大都之变——宫廷内乱引发政权相争

 趣味链接:元人的服饰

英宗新政——不愿做傀儡,元英宗推行新政

 趣味链接:元朝官员的法定假日

南坡之变——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趣味链接:关汉卿与元末真实生活

元泰定帝——不会说汉语的皇帝

 趣味链接:元代的收继婚制

两都之战——宫廷政变发展为大规模内战

 趣味链接:图帖睦尔为何将安定县升为州级?

脱脱更化——元末政局由阴转晴

 趣味链接:脱脱辞职其实另有隐情?

变更钞法——滥印钞票非灵药

 趣味链接:元上都遗址

红巾军起义——挑动黄河天下反

 趣味链接:明教真的存在吗?

◎明朝

应天称王——朱元璋收复割据政权

 趣味链接:珍珠翡翠白玉汤

开国肇基——南征北伐,朱元璋称帝建明

 趣味链接:锦衣卫,东厂、西厂

胡蓝之狱——以整顿吏治为名,大肆屠杀功臣宿将

 趣味链接:剥皮亭

靖难之役——叔侄争权,朱棣称帝

 趣味链接:明朝第一大疑案

瓜蔓抄——朱棣大屠杀

 趣味链接:磔刑、廷杖

永乐迁都——帝都改迁,政治中心北移

 趣味链接:迁都之议

仁宣之治——宽松治国、息兵养民

 趣味链接:郑和下西洋

土木之变——瓦剌土木堡大败明军,英宗被俘

 趣味链接:二十四衙门

帝都保卫战——瓦剌攻帝都,于谦统军出战

 趣味链接:瓦刺部落彻底崩溃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于谦冤死,景帝暴毙

 趣味链接:急吼吼的角色

曹石之变——石亨坐狱瘐死,曹吉祥磔刑于市

 趣味链接:英宗一生中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弘治中兴——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趣味链接:孝宗的临终遗言

奇葩帝王——昏庸武宗弃朝不顾,宦官乘机夺权

 趣味链接:豹房

张居正改革——挽救明王朝的锐意改新

 趣味链接:张居正“夺情”

神宗怠政——曹署多空,政治腐败的年代

 趣味链接:神宗和他的“十俊”

魏忠贤专权——宦官为政,大明王朝苟延残喘

 趣味链接:入宫前的魏忠贤

◎清朝

后金崛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趣味链接: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闯王进京——攻陷大明都城的农民起义军

 趣味链接:李自成为何失败?

崇祯帝煤山自缢——末代帝王含恨而死,明朝亡

 趣味链接:皇太极反间计始末

清兵入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趣味链接:满清男性发式

顺治为帝——权力相争,少年顺治登基继位

 趣味链接:孝庄后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

康熙斗鳌拜——少年天子掌权开盛世

 趣味链接:康熙是如何被选为太子的?

三藩之乱——大清王朝完成统一

 趣味链接:《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唯一一份平等条约

胤稹夺位——权力斗争开启雍正王朝

 趣味链接:雍正时期的文字狱

康乾盛世——一百一十五年兴盛史

 趣味链接:文化底蕴深厚的清朝皇帝

权臣和珅——皇帝专宠、官运亨通、富可敌国

 趣味链接: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年间——嘉庆帝亲政,惩治和王申

 趣味链接:18世纪的西方世界

鸦片输入——“天朝上国”的鸦片幻觉

 趣味链接:鸦片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序幕

 趣味链接: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开启

 趣味链接:《南京条约》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农民起义的新篇章

 趣味链接:对太平军的蔑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朝”尊严丧失殆尽

 趣味链接:火烧圃明因

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夺权垂帘听政,开启独裁统治

 。 趣味链接:慈禧太后

甲午战争——大清王朝赔了夫人又折兵

 趣味链接: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场救亡图存、思想启蒙运动

 趣味链接:戊戌变法的内容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趣味链接:暴力排外的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彻底沦为西方列强的傀儡

 趣味链接:原来还有神秘的第九个国家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敲响大清丧钟

 趣味链接:慈禧太后病逝

溥仪退位——千年帝制土崩瓦解

 趣味链接:辛亥革命的成就与失败

试读章节

李渊起兵——大唐盛世的前奏

隋朝末年,各地人民揭竿而起。眼见天下即将易主,留守太原的李渊,在儿子李世民和谋士刘文静的怂恿下乘机起兵,也参与到了争霸天下的混战中。

公元617年7月,李渊誓师,自称大将军,任命李建成和李世民为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做司马,打着“安定隋室”的旗号,于太原起兵,进军长安。但是当李渊的军队行至霍邑(今山西霍县)时,却遭到了隋朝残部宋老生的阻击。

时值阴雨连绵,加之霍邑一带道路崎岖,致使军粮运输中断。李渊举棋不定,欲回师晋阳,以图后举,然而被李世民劝阻。李世民身先士卒,率领军队攻打宋老生,为后方李渊屯粮、屯兵作掩护。

八月初,天空放晴,军粮亦到位,李渊亲率数十骑至霍邑东门外,然后派李建成、李世民各率十骑士兵于霍邑东、南门诱敌。宋老生果然中计出战。李渊又派人谎报宋老生已被斩,来扰乱对方军心,致使宋老生被困城外,惨遭剿杀。随后,李渊率军占领了霍邑。

在取得了首战胜利后,李渊军队势如破竹连下临汾、龙门两座城池。9月初,当其他农民起义军围攻洛阳城时,李渊乘隙渡过黄河,正式进驻关中平原。

李渊命李建成、刘文静率万名士兵屯守永丰仓、潼关二地,以防其他势力人关,然后命李世民率领万名士兵沿渭水北岸西进,围攻长安。10月初,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军力合并,分别从东、南、西、北四面进攻长安。而留守长安城的隋朝残将无力抵抗,长安迅速沦陷。11月初,李渊率军入城,迎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勒死,而瓦岗军又因内讧被隋军残将王世充歼灭,李渊趁机篡位,废隋恭帝杨侑而自立为帝。李渊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大唐历史就此在唐高祖李渊的手中,拉开了恢宏的序幕。

趣味链接 修订《大唐雅乐》

唐朝初年,朝廷国务繁忙,无暇顾及礼乐之事,每逢宴享时都沿袭隋朝旧制,奏九部乐。后来,唐高祖命祖孝孙修订雅乐。祖孝孙曾在隋朝做过官,所以他很熟悉隋朝旧乐。在斟酌南北音乐之别,考证古音后,祖孝孙作成《大唐雅乐》,重新恢复了消失很久的旋宫之声。《大唐雅乐》打破了南北胡汉音乐的界限,在古代宫廷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玄武门之变——杀兄夺权,李世民称帝

大唐初建不久,又迎来了一场风雨,只不过这场风雨不在民间,而是在李氏家族内部。这场风雨就是由李世民为篡位而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女儿。龙子虽多,能成为左膀右臂的却很少,一直被李渊看中的只有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李渊在建立唐朝后,遵照封建王朝“嫡长子继位”的传统,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在唐朝开国战争中立下显赫战功的次子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试想,素来“玄鉴深远,文韬武略,聪睿过人”的李世民,怎么可能愿意屈居秦王呢?

公元626年6月3日,李世民忽然秘密入朝,揭发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在后宫胡作非为,与尹德妃关系暧昧。高祖李渊听后,大为震惊。李世民还控告李建成与李元吉几次想谋害自己,但都没能得逞。说罢便哭倒在地。李渊恼羞成怒,但因此事关系重大,遂决定次日上朝亲自审理。

当晚,李世民便调兵遣将,做好了各方部署。次日一早,他亲自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人,埋伏在大臣上朝时的必经之路——宫城北门玄武门。只见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并排骑马,悠悠然进入玄武门。当他们来到位于玄武门内侧的临朝殿时,发觉此处气氛有些异常,立即调转马头,准备折返。就在这时,只听见李世民大呼一声,埋伏在玄武门周围的士兵一起杀出。李元吉一看情况不妙,回身弯弓欲射,但因惊慌失措,一连三次都没有拉开弓,结果被迎面而来的乱箭射死。李建成亦没能幸免,被李世民亲自射死。

玄武门激战之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和大臣、嫔妃们泛舟于海池。当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手拿长矛盾牌,杀气腾腾地赶来时,高祖预感到出了大事。果然尉迟敬德报告说:“太子、齐王作乱,已被杀死,秦王派臣前来护驾。”李渊听后,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宰相萧瑀赶忙献策说:“建成、元吉为人歹毒,妒忌秦王,作恶多端,秦王消灭他们是好事,陛下请节哀。立世民为太子乃天下太平之上策,请陛下三思。”高祖李渊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照办,以求心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高祖李渊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同年8月李渊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于东宫继位。次年正月,李世民下令改元“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

趣味链接 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一代英主,在位时不但广开言路,虚怀纳谏,重用魏征等贤良,还采取了一系列“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的清明政策,使得唐朝初年的社会趋于太平、安定,亦为后世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唐太宗继位时改元“贞观”,故历史上将太宗统治时期的这段历史称为“贞观之治”。

P129-131

序言

历史,多么深邃厚重的词语!它既代表着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又代表着警示、激励和教诲,还代表着未来……世间没有什么能比历史更残酷,亦没有什么能比历史更发人深省。宇宙间事物的发展与演进,皆包含在历史中;人们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某一时间点的想法、选择、行为、反应皆为构成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历史又是一个十分抽象而晦涩的概念。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确信“每个人都能成就历史”这样一个事实。而“成就历史”的最基本步骤,就是“读史”。

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鉴古可以知今”。一部《五千年中国史》就好比一座时而璀璨绚烂,时而暗淡凋敝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各色帝王、将相、官宦、妃嫔、英雄人物一一登场。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各色人物或扭曲狰狞、阴暗腐朽,或志得意满、豪气冲天……但无论如何,舞台上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物的存在,才有我等今日看到的历史。而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剧目,又无时无刻不为世人提供着反省过去、展望未来的素材。所以,倘若你在生活中被现实所困,不妨精心读史,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然而,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我们眼前:我们需要阅读什么样的“史书”?

古书文句晦涩、艰深,又不易买到;论文、专著立场不一,又繁冗严肃;历史教科书虽严谨统一,但缺乏趣味性,现实中很多的读者也大多没有时间去用心研读。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本文字明快、阅读方便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

本书一改过去就事论事的编纂体例,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体例编纂方式,以面带点,再由点来通观全局,全面再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至清末帝溥仪退位这五千年的历史。此外,为了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历史,掌握中国历史的脉络,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我们特在编辑撰写时,尽量让每一章节内容都紧密连接、环环相扣,尽量避免出现太大的历史跳空。而每一节内容之后的趣味链接,亦为整本书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翻开本书,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画卷将在你的面前徐徐展开,金戈铁马、太平盛世、阴谋权术、悲欢离合……将为广大读者鲜活地上演。

作为作者,我衷心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读者朋友们带来灵感、启迪。希望读者朋友们能通过学习历史而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从而铸就非凡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畅销3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诸葛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54360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2014114631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