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点燃青春
内容
编辑推荐

詹碧澄编著的《点燃青春》是作者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书稿中以主人公张洪磊的奋斗历程和成功后回报家乡父老的故事为主线,同时以主人公爱情生活为辅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在情感与事业的交错中打拼挣扎的心路历程与生活轨迹。有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

内容推荐

情与爱是詹碧澄编著的《点燃青春》这篇小说的两条主线,而且相互交织。主人公的所有奋斗历程都是为了回报父老乡亲,回报亲朋好友,回馈他所关心的以及以各种方式支持过他的所有人。现实中的詹碧澄是一个有仁心,有仁德,有仁行的人,他将爱情、亲情、友情这人间难得的三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比较完整地统一起来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爱情需要欣赏,亲情需要奉献,友情需要分享,而且这三者会产生有机的融合。

目录

一 辍学后的渴望

二 遇上贵人的欣喜

三 农大教授的鼓励

四 暗恋张桂萍

五 冒死救起她

六 永远的祈福

七 这是真的吗?

八 兄弟手足情

九 第一次打击

十 生死恋爱

十一 我想自杀

十二 生命的曙光

十三 贵在不断学习

十四 打群架后的宁静

十五 学生会主席跌倒后的奋起

十六 干儿子和干女儿

十七 高级职称的纠结

十八 老师的幸福是什么

附录一:难以释手的演讲词

附录二:初读《点燃青春》小感

后记

试读章节

“……不要再读书吧!”父亲这句话对渴望上学的张洪磊来说,不知分量有多重。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仿佛被雷电击中一样,强大的电流从身体各个部位汇聚到心脏,直接将他幼小的心灵和梦想给撕碎了。

张洪磊望着一旁的母亲,渴望明理慈爱的母亲能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些帮助。聪明的母亲不敢直视他的眼神,缓缓地低下了头,显得很惋惜很无奈。显然,这件事情父母迫于现实早已经商量过了,现在只是通知张洪磊罢了。懂事的他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少了他的劳动,就相当于多了好几张挨饿的嘴。

尽管心理上有太多的无奈和委屈,但也只能把这些全部都吞在肚子里。就这样,在别的孩子开学时兴高采烈走向校门的日子,张洪磊站在一个高地,一动不动地眼看着同伴们跳跃着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看着看着,泪流满面,最终自己只能悻悻地去砖瓦厂自食其力。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眷顾这个可怜的穷小子,就在张洪磊辍学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大队旁边的镇完全小学新增加了初中部。这可给这个渴望上学的他带来了天大的惊喜,他跑进父亲的房间,大声喊道:

“爸——爸——我要继续读书。”

“你看你,想上学想疯了吗?家里需要你干活呀,哪儿有钱让你读书?”父亲显然对他上学的事持反对意见。

“咱们大队(村)边上的小学增加了一个初中班,离咱们家和砖瓦厂都这么近,我可以一边上学一边做砖瓦。”张洪磊还是兴奋地试着说服父亲。

“这事以后再说吧,赶紧给我到砖瓦厂去。”父亲把张洪磊赶出了房门。张洪磊岂能放弃这个上天赐予他的机会?他知道想要说服父亲,单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接连几天跑了教过他小学的老师宿舍或家里,尤其是班主任,恳请班主任和老师们能做他父母的工作,让他重新背起书包进学校。

张洪磊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就非常优秀,年年“三好”学生,尤其是作文特别好,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念,深得老师的欢喜,再加上他如此渴望上学,老师们都被他深深感动,并一一答应为他做工作。

老师们纷纷到张洪磊家里对其父母进行劝说,最后在小学班主任张丽芬老师一天一次跑到家里的再三劝说下,张洪磊的父母终于答应让他继续上学。不过要求他上课的时间去学校读书,放学的时候继续回去做砖瓦。这个要求对能够上学的张洪磊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他眼里,只要能继续上学,让他做什么都愿意。

就这样,张洪磊如愿以偿地上了初中,白天他在学校课堂里上课,一放学,就飞快地去帮家里大人一起做砖瓦。如此大强度的脑体消耗,并没有影响到张洪磊的学习成绩,年年是“三好生”,还是学校团支部书记,曾经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出席过县里的团代会。

三年的初中学习,不仅让张洪磊学到了他想要的知识,同时也在他渴望学习的精神上增强了对就读高中的强烈愿望。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大环境下,就读高中不是单纯的考试论英雄,而是要靠大队里按名额推荐报公社(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机构平衡汇总,上报县教育局统一批准后再发入学通知。

天真的张洪磊一直以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和各方面都优秀,上高中一定没有问题。这一天,他早早起来,或者说他根本就一夜没睡好,因为,今天一早大队里就要将推荐就读高中的学生名单贴到大队里的宣传栏上,张洪磊多么希望就在名单张贴的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名字。

然而,充满希望的张洪磊在红底黑字的名单上,竟然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焦急的他把名单整整读了三遍,生怕漏读一个字,但是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不可能!”,他始终不敢相信眼前一切,一遍一遍地看,一次又一次地落泪。眼前的名单渐渐地变得模糊,他仿佛听到心里一阵阵撕声裂肺的哭声。

朝阳洒在他沮丧的身上,将其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回家的路上,张洪磊越想越想不通,那些学习成绩没自己好,平时工作表现也没有自己出色的同学都上了榜,而自己就是榜上无名啊!张洪磊心中沮丧的情绪瞬间变成了疑虑和不满,他知道这个时候哭是多余的,重要的是力争,于是他擦干眼角的泪水,决定找大队里的大队长问个明白要个说法。

P2-3

序言

我与詹碧澄是同龄人,又是初、高中的同学,且心地都比较善良,故相处甚洽,相知甚深。但我们的个性差异较大。他看准了目标就一往无前,我看清了方向还要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结果他从“砖窑”出发,硬着头皮闯进了浙江传媒学院;我从“放排工”开始,无可奈何混进了交通银行。他思想单纯却能聚焦成才,我思想复杂就始终不是个“东西”。因此,他在我的身边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在远方就是我的一面旗帜。

我曾经给詹碧澄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厚朴占碧澄》。内中有个别细节不太雅观,詹碧澄建议我删除。我觉得是点睛之笔,不愿割舍,结果只能是“口是心非”,不了了之。我不清楚詹碧澄是否对此事还心存芥蒂,但我相信凭着他的一颗仁慈之心,可能早就释然了。不然是不会叫我给他写《序》的。

詹碧澄的这篇作品,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传统文学体裁所指的小说。但詹碧澄追求的是创新,只要其中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思想内涵,就不能否定它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在我这个“明眼人”看来,其中绝大部分情节就是詹碧澄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轨迹。如果说它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恐怕就八九不离十了。

从字数上看,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故尾巴也比较长。我很想把这根尾巴割掉,但转念一想:这是詹碧澄的一颗红心啊!他要把自己的大爱之心洒向人间。如果建议其割除,无疑是要他的命(他认为演讲词是书的精华部分)。因此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

情与爱是这篇小说的两条主线,而且相互交织。主人公的所有奋斗历程都是为了回报父老乡亲,回报亲朋好友,回馈他所关心的以及以各种方式支持过他的所有人。现实中的詹碧澄是一个有仁心,有仁德,有仁行的人,他将爱情、亲情、友情这人间难得的三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比较完整地统一起来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觉得,爱情需要欣赏,亲情需要奉献,友情需要分享,而且这三者会产生有机的融合。带着欣赏的奉献是无私的奉献,带着奉献的分享是高尚的分享,带着分享的欣赏是不倦的欣赏。在这方面,詹碧澄的人和文都远超于我。

詹碧澄没有写过小说,一出手就是长篇,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但仔细一想:他是搞传媒的,只要能有效传播,还管什么长短大小,公的母的,更何况他是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如果让他尝到了甜头,很有可能就一发不可收。但愿如此。

没有写过序,兄弟聊天,是为序。

2014年2月11日

后记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实践和回答!

在五十年代,能吃饱饭,过年时吃上一顿年糕,都充满着期待。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在呈现多元的不断的变化:学生时代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工作后要使工作有成绩,时间显得很珍贵;谈恋爱要使感情不断加深,得到真正的爱情用尽心思;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使事业成就、家庭幸福不免要苦苦经营;晚年要使自己少跑医院,发挥余热,再燃青春活力,“夕阳无限好,黄昏也美妙”,同样都有期待或再次点燃的需要——

人们在思索着,拼打着。我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当我受外校邀请即席演讲时,学生那种认真的程度,以及演讲完毕后学生马上围过来,递信的递信,要名片的要名片,还要一起拍照,这些都让我感触太深了,我感到很幸福。可以说是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纯真的情感又一次点燃了我,让我情不自禁地自我燃烧起来,故有了写作自传性小说(非传记)的冲动。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为点燃青春之火呐喊,为少受挫折少走弯路多多珍惜而内心独自,也许会带给更多人自强不息的能量,帮助寻找精神依托和奋进的力量!

我的想法得到杭州师范大学年青老师朱科晖的赞许和支持,两人都点着了一样,通力合作,仅用三个月不到的业余时间,完成了拙作。

这些故事大多是我的亲身经历,只作了一些时问上和事实上(姓名)的少量加工和调整。因为人生惭愧没有建树,何谈成功?只是磨难不少,巧合不少,思考也不少,试图以情感、奋斗、帮助三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不断点燃青春之火,引人借鉴或思考启示,如果对您有帮助,那就很高兴很满足了。因为是第一次写小说,时间仓促,难免很不成熟,一定会有很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大家原谅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和批评指正!在书最后的《难以释手的演讲词》部分曾参考过一些资料,特作说明!

对温州文学界名人“水大侠” (书中化名黄斌,我的初中高中同学,曾任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党委宣传部部长、温州作家协会理事),在百忙中抽出时问,给书修订润色和《序》的写作表示深深的谢意!

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我成长的前辈领导和共同奋斗的同志们,以及亲朋好友、老同学和广大校友同学们,对本书的修改提出宝贵意见的领导专家和为正式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的孙建舜先生,对发行传播已主动表示有力支持或今后提供这样那样帮助的尊敬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谢谢大家!

作者:詹碧澄

2014年3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点燃青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詹碧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86855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07174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