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日碧力戈、龙宇晓主编的《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4年卷总第2期)》是全国第一家以“山地民族研究”为核心主题的学术集刊,秉持“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突出“本土化,国际化,跨学科”的办刊特色,确立“贵州经验,中国实践,面向世界”的学术定位,旨在为广大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以期推动中国山地民族经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的学术真正融入世界学术主流。
图书 |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4年卷总第2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主编的《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4年卷总第2期)》是全国第一家以“山地民族研究”为核心主题的学术集刊,秉持“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突出“本土化,国际化,跨学科”的办刊特色,确立“贵州经验,中国实践,面向世界”的学术定位,旨在为广大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以期推动中国山地民族经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的学术真正融入世界学术主流。 目录 卷首语 在中国高地上重构“形气神”三元一体的超级生态关联 山地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 费孝通关于山区发展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山地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山地民族的混农林复合文明及其生态价值 湘黔桂边区三省坡侗族文化走廊夹缝中的“花苗”语言与文化 蒙古草原上的山地文化——内蒙古图什业图奎屯罕山祭祀的民族志报告 山地民族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 麻山苗族三大支系植物观念及利用方式比较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山区特种经济动物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刍论 性别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西部山区农村妇女在自然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农业生物多样性脉络中的侗语糯稻名物系统——兼论开展中国山地民族名物学研究的意义 清代滇东北矿区周边的物种与生态变迁 山地民族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风俗志》的民族民俗学价值 清水江文书语言研究价值及俗字成因考析 兄弟的隐喻:中国西南山地民族同源共祖神话探讨 侗族俗文学:山地民族的文化呈现与生命叙事 山地民族开发史 晚清云贵高原矿业发展的近代化尝试——东川铜业个案研究 西南联大师生在环滇池地区的土地开发 清代贵州“苗疆”义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世界山地文明比较研究 走上国际山地民族学研究基础建设的新台阶——贵州师范学院海外苗学文献整理研究的 回顾与展望 东南亚高地两种苗文系统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兼及对詹姆斯·c.斯科特zomia文字观的反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4年卷总第2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698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2014311311 |
中图分类号 | C95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