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约等于零(精)
内容
作者简介
朱零,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诗人、随笔作家。著有诗集、诗论集、随笔集多部,现居北京。
目录
买房记
陪老头去远方
隐于括苍山
在湄公河
丽江一日
茶人王二与他的古六大茶山
与曹植书
与司马迁书:荆轲并未刺秦王
祭关伟
幽兰之旅
维庸装饰了巴黎
精彩页
国庆假期,媳妇儿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送她们去机场,当把她俩的两个箱子从车上搬下来,装上机场的小推车,目送娘儿俩推着小车慢慢消失在出发的人海中时,心中顿感爽快,暗自叫道:属于老夫的单身日子终于回来了。迅速地离开首都机场出发厅,一拐弯,下坡来到了一楼,我知道那里有个角落,可以停车,又极其安静。
停下车,先给媳妇儿发个短信,叫她注意安全什么的,明知这会儿,她应该在排队办登机牌,也明知这是废话,可女人不都爱听废话么?然后熄火,把座椅靠背往后一放,抱头躺下,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
要是在平时,早一脚油门,往家跑了,如果到点了还不回家,哪怕晚个十多二十分钟,手机就会响起来,电话那头劈头盖脸就问:“到哪儿了?怎么还不回家?”哪可能把车停外边,由着性子幻想。今天,偏不回,我拿出手机,找到通讯录,从A开始,滑到B,再到C,一个一个往下看,像极了在晚报的那一大堆寻人启事栏目里,寻找那个我要找的人。
顺着通讯录,一个接一个往下翻,觉得要找出一两个酒友,还不容易吗?直至通讯录翻过了大半,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心里就开始纳闷。以前那些动不动就找我喝酒的人哪儿去了?再接下来就看得慢下来了,甚至把名字,一个一个念出来,生怕把谁漏掉。心想,看仔细点,别让那些等我的哥儿们和姐们失望了,一年到头,好歹也找他们一两次。越往后翻,越觉得没有合适的人选,有几个朋友觉得他们年纪有点大,应该在家陪父母,让他们大过节的出来陪我,显然不合适;有几个朋友年纪还小,应该正是搞对象的黄金时段,也不可打扰;有几个外地的,应该也回老家陪父母了;有几个平时偶尔可以开开玩笑、无伤大雅的姑娘,身边肯定不缺人;有~个离异的大姐,这时候可不能主动去招惹,万一她会错了意,以为我对她有什么意思,那可就害人害己,得不偿失了。我只是想找个人喝喝酒,聊个天,虚度个时间段而已,可不想惹什么麻烦。不知不觉通讯录就滑到了X,然后Y,再往后,就没几个人了。
怎么到了我有空了,就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喝酒聊天的人呢?我就纳了闷了。平时他们找我,我都不是千方百计给老婆请假,找各种理由不回家,出来陪他们喝酒的吗?眼看着通讯录翻到了底,也没找出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人,就不甘心,就又从头开始翻。这回长记性了,从第一个名字开始,就一个一个叫他们的名字,然后替他们答应,然后假装邀请他们赴我的酒局,在哪哪哪,然后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找各种理由拒绝,来不了,那啥啥啥,那又有什么什么事儿。总之,我念一个名字,邀请一次,他们总能通过我自己的嘴巴,找各种理由拒绝我。倒是有一个小姑娘,我内心里是喜欢的,又年轻又活泼,说话率性又调皮,每每让我有好感,可是我都能做她叔叔了,如果单独约她出来喝酒聊天什么的,总是不合适的,有占小姑娘便宜的嫌疑,犹豫再三,电话终于没有拨出去。
眼看通讯录又翻到了尽头,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看见名字就能让人兴奋、并毫无顾忌地打电话让他来喝酒的朋友,我就开始怀疑人生了。自己这大半辈子,难道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酒友?难道就没有一个想打电话就直接把电话拨过去、心里丝毫也不用犹豫的酒友?
手机里的通讯录第二遍也很快翻完了,念他们名字的过程中,也有那么一两个我差点就替他们答应了,但就是说不出口,话到嘴边,硬是给忍回去了,总之是找了借口,说对不起了,今个儿真的有事,改天再聚之类的套话。把手机往副驾座位上一放,叹了口气:难道我真没什么朋友?平时那些热闹的聚会都是虚情假意?早知道如此结局,还不如和老婆孩子一起回去,其乐融融地过一个幸福团结完美和谐的国庆假期呢。
要不把侄子叫出来一起喝个小酒?得有两三个月没见他了吧?我这个侄子,从小就不好好读书,在他十六岁那年我回了趟老家,看他身上油腻腻的,像只瘦猴似的,一问,是在一个工厂打工,刚下班没来得及换衣服。小孩从小父母就离婚,跟着我的哥哥过,从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滋味。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去北京?他没有当面回答,第二天早上他没有去上班,一早就过来跟我说:叔叔,我跟你去北京。想来是他思考纠结了一晚上的决定,我心里很欣慰,但也觉得担子很重,要把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培养成才,得比别人多花不少力气。好在孩子很懂事儿,我把他安排到北师大读自考,整整五年时间,我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份,作为他的生活费,让他安心读书,不用考虑钱的问题,那几年他听遍了北师大及周边几所高校所有感兴趣的名家讲座,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跟我说:叔叔,刚开始那一两年我实在是什么都听不懂,都想放弃回老家了,但是一看到你,我就又不敢提回家的事儿了,怕你失望。侄子拿到北师大的自考文凭以后,我把他安排到了老家一家上市公司在北京的销售处跑业务。这跑业务跟文凭似乎没太大关系,他从一开始每年有六七十万的销售额,逐渐增加到两百万、三百万、五百万,五年以后,他个人
导语
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途径:书稿累计11篇长篇散文,涉及都市生活、父亲之情、同乡发小、异域风情、当代史、古代史、普洱茶和诗歌。这些事物,既影响着作者现实生活中的行踪,更是作为当代知识分子、诗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副完整的版图。作者力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自足的精神世界,同时又保持着充分的现代性和当下性。
当代中年的人生取舍:在本书的散文中,烟火气息、人间气息和对艺术的赞美和追索,是核心部分。本书是一部充满当代图景和生活热度的散文集,更是一部人到中年之后,关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尤其带来的取舍。书稿涉及的事物貌似多元多样,实则简约而内敛、闲散而热切。作者企图传达这样一种气息:生活中应当做一个闲散之人,除了对少数热爱的事物倾情以对,更多时刻要从容而淡然。
与古人对话中的价值坚守:书中涉及曹植、司马迁和诗人维庸等历史文化人物,除了阐述了作者自己的喜爱和判断之外,在字里行间更是充满了一种以古代名人为比照对象的“见贤思齐”,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作者对一些事物的价值观和自我坚持的态度。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著名诗人、散文作家朱零的散文精选集,包括《买房记》《陪老头去远方》《隐于括苍山》《在湄公河》《丽江一日》《与曹植书》《与司马迁书:荆轲并未刺秦王》《祭关伟》《维庸装饰了巴黎》等篇目。既有典型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又有朱零独有的南中国风情,同时,以轻松的笔触把生老病死等悲伤沉重的话题写得更凝重。此外,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典型性,不拘泥于个人情绪,而是立足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书中所有涉及的情绪和经历,有一种典型性,是当代人尤其是文化人最为熟知和向往的领域,因此本书在内容及相对口语化的语言上,均能够和读者发生较强烈的共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约等于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49733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24
CIP核字 202010946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8
153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