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思与辨(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志啸,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古代文学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特聘“飞天学者”,西北师范大学大讲座教授。已出版《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叶嘉莹与中西涛学》等学术著作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曾应邀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海外名校访学或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目录 古典文学 文学史研究的启示与思考——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 楚文化起源及其与楚史的同步发展 楚辞在二十世纪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日本学者石川三佐男先生的楚辞研究 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之源的对话 关于“新子学” 陈子展先生的学术人生——纪念先生120周年诞辰 比较文学 东方诗话与西方诗学的比较与思考 叶嘉莹用西方理论与方法解析中国古代诗词之特点评述 北大版《比较文学概论》存在的问题 “汉语新文学”概念是非辨 实事求是认识评价汉学 汉学及相关概念辨 精见叠现 创新超越——读《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 托尔斯泰的失误——《复活》人物矛盾辨析 附录:翻译研究三人谈 书序 《楚辞探析》序 《刘向(列女传)研究》序 《谶纬与汉代文学》序 《庄子名物考辨》序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序 《中国古代文学在欧洲》序 《简明中国赋学史》补序 附录一:书评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读徐志啸教授《简明中国赋学史》 简明而不简单——读徐志啸先生《简明中国赋学史》 点·线·面:织就学术成就之网——读徐志啸先生《楚辞研究与中外比较》 附录二:徐志啸学术信息(2013年9月一2018年9月) 内容推荐 徐志啸著的《思与辨(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是徐志啸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他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十七篇,“序”七篇。 书中论文大致分为上下两辑:上辑属于古代文学研究,包括对文学史、楚辞、楚文化、及中国文学之源等的探讨,下辑主要涉及比较文学与海外汉学研究。上下两辑内容基本贯穿思考与辨析两条线索——对文学史、诗话、诗学、“新子学”等作较为深入的理性思考,对中国文学之源、《比较文学概论》、汉学、《复活》等概念或作品予以辨析,提出自己的独立看法。书末附录了多篇书评及学术信息。 本书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广,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外比较文学及海外汉学等的学者,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喜爱中外文学的一般读者,也会有阅读兴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思与辨(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志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0174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0 |
CIP核字 | 2018244272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42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