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狐狗/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种充满鲜活气息与奇异魅力的文学类型正在异军突起,那就是动物文学。

这本由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创作的《狐狗》是其中一册。

《黑夜之王》、《斑斓》……《狐狗》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带给你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一处装帧设计的细节,都体现着编者对读者朋友的体贴。

内容推荐

《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是我国第一套选取一线动物文学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录的丛书。编者力邀了国内笔锋精湛、造诣深厚、硕果累累的知名作家陆续执笔。这些作品新鲜出炉、饱含心血、百炼成钢,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首次以结集出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的精华。

这本由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创作的《狐狗》是其中一册。

目录

狐狗

雪地

黑夜之王

斑斓

后记

试读章节

它竟然开始在地上挖洞,用两只前爪将地上的土刨到身后。很快,它在灌木丛的下面掘出了一个小洞,然后小心翼翼地叼起那块肉放了进去,接着用前爪将土刨在上面。

将一切做完之后,它慢慢地跑开了。

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狗,所有的狗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抢到的肉吞下肚去,即使它的肚子已经很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只懂得未雨绸缪的狗——竟然有储藏食物的习惯。

也许是因为这次友好的开始,这只被叫做阿牙的狗开始对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我的身边出现,它总是可以得到相应的馈赠:一块肉或一块奶干。

于是,它每天黄昏出现时都会径直走向我的帐篷,而且在营地里逗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常常整个下午都趴在帐篷的门口。不过它从不走进帐篷,而且总是与我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它接受我的食物,但却从来不让我接近它到一米的距离以内。它的表现向我表明:这个距离是不可逾越的。不过,这种距离已经是它对人类的接近所能做到的莫大的让步,对于营地里其他人,它却是避而远之,只要他们远远地向我的这座帐篷走过来,它就警惕地跑开了。

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对它做了什么,让它这样。

营地里的牧羊人解除了我心中的疑问。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一直在疑惑,总是感觉到它像什么其他的动物:纤细的腰身、棕红的皮毛,与牧羊犬截然不同的尖削的耳朵、惊人的敏捷和出众的弹跳力,还有那种眼神中不时浮现出的不安却又似乎胜券在握的狡黠。 牧羊人证实了我的怀疑,它是狐,不,应该说是拥有二分之一狐血统的狗,或者也可以说是拥有二分之一狗血统的狐。它是狐与狗杂交出来的后代。 牧羊人告诉我,前两年的一个冬天,因为忽降暴雪,牧羊人带着羊群离开营地准备到山下过冬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只雌性的牧羊犬。无论牧羊人怎样召唤,它都没有露面,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是车不等人,没有办法,牧羊人只好带着羊群离开了。

第二年春天,冰雪消融,牧羊人赶着羊群返回营地时,满以为再也见不到那只牧羊犬了,没想到它竟然在营地里摇头晃尾地迎接回来的牧羊人。牧羊人当时也感到奇怪,不知道它是怎样度过暴虐的严冬,又从哪里寻找果腹的食物。不久,这只狗就表现出怀胎的迹象。牧羊人更加感到奇怪,在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并没有游牧的营地。这头牧羊犬生下了一窝四只小犬。三只天折,只剩下一只。小犬慢慢长大之后,牧羊人发现它不像营地里任何一头雄性的牧羊犬,无论如何也与人亲近不起来,总是畏畏缩缩地待在营地阴暗的角落里。再大一些,这只狗就开始表现出一种惊人的能力——打洞。只要有可能,它会在任何松软的地面试着打出一个洞穴来,但这些洞穴没有哪个是打成型的,似乎连它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洞。有时正掏得高兴,它突然问停了下来,将头从洞里探出来若有所思地思索一会儿,似乎是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当然,它的思考不会有任何结果,在一种隐藏在它血液之中的隐秘激情的驱使下,它疯子一样地挖掘、挖下去,一直挖下去,尽管它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P9-11

序言

一种充满鲜活气息与奇异魅力的文学类型正在异军突起,那就是动物文学。顾名思义,动物文学就是以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不要认为动物与我们的距离很远,穿越漫长的时光,今天森林中的野狼、猕猴、熊猫都曾经是与我们的祖先朝夕相处的“伙伴”,都曾经在大自然设定的“森林法则”中繁衍生息。如若不然,为何动物的每一次喜怒哀乐,都能唤起我们灵魂深处相同的感动?

你瞧,草原上,各种动物都必须各司其职,这样生物圈才能够循环不绝。旱獭是以草类为食的动物,但同时传播着种子。不过,如果旱獭的数量太多,草原就会不胜其“烦”。好在大自然还创造了狼,狼以旱獭为食,让旱獭的数量无法在激增中失控。一旦人们为了获取皮毛与保护牲畜而完全消灭了狼,那么草原就必将在旱獭的肆虐中不断消亡。

永远不要忘了,人类同动物一样,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母亲为我们制定了无法逾越的规则。人类社会犹如纷繁复杂的谜团,置身其中的你我,是否会时常觉得无法把它看透?然而,从动物文学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世界;与我们的人类社会相比,它既迥然不同,又似曾相识。它远离了那无尽的虚伪与矫饰,其中的每个动物,无论是奔跑着的羊,还是不服输的狼,都活得那么单纯与真实,它们都是大自然这幅画卷中最原始、最清晰的影像。走进它们,聆听它们,与它们做朋友,我们将更明白这世晁,更懂得我们自己。

放眼当前,我国的动物文学仍旧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宝库。这主要是因为:受我国目前科技与资源的局限,人们对于动物的了解还太少;甚至在许多时候,出于利益的因素,人们都无法与动物和谐相处。其次,潜心于它的作家,以及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与投入,真的也是太少了。长此以往,造成了新作、力作乏善可陈的局面,不断再版寥寥可数的旧作,成了不得己的选择。对此,本着高度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也有力量来为动物文学开辟一片超越以往、突破障碍的新天地。

《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是我国第一套选取一线动物文学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录的丛书。我们力邀了国内笔锋精湛、造诣深厚、硕果累累的知名作家陆续执笔。这些作品新鲜出炉、饱含心血、百炼成钢,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首次以结集出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的精华。丛书中的作品长短皆有、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既有轻松愉快,也有含蓄深沉;既有荡气回肠的悲壮,也有咏叹不尽的忧伤;既有奋发图强的励志,也有绵绵不绝的柔情。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少年时代,不能没有动物文学的陪伴!而这套丛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带给你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一处装帧设计的细节,都体现着我们对读者朋友的体贴。如果你还有更新的想法、更多的建议,那么欢迎你来电来函交流,让我们在动物文学的世界中并肩携手前行。  测绘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分社

后记

这是从我近几年的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中挑选出来的作品。《饲狼》更早一些,最初发表在《儿童文学》上,后来被广为转载。《克尔伦之狐》是最新创作的。2010年秋天我去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调查蒙古牧羊犬,在克尔伦苏牧(公社)偶遇一只刚刚偷了鸡的草原狐,光天化日之下,在一群猛犬的围追堵截之下,如入无人之境,扬长而去。当时就决定写一篇小说,就是这个了。

我创作的小说类型应该算是动物小说。提到动物小说,自然会想到动物文学之父——加拿大作家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最近,他的很多作品已经被译介到中国。他的创作一直持有一种令我赞叹的客观态度和对野生动物应有的尊重。在他的作品中,那些生活在加拿大广大区域的生动的野生动物的形象,都是在详尽的调查和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他让自己笔下的动物(即使最终死于猎人的枪下)也保持着一个生命应有的尊严。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西顿先生的作品,事实上,那些作品对我影响很大,并奠定了我后来创作动物小说的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就是保持对所有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

当然,在创作中完全忠于现实也许毫无新意,但在动物小说的创作中杜撰一定是要以科学依据为基础的。野生动物就是野生动物,拥有属于与人类世界截然不同的残酷(以人类的目光来看)的生存法则,它们永远不会遵从人类的社会形态。比如说一头猎豹捕食一只羚羊,那是非常简单的事,就像我们早晨吃鸡蛋一样是非常平常的事。

将动物小说写成童话或者神话那么另当别论,但事实上目前很多孩子包括一部分成年人完全是从这些动物小说中获得最基本的自然动物知识。但目前很多动物小说的素材基本源于中国传统固有的认识和传说,缺乏应有的理性和对自然环境的切身观察,以至于悄然为孩子们灌输着一种更愿意相信传奇而不是自然科学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孩子,那将是一种播下谬误种子的可怕误导。 先不说野生动物,只是谈一谈狗吧,无论是查尔斯·达尔文的论著还是最新的动物研究理论,都可以清晰地表明,它们并不具备分辨善恶的能力,所拥有的只是在不断地条件反射之后对主人的忠诚。

目前我饲养有两种猛犬,高加索牧羊犬和中亚牧羊犬,作为同是曾经在广阔的中亚草原和高加索山区用于驱赶野兽、护卫营地的大型猛犬,它们凶猛强悍,对于侵入者无所畏惧。在饲养多年之后我注意到,高加索牧羊犬拥有强大的领地意识,适合看家;而中亚牧羊犬却相对来讲对人友好,对其他的狗却极具攻击性,它们更适于饲养在广阔的草原牧场上,驱赶野兽,看护羊群。这是它们这个品种在培育过程中被不断强化的一些特性。而对于我,显然,在缺少羊群要它们来看护的日子里,它们愿意将我视为它们的羊群,它们不牧羊,只牧放我。于是,更多的时候,我是它们愿意付出生命守护的对象。我相信这仅仅是本能,与情感无关。

但其中有两头大狗对我表现出的爱却是无私的,它们不能容忍任何可能存在的对于我的威胁,不要说有任何人攻击我,即使有人高声对我说话,得到的结果都是异常可怕的——它们在不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直接冲过去,跳起向那人的咽喉攻击。还好,这种攻击在最初的一两次即被我及时发现并制止,还算有惊无险。

但我相信,真若有一天我出现危险,它们是会愿意用生命去保护我的。因为,它们的情感更加单纯,它们以一种简单的理解方式在爱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狐狗/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测绘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034725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2014083853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