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考古发现中国(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考古学、历史学主题书评集,分为“考古”、“中国”、“神话”、“方法”和“诸野”五大板块。
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发掘以外,我们仍需明白,考古同样是一种思考的工作。这种思考离不开与考古学最为密切的人类学领域。人类学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用异文化照见本文化的不足之处。这面镜子同样可以启发我们对古代社会的理解,照亮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考古、历史著作固然厚重、深沉,但当我们用人类学思维重新理解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或许就能从那些作品中,品读出意想不到的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文集中的诸多评论,不仅能通过全新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文献,反思当下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还能让有关中国文明的研究者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
作者简介
张经纬,上海人,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学者,专栏作家,译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民族史与当代民族文化研究,力图突破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局限,尝试全新的人类史写作。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等多部学术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等平面及网络媒体设有专栏,定期向公众传播人类学知识。
目录
第一编 考古
1.无处可寻“夏”踪迹
2.考古学领域最后的巨人
3.为“中国文明起源”上下求索
4.考古场域的人类学之眼
——读《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
5.大漠以北的社会图景
6.深入历史深处的人类学
外一篇 是严寒造成了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南下吗?
7.人参的功效就是图个开心,益智就算了
第二编 中国
1.“我是谁?”:追溯一个国家形成的遥远历史
2.冀朝鼎八十年前对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的预测
3.“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
外二篇 丝绸之路的历史比你想象的更久远
4.丝绸之路,有何新论?
5.我们需要“人类史”
6.构筑一条“人类史”通途
7.现代世界起源的秘密
8.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
9.那场永不止息的“心灵”战争
第三编 神话
1.我们今天能否读懂古老神话?
2.德鲁克与“经济人的末日”
3.坚持启蒙的“神话研究”
4.他解读了普罗米修斯
5.走出“神话”的王国
6.千人缘为一面:探索神话中的英雄之路
外三篇 刹那成永恒——人类学视野中的“告别仪式”
7.体育神话的真正源头
外四篇 我们从未现代过:奥运如何取代传统神话,演绎全新英雄传说
第四编 方法
1.文明是怎样诞生的?
2.人类之网:五百年,还是五千年?
3.考古学:骗局的制造与识破
4.怎么研究“东西”的历史
5.面对万物起源,心眼明晰洞彻
6.考古的主流与“暗流”
7.作为现象学的考古学
8.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你还知道什么人?
9.变暖与严寒,我们如何选择?
10.大象快被中国人吃完了?
第五编 诸野
1.简评《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2.血色狂欢节与近世平等主义的萌芽
3.论作为民族志的《大河尽头》
4.吴哥窟:一个剧场国家曾经的舞台
5.澜沧往事:一出地方政治戏剧
6.在康定发现帝国
导语
《从考古发现中国(精)》是青年人类学家张经纬多年来在知名媒体专栏上发表的考古学、历史学评论作品合集,关注热点,直面当代学术的深层问题充满现实关怀。使读者了解当代学人的所思所想,更贴近学术。
作者在书中铺设了“考古”、“中国”、“神话”、“方法”和“诸野”五个板块主题的基本格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考古发现中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经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52426
开本 20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678
CIP核字 2019163905
中图分类号 K870.4-53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4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