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里德与文化多元主义(新伏都叙事艺术略论)/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探究美国当代作家伊什梅尔·里德(Ishmael Reed 1938—)以“新伏都”命名的小说艺术,辨析作家以杂糅、变化为核心策略进行的审美多样化实践,阐述这一叙事样式与作家文化立场之间的暗合与相通。
围绕作家提出的“新伏都”与“文化多元共存”两个命题,本书重点分析了里德的10部小说,参照作家在不同时期对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与文化排他主义的抨击,对作品主题、叙事体裁与语言方式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认为,“新伏都”主张将非洲民间故事、非虚构叙事以及大众文化进行混合,表达了作家对文学艺术和文化传统多元共存的愿景。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新伏都”:非洲流散裔文化的根与路
第二节 被抑制的历史
第三节 非洲裔美国文学的审美政治
第一章 “新伏都美学”
第一节 “写作即搏击”
第二节 非洲裔美国双重意识
第三节 “新伏都”与黑人流散
第四节 《芒博琼博》及其抵抗话语
第二章 “新奴隶叙事”:重述历史
第一节 “新奴隶”历史小说
第二节 “回嘴书”:《自由抬棺人》
第三节 拆解西部迷思:《黄后盖收音机破了》
第三章 叙事僭越:种族与性别政治的二元对立
第一节 性别之殇
第二节 《鲁莽打量》及其反讽表意
第四章 政治讽喻:校园内外的“文化战争”
第一节 里根时代的圣诞颂歌
第二节 校园里的“书本之战”
第三节 图画小说《刺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项研究将里德的“新伏都”看作一种集民族文化特殊性与流散裔文化杂糅性为一体的叙事风格,同时,参照作家在访谈、散文、文学评论中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看法,将研究集中于里德的10部小说,通过分析作品主题、内容以及叙事样式上的主要特点,辨析里德赋予“新伏都”叙事形式以非洲裔美国杂糅文化的象征意义。
本书聚焦于里德小说的叙事形式,但也充分重视故事内容层面的社会文化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里德与文化多元主义(新伏都叙事艺术略论)/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丽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304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0
CIP核字 2018210470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2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