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房沟/西风烈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二十八年(1939),书房沟的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六天六夜。“书房沟,沟对沟,两条小河当沟流,八百人口住两头。”这是当地村民流传甚广的一句顺口溜……

李巨怀编著的《书房沟》通过对一个村庄、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盘根错节的姻缘,芸芸众生百态交织出一曲爱与恨,善与恶,灵与肉的刻骨铭心大秦腔,折射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向往和平,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内容推荐

《书房沟》所描述的是关中西府一个山沟里两个家族的悲欢离合,有富荫百姓,名震关中道的王姓人家;有六朝皇族后裔隐姓埋名,伺机东山再起的贴姓人家;两个家族虽同处一条沟,同饮一溪水,但却争名分,抢祠堂,夺水眼。为了争坐沟内头一把交椅,抢第一炷香头,极尽人性之能事,但在中华民族最大的劫难——抗日救国上却出奇的一致,捐钱捐枪,奔赴前线,表现出了难得的民族气节。

《书房沟》由李巨怀编著。

试读章节

民国二十八年(1939),书房沟的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六天六夜。

“书房沟,沟对沟,两条小河当沟流,八百人口住两头。”这是当地村民流传甚广的一句顺口溜。八百人连同沟外几十里的村民们都自发跑来加入了如火如荼的救火队伍,村民们难得一见的袁景珏县长坐着金丝绒马车,赶着落日,在大老鸦贾天行乡长的簇拥下,当天傍晚就赶到了。可惜,熊熊燃烧的漫天大火并不随着县长大人的声嘶力竭而有所减弱。救火队伍等到深夜子时已黑压压蔓延到了沟外,足有四五千人众。两条小河都刮干了,火势愣是越蹿越高,穿着大裆裤奔跑如兔子的精壮汉子们再也跑不动了,一个个像刚出锅的油糕,浑身冒着热气,就是迈不动半步。那些一杠子打不倒的汉子泼上的水仿佛转眼间便成了油,随着东南风的凌厉助威,后沟的贴氏庄园半天工夫便变成了方圆二十里开外都能瞧得见的一片火海。

贴家老爷子贴明儒老举人在眼看着火龙淹没贴家祠堂的那一瞬间,一口黑血喷出一丈开外之后,猝然倒下,“先、先人祠堂……”话未说完就咽气了。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的小舅子,叱咤西府五百年的大元朝贴达妥尔元帅在挣扎绵延二十二代后,遗留下来的宏伟建筑刹那间灰飞烟灭了。贴明儒老举人至死都没有弄明白,满院场的麦垛子招惹谁了,两声带哨的轰响后,他的贴氏庄园便成了一片火海。村民们在民国十八年(1929)后好不容易熬到的好光景到头了吗?“天塌了,贴家麦场着火了!”“报应啊,贴举人自己造的孽太多了”,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十天后,书房沟的保长王大善人王茂德才站在他们家大门口传来了县府的官方消息:“贴家麦场掉下来的是日本飞机的炸弹,县城大校场也掉下了两枚,蒋委员长的军官学校士兵正在列操,一下子炸死了三十多个。谢天谢地,我们书房沟没有死人就烧高香了。”王大善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晦涩、沉抑,十几年大烟瘾熏染下的没有一丁点儿血丝的精瘦干树权般的手,默默地指了指天,便踅进了他家的二门,大门也随即“咣”的一声紧紧地关严实了。

贴家堡共有六进三十六院,光房间就有四百多间。贴家大院可是正经八百的皇家气派。贴元帅虽说没落失势了,可在建设贴家大院的时候却没有一点儿落魄的架势,光阴阳先生就请了好几位,最终才相中这北依高丘、南向渭河,龙泉河绕如龙盘、西山远望如虎踞的书房沟。贴家的先人可是捐出二百匹马,千里迢迢从北京请来建筑师设计的。整个大院依托山势,按照《周易》八卦建筑,光门楼就有三层高,五檩重檐,更不用说比县城城隍庙的戏台子都阔气的戏楼。四周依托山坡的城墙就有五米多高,沿墙建有六座砖碉楼。三匹马在城墙上可以并驰。在书房沟虽说叫贴家堡,可固若金汤的程度比县城的城墙都耐用,县城的城墙都是土筑的,而贴家堡都是砖砌垫土夯的。要不,民国八年(1919)吴山的大土匪王海山攻进县城,县老爷一溜烟躲进贴家堡才活了下来。尤其是六座十米高的砖碉楼上,一丈长、口径足有瓮口般的十二尊土炮,哪家劫匪不胆战心惊呢?同治年间(1862-1874)捻军起义,起义军硬是攻了十三天没有攻下贴家堡,最后十几名偷袭的兵丁从下水口钻了上来,刚一露头,就被贴家家丁的一阵刀剑砍削之后逃之天天了,更甭说正面攻城了。可现在,六天六夜大火纷飞后,贴家堡只剩下满堡子的残垣断壁以及如死蛇般僵硬的城墙了。

后记

由于爱好的缘故,试着写了几部很稚嫩的长篇,现在回头来看。的确-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十年来,内心深处实际一直在酝酿,思考着写一部自己较为满意的长篇。可是,究竟从何处入手,从何处布局,却苦恼了好几个年头。面对自己一点儿都不了解的生活背景和小山般高耸的素材,越想写却越写不出来,越想逃避却越逃避不了。整整有两个年头,我连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一段时期觉得自己彻底完了,用任何言语形容自己那段的颓废都不过分,试着融入同龄人的圈子中,去熟悉自己曾经也很熟谙的生活,可就是一点儿都不顶事,不伦不类,自己感觉都很可笑。写作是一种宿命,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消遣自娱方式。没办法,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上帝给予你的秉性,你是很难改变的。要命的是这几年是自己职业生涯最为辛劳的时月,每天精疲力竭回到家,诸多难以捋顺的事情搅得自己常常每天晚上像猫一样眯三两个小时就睡意全无。也清楚自己在身体勉强可支的这几年,再不把自己认为素材尚可的《书房沟》写出来,今生今世恐怕很难再有勇气和精力去写了。刚到不惑之年,腰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血压时常作祟,有时不免有缴械投降的想法,多想把自己彻底解放出来,休息一下,写点儿休养生息的东西糊弄一下自己,办法想尽,就是静不下心来,却愈发感到痛苦和无聊。

2008年6月25日,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从那天开始,自己投入到另一个痛苦的自我之中。闲暇时分抿一口闲茶,抽几支淡烟,睡睡懒觉,翻翻报纸,陪儿子下几盘象棋,去古玩城淘淘运气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说不上什么明确的感受,多的只是一缕释然一份感情。

《书房沟》所描述的是关中西府一个山沟里两个家族的悲欢离合,有富荫百姓,名震关中道的王姓人家;有六朝皇族后裔隐姓埋名,伺机东山再起的贴姓人家;两个家族虽同处一条沟,同饮一溪水,但却争名分,抢祠堂,夺水眼。为了争坐沟内头一把交椅,抢第一炷香头,极尽人性之能事,但在中华民族最大的劫难——抗日救国上却出奇的一致,捐钱捐枪,奔赴前线,表现出了难得的民族气节。

小说中的许多人和事,都是我的父辈在我咿呀学语的时候讲给我的,至今仍然在我的家乡陕西岐山县一代代西岐大地的子孙们心中百折不回地低吟传唱着。“君子斩五世而不泽,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是我的先辈在1908年清王朝日薄西山的时候,揭竿而起,打凤翔府盐局,救百姓于倒悬的起义失败被斩首时说的一句话。在我们那些壮怀激烈,高亢奋勇的先辈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家乡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成为陕西关中道最为朝气澎湃的一块热血沃土。我只是拿起笔来,做了挂一漏万的粗浅艺术加工,让我们祖辈的光辉形象能在我的笔下得以再现。没有永远的口传历史,只有白纸黑字的沧桑书记。真的感谢上苍把我生在那个曾经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今天却已满目疮痍叫人不忍卒看的小山沟。虽然贫穷是我年少时最深刻的记忆,但正因为贫穷,使我从小便多了一份敏感一份独自思考的伤感,使我在铭记苦难的同时,把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生活印记一同记了下来。有尊严地活着是每代人的理想,但当瞬间的灭顶之灾到来的时候,每个人是否还能够处乱不惊保持绅士风度呢?感谢家乡那个永远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土城堡,感谢那个贫不移志终生保持着老式军人尊严的好父亲李青山,是他给予了我生命,也给予了我写这本小说最原始的素材。他一生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却满心慈悲,待人敦厚,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与他的同伴们一起,随中国的命运而沉浮。虽然更多的时候,如一抹草芥,不知所云,不知道打响的每一枪是不是放错了地方,但他们还是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串联起来,不正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吗?这也是我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之一,也算是对我父亲去世二十五周年最好的怀念。四十不惑,每个人在踏入四十岁门槛之时,是否真的不惑呢?我不敢妄言,在小说创作上,真的是如临深渊,有一种无从下笔难以名状的恐惧感,尤其是身处群星璀璨的陕西,在那一座座光芒万丈的高塔辉映下。自知天资平平,却偏偏爱好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荆棘之路,愈想前行愈感觉艰辛和不易。多年来试图彻底放弃这只有付出却鲜有收获的劳作,但稍有良知,稍作休息。又不自然间回到那曾经饱含热血的书桌旁。人有时候很怪,任他一无所有,身处万丈深渊,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反而能进生出一股拼命三郎的潜质和爆发力。稍有收获,尤其是温饱之后,却鲜有这种最易开花结果的机缘和勇气。读书的滋味好不好,的确很好,这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感受。写书的况味好不好,我想大多数作家都是不敢苟同的。今天的我才真正体会到路遥老师在写完《平凡的世界》后,把油笔从四楼窗户扔出,在卫生间大哭一场时的感受,那种辛酸,那种无奈,那种咬啮人心的寂寞,那种把自己彻底掏空重新生死一场的悲愤之情,只有身临其境的作者自己才会深深感悟得到。你愈是用心写,愈是拼命思索,你愈是神不守舍,身心煎熬。小说中男男女女几十个人的悲欢离合,把自己时常折磨得神魂颠倒,尤其是你最钟爱的角色的跌宕起伏,你的心自然不自然地会随着他的命运而被一次次揪扯。再加之其他角色的左突右冲,优雅淡定的人有几个呢?也许是阅历水平之故,自己总是有种万丈波涛中一叶小舟时时翻船葬身鱼腹的惊恐之感。感谢父母,不仅仅是给了我生命;感谢生活,让我多了一份思考;感谢亲友,让我在多年的任性中,保持了自我。也清楚自己的作品依然很稚嫩、很浅显,但终于写了出来,犹如出征的士兵,荣誉、豪情在放下甲胄收起长剑的时候,已无足挂齿了。真的感谢陈忠实老师、李凤杰老师、莫伸老师、渭水老师、王景斌老师和太白文艺出版社的韩霁虹等老师和亲友们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厚爱和支持,有他们这些风驰电掣般的旗帜的指引,在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充满落寞但又心存宽慰、身感自由的羊肠小道上,我还会诚惶诚恐地走下去。

书评(媒体评论)

书房沟,一方典型的地标,透射出中国人文观念在民间的深层涵义;书房沟,一个特殊的符号,演绎着历史风云变幻的真实印记;书房沟,无数布衣的归宿,繁衍着祖祖辈辈充满人性化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很值得嚼思的好小说。

陈忠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书房沟》已超越了文学作品特有的自身意义,对于一个时代的历史、人文、政治、经济及地域风俗、生命形态、理想视觉、审美情趣、存在意识等方方面面做出多角度、多层面的文本奉献。

莫伸(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书房沟》是一部重现大关中西秦沧桑岁月变迁的惊心动魄近代史。已走出陕西农村题材小说固有的模式及狭小空间,为时下陕军长篇中不可多得的极具思想意义、精神品质的好作品。

渭水(全国著名诗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房沟/西风烈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巨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1398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123362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2
出版地 陕西
243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