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系列图书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拉美等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及其重要作品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立论依据,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为支撑,通过小说文本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对后工业、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类命运的关怀,以多样杂糅的文本和多元变化的叙事形式(如元小说、反体裁、蒙太奇等)颠覆传统的思维模式,解构现实,重写历史,强烈追求社会公正的艺术实践,阐释后现代主义小说所表现的承认他者、容忍差异、相互包容、和谐共存的后现代伦理及其对重构生态的人类社会的主张,为我国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对于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和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为俄国卷。 目录 总绪论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一、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 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一章 普希金被拉下神坛:俄国早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解构经典:安德烈·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 二、西尼亚夫斯基和《和普希金一起散步》 三、被压抑的狂欢:叶罗费耶夫和《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第二章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勃兴 一、佩列文和“反乌托邦”小说 二、从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实主义:论马卡宁的文学创作 第三章 纳博科夫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纳博科夫和西尼亚夫斯基一捷尔茨 二、纳博科夫和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 三、纳博科夫文学创作的虚构性和创造性 四、纳博科夫的创造性阅读和审美狂喜 第四章 荒诞的真实:多甫拉托夫的小说创作 一、享誉域外的俄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代表 二、《手提箱》里的碎片化记忆 三、本真叙事和荒诞情节下的身份焦虑 结语 后记 导语 本书从多种理论视角,系统、全面地研究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小说审美特征,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主张,表现出比其他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图书更系统研究的优势。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普及性读物和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学术研究参考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文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744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8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2 |
CIP核字 | 2019201739 |
中图分类号 | I5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