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元代科举新探(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材料、新视角,对元代科举进行重新考察与探讨。本书分六章,考察了元代科举的行废问题争论,乡试、会试、殿试的过程,新发现的元朝科举试卷汇编《三场文选》,考生通过策论与皇帝的对话。 目录 绪论 一、 关于中国科举史的研究……8 二、 关于元代科举资料的整理与发掘……10 三、 关于元代科举研究成果综述……13 四、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学术特点……20 第一章 元代科举的行废之争 一、戊戌选试及其影响……26 二、元朝关于科举行废的争论……35 三、元朝科举发展历程……43 1、元朝科举的实行与社会反响……43 2、后至元年间科举废除……54 3、元朝末年的科举……61 四、本章小结……64 第二章 秋闱校艺——元代乡试的实施过程 一、选任考试官……66 二、考生资格的认定与考前筛选…… 三、参加乡试相关人员……82 四、乡试的考试……89 1、元代的贡院……89 2、考试内容与考试试题……94 3、考试过程……99 五、试卷评判……107 六、录取……117 七、本章小结……127 第三章 多士盈庭——元代会试的实施过程 一、举人赴考……129 二、会试的考试……139 三、会试试卷的评判与录取……151 四、本章小结……167 第四章 未央进策——元代殿试的实施过程 一、殿试考试官……170 二、殿试考试内容……174 三、殿试的考试与试卷评判……176 四、元朝科举的庆祝活动……184 五、本章小结……203 第五章 元代士人的政治关怀与时务对策——以《三场文选壬集?策论》为中心的探讨 一、元代科举对策试题关注的主要问题……206 二、元代士人对对策试题中相关问题的认识与对策……216 三、结论……240 附录 《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对策目录……243 第六章 元代士人与皇帝的对话——《御试策》为中心的考察 一、元朝皇帝与士人对话的内容和形式——殿试对策题目……247 二、元代士人与皇帝对话的表达方式——殿试答卷的结构……252 三、元代士人向皇帝传递的主要信息——殿试答卷的内容……255 四、结论……264 附录《御试策》录文……265 结语 元代多民族的一场科举盛宴——元代科举的影响与历史地位 一、元朝科举的主要特征……295 二、元朝科举的政治影响……297 三、元朝科举与士人社会……300 四、元朝科举与社会流动……303 五、元朝科举与文化学术……304 四、元朝科举的历史地位……305 附录:元代进士统计表……306 征引文献 古籍文献……390 今人成果……39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元代科举新探(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申万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028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88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18 |
CIP核字 | 2019004226 |
中图分类号 | D691.347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