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他自幼仰慕英雄,青年时即投身革命。日寇入侵东北,他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日救国之路。他领导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令敌人闻风丧胆。因被叛徒出卖,他被敌重兵围困,最终壮烈牺牲。
这本《杨靖宇传奇》由孙少山所著,讲述大英雄杨靖宇的传奇人生。
图书 | 杨靖宇传奇/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他自幼仰慕英雄,青年时即投身革命。日寇入侵东北,他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日救国之路。他领导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令敌人闻风丧胆。因被叛徒出卖,他被敌重兵围困,最终壮烈牺牲。 这本《杨靖宇传奇》由孙少山所著,讲述大英雄杨靖宇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这本《杨靖宇传奇》由孙少山所著,讲述的是:民族危亡之际,英雄诞生之时。日寇入侵东北,国难当头时,他巨神一般的身影成了敌人的噩梦,他就是杨靖宇,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在东北的密林中,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无数次重创敌寇,威震南满……因被叛徒出卖,他被敌人重兵围困,只身战斗五昼夜,直至壮烈牺牲。日寇难以理解这位“山林之王”的刚毅,将其削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 敌人虽然割下了英雄的头颅,却难以征服英雄的精神,敌人也不得不跪倒在英雄的头颅之下!《杨靖宇传奇》的故事就从秘密夺回英雄的头颅展开…… 目录 总序 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 引子 第一章 头兮归来 头颅万里行 铁三角 慰灵祭 第二章 梦回确山 《满江红》 出关 第三章 矿山风云 松花江畔 走进南满 四破“围剿” 统一战线 第四章 “归村并屯” 渡过辉发江 智斗邵本良 第五章 1934年的旗帜 大将之风 密营生活 黑石头战役 转战辑安 两军会师 暗杀 假人头 第六章 建立第一路军 打矢岛 壮大抗日队伍 西征,西征! 东边道独立大“讨伐” 三十功名尘与土 野火烧不尽 第七章 七七事变 激战大石湖 老岭 破袭通辑线 第八章 致命的叛变 紧急应对 剿灭“剿匪之花” 突围 再战程斌 大蒲柴河 粮食 第九章 生死抉择 化整为零 王传圣负伤 张秀峰叛变 最后一个春节 负伤的交通员 雪水煮骡子肉 分手 最后两个警卫员 壮烈殉国 第十章 自杀的误传 将军魏拯民 将军陈翰章 战犯的供述 岸谷隆一郎 叛徒程斌 汉奸唐振东 枪毙赵廷喜 潆江县改名靖宇县 首骨合葬 寻找马尚德 第十一章 伪军何其多? 为什么要抗日? 后记 编后记 永远不能忘记的牺牲 试读章节 大军围困了一个冬天的长春城区,积雪都变成了乌黑色,再也不见三年前伪满帝都的景象。冷冷清清的街道上不时走过一队巡逻兵,个个面黄肌瘦,疲惫不堪。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跟在一位衣着还算整齐的男子后面,用尖利的嗓音叫着:“可怜可怜我吧,行好的先生,给口吃的吧!”男人停下脚步,从衣襟下掏出半个窝头递给乞丐,就在乞丐伸手接的一刹那,一张字条塞进了男子的手心。男子大步走开,拐过两个街角,走进一个门洞,这门洞的上方是四个隶书大字——亚光医院。门头是医院,实际上不过是两间门面的私人诊所而已。 这个男人就是李广德,中共长春地下党人,他正负责寻找一件对共产党来说非常珍贵的东西。屋里,医院院长刘亚光正在奋力把一张桌子劈碎,劈成柴火,炉火还没烧旺,屋里烟雾腾腾。围城已经长达七个月,水电断绝,所有市民只能用家具取暖做饭。李广德把手心紧握的字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准许所请,破城在即,迅速行动。”李广德兴奋地拿给刘亚光看,压低声音说:“咱们的计划上级批准了,日子熬到头儿了,抓紧动手干吧!” 刘亚光是李广德绝对信任的同志。1945年在佳木斯,日本宪兵队临撤退时用机枪处决全部在押政治犯,李广德当时身中八枪却没丧命,仓促间日本人并没发现。之后,他被人拖出来,送到几家医院都无人敢收留,是在佳木斯开医院的刘亚光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他抢救过来的。李广德伤愈后说明自己是共产党人,并介绍刘亚光加入了共产党。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座伪满帝都曾一度被解放军接管,李广德当时就受命奔赴长春参加接收。他到长春落脚之后,立即把在佳木斯行医的刘亚光调来长春。1946年,经过激烈的争夺战,解放军撤离长春,这座伪满帝都又落人国民党之手,李广德他们就又转入了地下。 那件东西据可靠消息保存在长春医学院,长春医学院正驻扎着国民党骑兵第二旅。国民党十万大军被围困在市区,大学都变成了兵营。该旅有一个卫生队,如果刘亚光以医生身份加入该卫生队,就有机会接近他们要寻找的东西。这在形式上属于投敌,他们向上级请示的就是这一件事。现在请示得到了批准,同时,知道了攻城战役即将开始,他们已经等待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破城在即”,这是何等令人振奋的消息!李广德拍着刘亚光的肩膀,说:“烧吧,烧吧!很快什么都不缺了。”他们似乎听到那隆隆的炮声打破了这座被围困之城的死一样的沉寂。破油桶做的火炉也烧起来,屋里充满了温暖,火光照得两个人的脸红彤彤的。虽然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刘亚光是李广德的救命恩人,所以他们如同弟兄般亲密无间。 1940年,杨靖宇被害,敌人用铡刀铡下了他的头颅装在玻璃箱内游遍了通化省各县,然后又将杨靖宇的头颅用药水浸在药瓶子里,送到位于伪满“首都”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的医疗室里,秘密藏匿起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占领了长春。1948年我军围困长春后,为了防止民族英雄的头颅落入国民党特务之手,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指示潜伏在城内的松江军区的地下工作者,在孤城内秘密地展开寻找杨靖宇将军头颅的工作。 地下工作者张正平利用家在长春城内的有利条件,与另两名地下工作者李野光、李广德三人组成侦察小组。三人经常出没于长春医学院附近,经跟踪侦察发现:学校由于粮食空空,师生饿死一部分,另一部分早已逃散,现在驻有敌军第二骑兵旅。旅部门口有敌哨兵双层岗哨。 李野光等人派亚光医院的大夫刘亚光背着药箱到卫生队去协作“医疗”,刺探情况。不久,刘亚光就与旅卫生队的队长混熟了。P002-004 序言 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 王充闾 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北迄黑龙江畔,南达海南三亚,西起喀什的红其拉甫口岸,东到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全中国百多个城市的上空,都会响起长长的汽笛声。这是在警示、提醒国人不要忘记“九一八”这个国耻日。 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黑色的日子是和“满洲国”“亡国奴”这些不幸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许多人却未必知道,实际上,从东北沦陷之日起,关东大地的英雄儿女们,便从未停止过不屈不挠的抗争。十四年间,先后有30多万关东儿女,或自发拿起武器投入抗日斗争,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抗日的战场。他们不甘做亡国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尊严,前赴后继。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载的浴血奋战,直到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近代以来东北大地上英雄辈出、浩气冲霄的历史——证明了关东大地不只有“屈辱”,还有值得骄傲的战斗荣光,更有无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英雄儿女。 这套丛书展示给广大读者的,就是那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历史,是那些民族英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英勇献身的传奇故事和壮丽史诗。遥想当年,抗日将士们孤陷敌后,内乏粮布,外无援兵,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度过了多少零下40摄氏度的冰雪严寒,度过了多少靠树皮和野草充饥果腹的艰难岁月!十四年间,东北的抗日将士,年年都有雪山要爬,年年都有草地要过,他们所遭遇的艰难险阻,他们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令人想起转战南北的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同样都是亘古未有、中外无双的。这种对祖国对民族忠贞不渝,为自由为解放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我们关东大地的灵魂,是传承给子孙后代万古长新的宝贵财富。 今天,我们的青少年,都知道哈利·波特,知道美国大片里的英雄兰博和兄弟连,知道日本动漫里的火影忍者,可是,对于我们自己这块土地上名标青史、光耀千秋的抗日英雄,却少有闻知;有的即便知道点滴,也仅仅限于赵一曼、杨靖字、李兆麟等几位曾见诸课本的杰出人物,而对广大抗日将士则知之甚少;即使是当年一提其名便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些传奇英雄,如周保中、冯仲云、李红光、赵尚志、冷云、邓铁梅、马占山、黄显声,等等,也所知寥寥。他们并不了解,当时有许多民谣、民歌,在口头与报纸上到处传诵不绝:“日本鬼子要挨枪,出门碰上李红光”“小日本子要倒霉,上街遭遇邓铁梅”“铁狮将军周保中,日寇伪军眼中钉”“八女打鬼子,子弹打溜光,冷云她领头,投江不投降”“清华秀才投笔从戎白山黑水,冯仲云教授身经百战成名将”……而更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的关东儿女,“却在白山黑水间枕着青草沉寂了”,他们有的连座坟墓都没有留下。 一位外国思想家有句名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而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爱惜与尊敬的民族,则不仅可怜更是可悲的。为了不使“满洲国”和“亡国奴”的悲剧重演,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毋忘国耻的同时,都能记怀并尊敬我们的抗日英雄,‘为了通过文学形式传播英雄的不朽功勋,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东北三省作家和史学家联手创作出版一套“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第一批为12本,以后还要陆续分批编辑出版,以打造文学精品的严肃态度,为东北大地上更多的抗日英杰立传。这一举措体现了出版者对家乡、对民族、对历史,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的责任担当,功被当今,泽流后世,其志可嘉,厥功甚伟。而参加这套丛书创作的12位作家,怀着对英雄的景仰,着眼于对后辈的责任,忘怀得失、不计酬劳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应有的风范,同样是值得称道的。 文学史与传播学反复证明,传播形式往往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抗金名将岳飞和抗辽英雄杨家将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是和传统戏剧和演义小说这些艺文载体分不开的。正是通过这些艺文载体,使得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及生动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套“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尝试用小说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关东大地真实的抗日英杰,塑造他们鲜活、传奇的艺术形象,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与出版工作顺应时代要求,联手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一次开创性举措。单就这一点来说,也是应予充分赞许与大力提倡的。 后记 时势造英雄,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英雄也将失去光彩。出版社要重写这些抗日英雄人物,是因为他们经受住了时间的冲刷,依然光彩夺目。杨靖宇是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他将会在时光里愈加光耀千秋。 五十年前一个孩子为杨靖宇的英勇泪流满面,恨不能替英雄去死;五十年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能重为杨靖宇立传,我感谢所有给我这个机会的人。 本书依据的主要是赵俊清先生的《杨靖宇传》,此外还参考了一些其他文章。在此一并感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杨靖宇传奇/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少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5544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少年(9-14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3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