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自明代嘉靖以后,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吏贪官横,民不聊生,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并发展,市民阶层开始显示出鲜活的力量。同时小说批判封建社会暴政,向往仁君仁政,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纵横驰骋的艺术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光怪陆离、神奇迷人的神魔世界,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渗透着美好的理想成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小说同时运用细腻、诙谐、凝练的笔风把神奇性与现实性浑然无间地融合在一起,将一个个人物形象描写刻画得鲜活生动、个性迥异,如妲己的美丽邪恶,纣王的凶狠残暴,哪吒的古灵精怪,杨戬的艺高胆大,武王的宅心仁厚,姜子牙的沉稳老练等等。
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叙写了仁慈爱民的武王与暴虐无道的纣王之间的斗争。小说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始,到姜子牙封365位正神结束。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帝王纣王继位以来,沉湎酒色,荒淫无道,残害忠良,荼毒百姓,最终人神共愤。女娲娘娘派千年狐精下山迷惑纣王,使纣王更加堕落,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同时,西岐出圣主,深得民心,姜子牙顺应天意,奉师命下山辅佐文王、武王,领众门人,讨伐商纣。他们分别得到了代表神教正统的阐教和代表旁门左道的截教的支持。最终纣王自焚身亡,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子牙封神,创下周朝800年基业。
第二回冀州侯苏护反商
话说纣王听奏大喜,即时还宫。一宵经过,次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纣王便问当驾官:“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
天子传旨未毕,只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奏,俯伏言日:“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水旱频仍,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囿,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纣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罢群臣退朝,圣驾还宫。不题。
不意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那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诸侯俱进朝歌,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内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姓苏名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奔竞夤缘?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与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也是合当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不题。
其日元旦吉晨,天子早朝,设聚两班文武,众官拜贺毕。黄门官启奏陛下:“今年乃朝贺之年,天下诸侯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玉音发落。”纣王问首相商容。容日:“陛下只可宣四镇首领臣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天子闻言大悦:“卿言极善。”随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午门朝贺。”
话说四镇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珮,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王慰劳日:“卿等与朕宣猷赞化,抚绥黎庶,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皆卿等之功耳。朕心喜悦。”东伯侯奏日:“臣等荷蒙圣恩,官居总镇。臣等自叨职掌,日夜兢兢,常恐不克负荷,有辜圣心。纵有犬马微劳,不过臣子分内事,尚不足报涓涯于万一耳,又何劳圣心垂念!臣等不胜感激!”天子龙颜大喜,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于显庆殿治宴相待。四臣叩头谢恩,离丹墀前至显庆殿,相序筵宴。不题。
天子退朝至便殿,宣费仲、尤浑二人,问日:“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美女,朕欲颁旨,又被商容谏止;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早召入,当面颁行,俟四人回国,以便拣选进献,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若何?”费仲俯伏奏日:“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旨,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知,天下景仰。今一旦复行,是陛下不足以取信于臣民,切为不可。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纣王听言不觉大悦:“卿言极善!”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P5-6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话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全书共100回,70余万字。作者许仲琳(约1567—1620),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生活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
《封神演义》叙写了仁慈爱民的武王与暴虐无道的纣王之间的斗争。小说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始,到姜子牙封365位正神结束。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帝王纣王继位以来,沉湎酒色,荒淫无道,残害忠良,荼毒百姓,最终人神共愤。女娲娘娘派千年狐精下山迷惑纣王,使纣王更加堕落,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同时,西岐出圣主,深得民心,姜子牙顺应天意,奉师命下山辅佐文王、武王,领众门人,讨伐商纣。他们分别得到了代表神教正统的阐教和代表旁门左道的截教的支持。最终纣王自焚身亡,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子牙封神,创下周朝800年基业。
在小说中,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在邪恶的一方,以残暴的商朝国君纣王为代表。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以荒淫残暴著称。纣王自恃聪明、刚愎自用、文过饰非、凶残暴虐、喜好饮酒、贪于女色。为了讨得爱妃妲己的喜欢,纣王大兴土木,扩建宫殿苑囿,将野兽飞鸟散放其中,多次举行大规模的宴会。为建造宫苑花了7年时间,在首都朝歌,建了一座方圆3里、高达千尺的鹿台。在宫院中挖了个大池子,里面灌满了酒,称做“酒池”,据说酒装满后可以行船;又在池边的林木上挂上肉块,称做“肉林”,以作长夜之饮,极尽铺张奢靡之能事。他又巧取豪夺,高赋重税,残酷地压榨人民,以满足庞大的开支。他还大施淫威,滥施酷刑,大肆残杀王公贵族,害死皇后,逼走太子。纣王发明一种名叫“炮烙”的刑具,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柱子中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烤死。他将砍头剁脚视为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剖开妇人腹部,取胎儿为乐,残忍之极。纣王忠言逆耳,不但不听比干等忠臣的百般劝告,反而将他们一一迫害。周兵临近京城,纣王还要剖孕妇以验妲己猜测是否正确,这时忍无可忍的箕子泣谏纣王,一片肺腑之言道出了纣王的残暴,陈明了利害,昏庸的纣王恼羞成怒,将其赶出朝歌。
与之对立的,仁义贤明的周文王是正义的代表。周文王叫姬昌,为商朝四大诸侯之一。他慈善爱民,为了替人民消灾,修建了灵台来祈祷祝福。同时,作为君王,他求贤若渴,从渭水边请来了垂钓的贤人姜子牙来辅佐自己,使自己属国迅速兴旺起来。最终在姜子牙的辅助和各路神仙的协助下,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同时,作为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塑造了一大批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也将民间传说中的各种神仙,如喜神、财神、风神、雨神、土地神、灶王爷、灶王奶奶等等,穿插其中。与这些人物有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如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在哪吒闹海的故事中,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后,才生下一个肉球并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为此十分苦恼。这时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他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一日,哪吒去东海九湾河沐浴,因将太乙真人所赐宝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致使东海龙宫动摇不已。龙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因惹恼了哪吒被打死。后龙王三太子与之大战,也被哪吒打死。龙王准备上奏玉帝,捉拿其父母。哪吒又在天宫门前将其痛打。后为表示自己的作为与父母无关,便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死后,其师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又赐给他火尖枪、风火轮。随后哪吒助姜子牙兴周灭纣,立下显赫战功。这个故事中,哪吒身上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反映了人们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精神。哪吒剔骨还肉的描写还触动予封建道德的伦理秩序,也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不满。
《封神演义》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自明代嘉靖以后,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吏贪官横,民不聊生,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并发展,市民阶层开始显示出鲜活的力量。同时小说批判封建社会暴政,向往仁君仁政,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纵横驰骋的艺术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光怪陆离、神奇迷人的神魔世界,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渗透着美好的理想成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小说同时运用细腻、诙谐、凝练的笔风把神奇性与现实性浑然无间地融合在一起,将一个个人物形象描写刻画得鲜活生动、个性迥异,如妲己的美丽邪恶,纣王的凶狠残暴,哪吒的古灵精怪,杨戬的艺高胆大,武王的宅心仁厚,姜子牙的沉稳老练等等。
《封神演义》兼具了《西游记》的趣味性和想象力、《三国演义》的历史厚度和曲折情节、《红楼梦》的情感色彩和《水浒传》的英雄气概,是神魔小说中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此外本套藏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编者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