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长江人文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两部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也是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代表作。两书均撰写于抗战之时,亦为忧患之书。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后书是前书的姊妹篇,极为精辟地论述了唐朝统治阶级的氏族升降、党派分野、内政外交等专题。有唐一代政治史之纲要,悉在此书之中。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 叙论 二 礼仪 附:都城建筑 三 职官 四 刑律 五 音乐 六 兵制 七 财政 八 附论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自序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导语 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陈寅恪先生的贡献为最,他撰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册。二书对于唐代政治的来源及其演变均有独到的见解,为近年史学上的两本巨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长江人文馆》就是以上两本书的再版合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长江人文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寅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183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1 |
出版时间 | 2021-02-01 |
首版时间 | 2021-02-01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4 |
CIP核字 | 2020197581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27 |
宽 | 15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