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中的《赵州录》分册,书中收录了唐代文远所记录的重要禅宗典籍。并对之依照较好的版本作了校勘,分段和标点。
本书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图书 | 赵州录/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中的《赵州录》分册,书中收录了唐代文远所记录的重要禅宗典籍。并对之依照较好的版本作了校勘,分段和标点。 本书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目录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 补遗 附编之一 传记序赞等 附编之二 赵州从谂禅师法嗣 赵州从谂研究 有关赵州和尚的论著目录 本书参考书目 序言 生于山东、成于南方、 最后于河北大弘禅法的赵州 从谂和尚(778~897), 一世行脚竟几八十载,终究 形成了他不立一家家谱、独 往独来的奇崛风格,卓然屹 立于五家之外。应该说,赵 州和尚的做派更得禅宗的本 味吧。也正缘此,其影响在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汉传佛 教圈内巨大而深远,绵延千 余年,迄今未绝。 1997年年初,我在澳门 幸运地遇见了中国社会科学 院的杨曾文先生,先生豪迈 的大家风范,给我留下了难 忘的印象。杨先生当时约我 点校赵州语录,年轻气盛的 我,未加思索便答应下来。 后经一着手,才晓知原来是 一只烫手山芋,可已来不及 后悔了,只好勉力而为之。 现在硬着头皮将这个还远未 成熟的东西交上作为答卷, 内中惶恐万状,惟祈杨先生 及读者诸君的斧正训迪。 自然,这本小书并没有 网括尽我所搜罗到的全部资 料,事实上,还有一大袋原 始卡片等待排比归纳。我原 也打算在《赵州从谂研究》 一部分中再增添《真or伪: 语言学角度的考察》、《赵 州和尚的禅风》、《赵州弟 子事迹考辨》、《地位和影 响》诸小节。可一是时间已 不允许,二是顾虑及本书主 要是赵州化语的辑录,倘作 全面的探索,不免显得本末 颠倒,还是留待日后另为专 书的好。所以,本书的论文 就只涉及语录的源流和从谂 的生平了。 又,本书属于国家计委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建 设项目。 作者 2001年4月6日 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 研究所(中国·成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赵州录/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文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8201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01-10-01 |
首版时间 | 200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01044854 |
中图分类号 | B9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8.63 |
印次 | 3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