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融汇中西合天成圣(薛凤祚独特的星占工作)/明清科技与社会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薛凤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旧史料,综合思想与技术的分析,对薛凤祚的星占工作及其相关背景与影响、薛凤祚以儒学为基础融合星占的独特学术体系及其与明末清初儒学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首先是对薛凤祚星占工作背景的论述,主要介绍了明末清初星占学发展的一般状况以及薛凤祚星占工作的思想背景。然后是对薛凤祚具体星占工作的分析,主要介绍薛凤祚在其著作中对中西星占的会通及其所建立以儒学为基础融合星占的学术体系。最后是对薛凤祚星占工作影响的讨论。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古代天文学家的思想及其与儒学等思想背景之间联系,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星占的界定
1.2 本书主题
1.3 前人研究成果、拟解决问题与本书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天人之学涵容他方——新变革前的星占学发展背景
2.1 不断演进的传统军国星占
2.2 前三轮域外星占的传入与多样化命运
2.3 总结
第3章 新潮注人因革裂变——明末清初星占学与西学东渐
3.1 欧洲星占学背景
3.2 在华耶稣会传教士与星占
3.3 新旧交织下中国学者对星占的多元化认识
3.4 总结
第4章 博学诸家钟意天文——薛凤祚的早期星占占验之术学习
4.1 薛凤祚拜穆尼阁为师前的占验研究
4.2 《天步真原》星占部分的编译因缘
4.3 《天步真原》星占内容——欧洲与伊斯兰星占组成的西法
4.4 总结
第5章 融汇中西人我型模——薛凤祚对中西星占的会通
5.1 会通阶段对西法星占内容的因仍与补充
5.2 会通阶段对中法星占的重塑
5.3 《历学会通》中西星占会通系统的特征
5.4 星占会通成果在地方志中的体现
5.5 总结
第6章 以术合天由数达理——天人体系与薛凤祚星占研究的终结
6.1 《气化迁流》中现存的西法星占著作
6.2 天人体系下《气化迁流》阶段的星占
6.3 《气化迁流》星占在《两河清汇易览》中的应用
6.4 总结
第7章 文术昭章思想其萎——薛凤祚星占工作的影响
7.1 思想、技术与文本的交融——康乾时期张永祚的《天象源委》
7.2 文本与技术的凸显——乾隆时期之后的影响
7.3 薛凤祚星占工作的其他影响
7.4 总结
第8章 结论
8.1 薛凤祚星占工作总论
8.2 四个有关薛凤祚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8.3 更广的议题
附录
附录1 明代星占书目考证
附录2 《浑天仪说》星占内容介绍
附录3 揭暄与梅文鼎批评传统军国星占文字比较
附录4 《天步真原》基本术语对比表
附录5 古典天宫图星占学基本术语介绍
附录6 卡尔达诺《四门经》评注章节与托勒密星占《四门经》对应表
附录7 《人命部·中卷》雷格蒙塔努斯宫位制程序
附录8 薛近洙《博文约礼论》《修身在正心论》与《圣学心传》薛凤祚序言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融汇中西合天成圣(薛凤祚独特的星占工作)/明清科技与社会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浩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2053221
开本 16开
页数 4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3
出版时间 2021-11-01
首版时间 2021-11-01
印刷时间 202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804
CIP核字 2021207402
中图分类号 B992.2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