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电力线通信--从多媒体到智能电网的原理标准和应用(原书第2版)/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由于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规范和标准不断成熟,本书较原书第1版着重扩展了PLC的应用部分,并纳入了最新的研究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与信道特性、传输技术以及与规范相关的PLC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使得本书内容更新、更充实、更全面。
本书共分为11章,分别从信道特性、电磁兼容、耦合、数字传输技术、MAC层及上层协议以及PL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对PLC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引领作用。
本书适合PIE领域的初学者,熟悉PLC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及从业者也能以本书为PLC领域指南。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什么是电力线通信
1.2 历史演进
1.3 关于本书
参考文献
第2章 信道特性
2.1 简介
2.2 信道建模基础
2.2.1 室内/室外拓扑结构简介
2.2.1.1 低压、中压和高压市电拓扑
2.2.1.2 住宅和商业区的室内布线拓扑
2.2.2 频段受限信道的一些基本定义和属性
2.2.2.1 脉冲响应持续时间
2.2.2.2 平均信道增益
2.2.2.3 方均根时延扩展(RMS-DS)
2.2.3 室内高频和超高频信道的特性
2.2.4 室外信道特性(低压和中压)
2.2.5 低频信道特性及其阻抗
2.2.6 基本方法:确定性模型和经验模型
2.2.6.1 基于时域的建模:多径模型
2.2.6.2 基于频域的建模:传输线模型
2.2.7 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2.2.8 确定性方法和统计方法的结合:混合模型
2.3 室内和室外低压信道模型
2.3.1 传输线理论的基本原理
2.3.1.1 弱有损线
2.3.1.2 反射
2.3.2 室外低压信道模型
2.3.2.1 欧洲、亚洲和美国的接入网络拓扑
2.3.2.2 基于回波的信道模型
2.3.2.3 9~500kHz低频范围内的差异
2.3.2.4 接入域中的参考信道
2.3.3 室内低压信道建模
2.3.3.1 建模原理
2.3.3.2 LTI信道模型
2.3.3.3 LPTV信道模型
2.3.3.4 室内参考信道
2.4 中压信道模型
2.4.1 中压特性
2.4.1.1 配电变电站
2.4.1.2 网络布局和拓扑
2.4.1.3 架空电缆和地下电缆
2.4.1.4 架空电缆
2.4.1.5 地下电缆
2.4.2 中压信道模型简介
2.4.3 基于测量的中压信道特性
2.4.4 基于理论的中压信道特性
2.4.4.1 架空电缆
2.4.4.2 地下电缆
2.4.4.3 中压配电网中的MIMO电力线通信
……
第3章 电磁兼容
第4章 耦合
第5章 数字传输技术
第6章 电力线通信系统的MAC层及上层协议
第7章 用于家庭和工业自动化的PLC
第8章 多媒体PLC系统
第9章 用于智能电网的PLC
第10章 用于交通工具的PLC
第11章 结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电力线通信--从多媒体到智能电网的原理标准和应用(原书第2版)/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译者:李斌//赵成林//宁丽娜//范超琼//刘斌
编者 (加拿大)卢茨·兰普//(奥)安德里亚·M.托内洛//(南非)西奥·G.斯瓦特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56838
开本 16开
页数 5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9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96
CIP核字 2020086083
中图分类号 TM73
丛书名
印张 3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