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宋词审美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对唐宋词进行专题研究,具体包括:论唐宋词的“着色”艺术;论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论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论唐宋词的感官主义倾向;论宋词中“笑”的情感内蕴及其诗意提升;唐宋词中的“表情书写”及其审美指向等。可供古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宋秋敏,黑龙江密山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现为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常任理事、广东省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讲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岭南文化大讲坛”,以及深圳市国学院举办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迄今已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 目录 论唐宋词的“着色”艺术 一、唐宋词“着色”的配色技巧 二、唐宋词中“着色”艺术的情感表达 三、唐宋词“着色”艺术的文化心理内涵 论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 一、唐宋词中的“有声”境界和“无声”境界 二、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 论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 一、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 二、唐宋词中“戏剧冲突”的构设手段 论唐宋词的感官主义倾向 一、时风、士风转捩与词体的感官主义倾向 二、语言风格的装饰性与人物形象的感官化 三、对唐宋词中感官主义倾向的批判性考察 论宋词中“笑”的情感内蕴及其诗意提升 一、笑筵歌席连昏昼:佳人情态与盛世酣笑 二、一笑人间今古:名士风流 三、笑语十分愁一半:英雄情怀 唐宋词中的“表情书写”及其审美指向 一、唐宋词中的“表情书写” 二、唐宋词中“表情书写”的审美指向 唐宋词中的疾病书写及其审美心理隐喻 一、普泛化的疾病书写和病态呈现 二、唐宋词中疾病书写的审美心理隐喻 宋词“时间书写”的文化蕴涵与审美心理考察 一、宋词“时间书写”的文化蕴涵 二、宋词“时间书写”之审美心理考察 宋词“历史书写”的多维视域与文化心理考察 一、宋词“历史书写”的多维视域 二、宋词“历史书写”的文化心理考察 宋南渡后岭南词坛的地域书写及其审美意蕴 一、南渡后岭南词坛的地域书写倾向 二、南渡后岭南词坛地域书写的情感意蕴 三、岭南词坛地域书写的审美意蕴 东莞遗民词人赵必□(特殊字体)生平考论 一、赵必□(特殊字体)家世考 二、赵必□(特殊字体)生平考 三、赵必□(特殊字体)的抗元斗争 四、与赵必□(特殊字体)交游唱和的东莞遗民诗人群 附录 论民国时期女性词选的特点和意义 一、民国女性词选考索 二、民国女性词选的特点 三、民国女性词选的意义 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的发展及新变 一、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概述 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的发展及新变 三、广东女性词发展新变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宋词审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秋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6587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2 |
CIP核字 | 202222073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