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盖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的写照。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弟》和《冬天的梦》。

内容推荐

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盖茨比与黛西的恋爱和分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做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做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弟》和《冬天的梦》。《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是他最为别致的小说之一,作品充分发挥了他幻想的特质,像是出自爱玩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意大利小说家(比如皮兰德娄或卡尔维诺)之手;《重访巴比伦》则是菲茨杰拉德的抒情代表作,有着作者自身的灼痛烙印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忏悔与决心,让人细细品味,感人肺腑;《富家子弟》堪称现实主义的杰作;《冬天的梦》中的象征和意境回味深远。相信这一些列的作品,能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阅读体验。

目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童访巴比伦

富家子弟

冬天的梦

试读章节

在我年少稚嫩的时候,父亲便给我一个永远难忘的忠告,至今这个忠告还在我的耳旁不断萦绕。

“每当你觉得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务必要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你所具备的优越条件。”

他没有多说什么,我和父亲之间有着很好的默契,我心里清楚,父亲的话有着更深刻的含义。从那以后,我总是习惯于不随意对人对事妄作评判,正因为此,很多人喜欢向我敞开心灵。心智不正常的人往往能很快发现正常人身上显露出来的这种特质,并伺机与之接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被不公正地指责为政客,因为私底下我知道很多行为不太检点、来路不明的人的秘密和悲伤。这些发自肺腑的话大多数都是他们自己找上门的——当我通过某种准确无误的迹象感知到谁有贴心话要向我倾诉时,我总是假装打盹或者是心不在焉,或者是装出一副冷漠的样子;因为年轻人在诉说自己的秘密时,开场时总是惯于窃用别人的话语,而且说话时总是表现出明显的吞吞吐吐的样子。不妄加评判会给别人留下无限的空间。直到今天,我仍然有点担惊受怕,担心万一我忘记了父亲骄傲的叮嘱,忘了一直以来为之骄傲地反复诵记的话:人们的善恶感从生下来就存在着差异。

在自我吹嘘了一番我的宽容精神后,到头来还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宽容也是有限度的。有的人的性情建筑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则建筑在泥沼里,不过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我就不关心它究竟是建筑在什么之上了。

去年秋天,我从东部归来的时候,当时真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穿上军装,在道德上永远做出立正的姿势;我再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别人内心的秘密了。但是对于盖茨比——这本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例外,因为他体现了一切我分明蔑视的事物。如果说人的品格是由一连串美好的行为举止构成的,那么盖茨比确实与众不同,因为在盖茨比身上也不乏某些光彩,不乏对于美好生活憧憬的高度感知能力。他对人生的期待,灵敏得像一台精密的地震仪,即使是万里之外的颤动也能感知得到。这种感知力和所谓的“创造性的特质”毫无关系。有这样的能力,才有人生的“希望”。我从没见过任何人像他那样,富有浪漫色彩地期待人生,而且我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个。盖茨比一生的最后结局颇为圆满,人们也希望能有他那样的结局。至于在他梦幻般的一生中,所扬起的一些细小尘埃,倒不必在意,因为生命长河中,一切的悲喜都显得如此短暂。

我家一连三代都是这个中西部城市里的比较有名的大户人家。毫不谦虚地说在那边也算是个大家族了,根据家谱的记载我们是布克里奇公爵①的后裔,我们这一家族真正的创始人事实上是我的伯祖父。1851年他来到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期雇用了一个人去替他打仗,自己却做起了五金批发买卖,至今我父亲一直从事着这门生意。

令人遗憾的是我从来没见过自己的伯祖父,不过家人认为我跟他长得非常像——唯一的依据就是一直在我父亲办公室里挂着的那幅已经泛黄了的伯祖父的画像。我在1915年从纽黑文②毕业,那年恰好是我父亲从那里毕业的第二十五年,稍后我便参加了那场与公元一世纪初条顿民族之大迁徙酷似的世界大战。我是那么醉心于那场反击战,以至于回到美国后我反而觉得无所适从。在我看来,中西部现在已经不再是繁华的世界中心,倒像是这个世界上比较偏僻的贫瘠之地——因此我决定迁移到东部去,学做证券生意。我接触的那些人都在做与证券相关的生意,所以我认为这门生意再多养活一个单身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有的姑舅叔婶们都替我斟酌了这件事,那谨慎的态度就像是帮我挑选人学的学校一样,最后他们表情严肃又略带犹豫地赞同道:“啊,那就这样先确定了吧。”父亲答应资助我一年。经过几番耽搁之后,在我二十二岁那年的春天我终于到达了东部,那时我还以为自己很有可能要在这个地方待上一辈子呢。

来后要做的第一件实际的事情就是寻找住处。那时恰逢是温暖和煦的季节,我又是刚刚离开了有着宽阔草地和葱郁树木的乡村,因此当办公室里的一位年轻同事提议我和他到近郊一起租一套房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他去租到了一间久经风吹雨淋的木板平房,月租金只要八十美元。可是,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公司把他派遣到了华盛顿,结果我就只有自己一人住到了那里。我有一条狗——至少在它不幸走丢之前我们一起相处了几天,一部旧道奇牌轿车和一位芬兰籍女佣人。她每天的职责是为我整理床铺,做早饭,有时她会守着电炉子自言自语,说一些她们国家的谚语格言。

这样孤单地待了一两天之后,一天早晨一个比我来得还晚的男子在路上把我叫住。

“嗨,怎么去西卵镇?”他向我打听道。

我向他说明了一下。当我再往前走的时候我便不再感到孤独了。一路上我变成了一个向导、一个引路人、一个本地居民。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我一种很亲密的邻居间的信任感。

这样当阳光渐渐暖和,树上冒出嫩嫩的绿叶时,在我心中又重现了那一熟悉的信念:随着夏日的来临,生命又将获得新生。

我有大量的书要读,清新扑面的空气中也有那么多营养等着汲取。我买来的十几本与银行、信贷和投资证券相关的书——那一本本烫金的书,都还好像造币厂新铸的钱币一样整齐地摆在书架上,随时准备揭示迈达斯、摩根和米赛纳斯才知道的了不起的的秘密。我喜欢写一些文字,有一年我给《耶鲁新闻》写过一系列表面上很是正规,事实上却平淡无奇的社论——现在我又准备再次成为这种所谓的“通才”,也就是那种最浅薄的专家。就如同那个俏皮的格言所说——毕竟,从单个的窗口所看到的人生要显得成功的多。

我居然会在北美风俗最奇特的一个村镇租了这所房子,当然这也是纯属巧合。这个村镇在纽约市正东边那个细长的喧闹的小岛上。那里除了自然风光很是美丽之外,还有两个异乎寻常比较怪异的地形构造。离城二十英里远的地方,有一对奇大无比的形状很像鸡蛋的半岛,它们简直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中间仅隔着一条小湾,这条小湾一直延伸到西半球那片最平静的咸水海域——长岛海峡那个巨大的潮湿的地方。它们并不是完美的椭圆形,恰似哥伦布故事里的鸡蛋一样,它与大海相接的那头像是被压碎了似的,显得很是扁平。它们外形上的相像是使很多海鸥搞不清方向的原因,而对于没有翅膀的人类来说,更加有趣的现象是:这两个地方除了形状大小极其相似,在每一个方面都会让你觉得完全不同。P3-5

序言

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美国小说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主角杰盖茨比也成为人们拿来与菲茨杰拉德相比较的人物。人们通常都会问小说作家这个问题:“你的角色拥有多少你的特质?”对作家史考特·菲茨杰拉德,也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来说,答案是“很多”。因为他的经历加深了他对美国社会的认识,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感性的素材。

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对“爵士时代”的描述,而那也是他所成长的年代。史考特的名字是以远房亲戚法兰西斯·史考特·凯伊的名字来命名的,法兰西斯也就是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罗从小就被以美国贵族的养成方式培养长大,但是他写作的主要动力却是来自高度浪漫的想像。

菲茨杰拉德从学校毕业之后,他选择进入军队服务。当他驻扎在雪瑞登营的时候,遇到了泽尔达·莎伊瑞,而且与她相恋。为了赢得泽尔达的芳心,菲茨杰拉德在1920年重写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人间天堂》。这本小说记叙了菲茨杰拉德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时的时光,反映了一个年轻人为努力追求爱情与工作上的成就而奋斗。并由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泽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

1925年,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而世人也认为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虽然这本书一开始并不畅销,但是这本关于美国物质美梦的小说,却成为美国文学小说的代表作,受到大众的喜爱,广泛阅读和评论。进而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他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目进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盖茨比与黛西的恋爱和分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做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做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盖茨比为了追求黛西耗尽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为:有了金钱就能重温旧梦,赎回失去的爱情。可惜,他错了。他看错了黛茜这个粗俗浅薄的女人,他看错了表面上灯红酒绿而精神上空虚无聊的社会。他生活在梦幻之中,被黛西抛弃,为社会冷落,终于铸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而其文中描写爱情与理想时所表现出的一股哀伤,像一股细流流露在字里行间,正是反映出作者本身对美国梦的失望。菲茨杰拉德在别处也提到过这部小说的重心正是放在”美国梦“的幻灭上。

盖茨比“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盖茨比从年轻时就一心要追求“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

实际上长岛西卵的杰伊·盖茨比来自他对自己的柏拉图式的理念。他是上帝的儿子……因此他必须为他的天父效命,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

一旦爱上了“黄金女郎”,“他那些无法形容的憧憬和她短暂的呼吸就结合在一起了”。黛西成为他理想的化身,尽管她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他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

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

因此,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也超越了世俗的男欢女爱的恩怨。为了重温旧梦,他不惜投身纽约金钱世界的污泥浊水,但是他对财富本身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并无兴趣,出污泥而不染。

抱着一个太久的梦幻,他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觉一朵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

他的灵魂在受难,但是他无怨无悔,从一而终,“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小说叙述者从一开头就表白从不轻易褒贬人物,却在和盖茨比诀别之前理直气壮地喊道:“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所以,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与其形式和写作上的特点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了客观与抒情、现实与梦幻、理想与象征、顺叙与倒叙、铺陈与简约等手法,运用完美的和谐统一体,这部作品有极其深刻丰富的含义与内涵。对小说人物本身的刻画也突出了重要的时代的特点。盖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的写照。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弟》和《冬天的梦》。《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是他最为别致的小说之一,作品充分发挥了他幻想的特质,像是出自爱玩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意大利小说家(比如皮兰德娄或卡尔维诺)之手;《重访巴比伦》则是菲茨杰拉德的抒情代表作,有着作者自身的灼痛烙印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忏悔与决心,让人细细品味,感人肺腑;《富家子弟》堪称现实主义的杰作;《冬天的梦》中的象征和意境回味深远。相信这一些列的作品,能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阅读体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茨杰拉德
译者 田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7712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4
16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