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莫奈(色彩与光影之诗)(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也是法国重要的画家之一,是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及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著名艺术家,包括波洛克、罗斯科、康定斯基、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书囊括莫奈的整个创作生涯,汇集了莫奈400余幅作品,包括《散步,撑阳伞的女子》《圣拉扎尔车站》《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睡莲》《紫藤》等一系列经典画作,以及少见的早期铅笔漫画。莫奈一生都在追寻光影变化下的色彩表现,他注重画面的视觉表现和氛围表达,其作品充满了朦胧的静谧之美,却又散发出热情和活力。
作者简介
塞戈莱纳·莱·梅恩,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生,曾任该院文学研究部主任与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研究员。现为巴黎第十大学楠泰尔校区艺术史教授,卢浮宫学院教师,法兰西大学研究院成员,莱.梅恩教授已出版众多有关19世纪法国艺术的专著。
目录
前言:时间的颜色
第一部分 当莫奈还是奥斯卡时
回忆与叙述:从自传到传奇
讽刺漫画
业余画作
结识布丹和最初的画作
第二部分 确立不同于库尔贝和马奈的个性(1859-1870年)
视角的形成
枫丹白露森林学校
与卡米耶和巴齐耶一起创作的大幅作品:油画与戏剧
新绘画的画室
第三部分 “真正的巴黎人在乡下”
1870-1871年的国际形势转折点
印象主义生活取景:从阿让特伊到韦特伊
市场的风险
印象主义还是日本风格
第四部分 地域空间的诗意
圣拉扎尔车站
诺曼底的海岸
博尔迪盖拉与荷兰
法国,美丽岛和昂蒂布的作品
第五部分 风景画大师的国际荣誉
克勒兹的品位(1889年)与回家
认可与竞赛
挪威与北欧国家的欢迎(1895年)
第六部分 系列画的革命
“千草堆”的制作
乡村系列画
“鲁昂大教堂”
第七部分 “画画的老疯子”
壮丽的泰晤士河:对透纳和惠斯勒(1899-1904年)的回应
“威尼斯”的光(1908-1912年)
吉维尼的迷人之处
睡莲
战争与和平
结论“我喜欢云……”
附录
生平年表
注释
参考书目
致谢
图片版权
序言
克洛德-莫奈(1840-
1926年)是一位卓越的印
象派画家,这个艺术流派于
19世纪70年代伴随“画商和
评论家系统”以及国际艺术
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引领着潮
流。莫奈所受到的欢迎史无
前例,作品存于全世界最著
名的博物馆,在展览中展示
,在艺术和艺术史书籍中转
载,被制作成围巾、雨伞等
各种衍生品。我的计算机里
推荐的七张艺术主题桌面当
中就有两张是他的画作的复
制品:莫罗-内拉东收藏的
《阿让特伊附近的虞美人》
(插图111、167)以及一
幅《睡莲》的细节图。有关
他的作品的文学评论极其丰
富,举办的画展更是数不胜
数。他的作品全集目录,附
以信件以及非常详尽的生平
,曾经先以黑白形式出版,
随后转为彩色版本节略出版
,并且被译为多种语言。
1995年,查尔斯-斯塔基在
芝加哥为其举办大型回顾展
,吸引了90万人前往博物馆
参观,展品包括“干草堆”系
列中的6幅,活动不但进行
了媒体宣传,而且成功制作
了长篇的作品目录以及无可
指摘的生平年表。大卫-霍
克尼专门乘坐飞机前来,坦
陈自己花费重金观展,此次
经历让他对于莫奈有了决定
性的认识。这场名为“未知
的莫奈”的展览以前所未有
的多个角度展示了画家的作
品——讽刺漫画,青年和老
年时代的素描(插图9),
单幅画作和画册,自发创作
、作为草图或者准备重画的
原作。展览在伦敦取得巨大
成功,以至于被迫全天24小
时开放……
在受众和商业领域之中
同时取得这样的成功,并北
没有不利的一面。必然有人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还有什
么必要再写一本新书介绍莫
奈,介绍这只“眼睛”——借
用塞尚那句赞赏却又恶毒的
名言来说,它“只是一只眼
睛,却那么不同寻常”,立
体派以及随后罗杰-弗开创
的现代派,历史编纂研究偏
爱的都是塞尚。应当讲述什
么才能避免做过多重复?编
写本书的第一个理由在于,
现存有关莫奈的专著很少,
并且莫奈的奥秘在我们整体
的文化假想中的地位——并
无人物面孔的《睡莲》作为
享誉全球的形象,可与埃及
的图坦卡蒙、吐舌头的爱因
斯坦以及象征反抗的切-格
瓦拉的肖像相提并论——与
他的作品在法国学术和馆藏
领域所受关注的不温不火之
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我
们在距离印象主义诞生一百
周年之际进行的相关研究和
出版已有超过一代人的时间
。其中三家机构所做的研究
对此具有独特的意义:玛蒙
丹-莫奈博物馆,考虑重新
开放莫奈特展的橘园博物馆
,以及近年来化身印象主义
博物馆的泰拉基金会博物馆
,三家机构都进行了极其珍
贵的研究。莫奈因为最近多
家博物馆和鲁昂大学参与的
“印象主义的诺曼底”项目而
在当地引起热议,同时凭借
1980年开始举办的大型回
顾展在全国掀起热潮。
这种不成比例反映出学
者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艺
术与集体文化之间的割离,
这一现象涉及现代社会和出
版史以及年鉴学派的研究,
并且经过颇多讨论,随后在
大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被重
新思考,最终又在美国艺术
迎来波普艺术时期之际因为
“高级”与“低端”、“艺术”与“
广告”之间的分类而再次被
引入艺术史。最令人惊叹的
是,莫奈生前曾经受到极端
的嘲笑和批评,最终却获得
全法国以及全世界的作家、
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认可、
评价和欣赏;而现在的情况
则与他生前完全相反。收藏
家和精英人士眼中的“学者”
莫奈向“大众”莫奈的转变始
于20世纪20年代末,就在
画家去世后不久。他在这个
时期已经被认为是一位与当
代艺术不相适应的艺术家。
克莱蒙梭曾经批评路易-吉
耶在其向《睡莲》作者致敬
的著作的最后一章中,在因
为朋友去世而变得忧郁的段
落里轮流采用庆祝和哀悼的
语调,而将其称为“被评论
的评论家”。克莱蒙梭声称
自己是大众的代表(其实他
并不真的是!),标榜自己
艺术史新教徒的身份,认为
自己有权获得纯粹而天然的
审美乐趣1,他的视角与吉
耶所代表的“专业”而博学的
艺术评论家针锋相对,但他
承认后者的文学素养以及描
述文字的美感。而吉耶本人
也是莫奈晚年的好友,经常
前往吉维尼做客,还曾写过
三篇描述莫奈晚年生活的文
章,堪称描写莫奈这个阶段
的文章中最为有趣的几篇,
辑人以惠斯勒式音乐风格的
题目命名的著作《克洛德-
莫奈的三段变奏》当中。
……
在这七个步骤当中,我
将着重关注莫奈的展览,从
1859年沙龙的学习性参观
,到其油画在印象主义展览
上展出(尤其是1889年的
莫奈-罗丹展),再到系列
作品的展览设计(包括
1891年的“干草堆”展)。吉
维尼别墅在隔墙上展示作品
,选取典型画作介绍莫奈的
整个创作历程。而杜乐丽橘
园则通过一系列独特而复杂
的作品,在全景作品中弹奏
莫奈画作的“多层键盘”:两
个地方相映成趣。莫奈设计
这样一个装置的灵感来自电
影,是一种将全景结构植入
休闲和通俗演出故事的手法
,以此来避免被复制:因为
整个装置难以拍照。他放弃
“典范”,重新使用“羊皮书
卷”的连续结构,定义书页
的同时也定义画作和窗户的
矩形,或是我们的电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莫奈(色彩与光影之诗)(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塞戈莱纳·莱·梅恩
译者 译者:王文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7201207
开本 8开
页数 45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8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2024-01-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3744
CIP核字 2023205442
中图分类号 J205.56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332
285
4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