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弢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潮流急变,白话叙事替代文言咏叹,社会文化批判与精神和生活重建由自发步入自觉,蔚为一股启蒙新风。然时代转身的脚步急促踉跄,许多作家与作品虽石破天惊,却因社会生活幕换景移,过早地归沉于历史的河渊,它们的启蒙意义仍在,期待晚辈读者去重新发现,犹如一架架思想的沉钟渴望再一次被敲响。钟声不息,文学的精神不衰。

本书收录了唐弢的145篇代表作,以供读者欣赏。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的过程的一些特色,编选的本套丛书的优长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目录

唐弢小传

杂文

 好现象

 尽信书

 青年的需要

 新脸谱

 著作生活与奴隶

 关于小品文

 略谈英雄

 从江湖到洋场

 宫刑及其他

 拍卖文明

 赌

 鬼话与人话

 曲

 文章与药

 老话

 遣闷

 恶趣

 关于游览区

 出路

 关于狸猫换太子

 言志篇

 “严重的错误”

 回忆

 堕民

 说实话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谈礼教

 “天讨”

 前后三十年

 名教遗绪

 看到想到

 谈“杂文”

 悼念马克辛·高尔基

 向高墙头示威

 纪念鲁迅先生

 雨夜杂写

 释放四题

 谣言种种

 盛世的悲哀

 我淌着冷汗

 文苑闲话(1-4)

 恺撒和群众

 “提起时代”

 文苑闲话(5)

 随想

 关于文艺翻译

 从“都会的一角”到“新地”

 文苑闲话(6)

 天灵盖以外

 “乐园”胜景图

 “红的黎明”

 粉碎敌人的计划

 我也为伤兵请命

 吉诃德颂

 恐怖

 幻想

 奴才的唾沫

 民歌

 “纯文艺”

 明枪和暗箭

 从擂台到戏台

 书愤

 争取自由

 从“抓周”说起

 帮手和帮口

 纪念鲁迅先生

 电影圈

 书感

 穷

 我的看法

 从欧化到中国底的

 两种脸谱

 “雀吃饼”

 略论自大之类

 马士英与阮大铖

 各尽所能

 笑

 从罗亭说起

 柏达列夫斯基

 丑

 市侩主义

 “头衔”一解

 再真实些

 略论吃饭与打屁股

 让我们笑吧

 “排斥异端”

 关于人权

 “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

 随笔

 “破门”解

 谜

 逃和趋

 官商颂

 戏

 借尸还魂

 贼与捉贼者

 从奴隶到奴隶

 尾巴及其他

 石器时代

 读书有感

 《周报》休刊词

 变

 “觉有情”

 小卒过河

 “小市民趣味”

 谈批评

 “知识过剩”

散文

 故乡的雨

 海

 怀乡病

 追话旧历年

 春

 寻梦人

 路

 窗

 桥

 城

 飞

 舍

 渡

 镜

 枕

 扇

 帕

 生死抄

 停棹小唱

 心的故事

 黎明之前

 我要逃避

 童年

 死

 某夜

 水仙

 自春徂秋

 眼睛

 拾得的梦

书话

 闲话《呐喊》

 诗人朱湘

 “有人翻印,功德无量”

 《世界文化》第二期

 关于禁书之二

 《饶了她》

 谈封面画

 岭东风情

 书林即事

唐弢主要著作书目

试读章节

元旦前四五天,一家相熟的书店,送了一份日历来,这日历是阴阳合刊的,纸版上面还有人物画,印得颇为精致。听说《立报》正在举行日历展览会,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这一份!倘使有的,又不知道舆论怎样!至于我自己,收到以后,看了一看,就放在旁边,丢开了。心里却不舒服起来,仿佛受着压迫似的。

为什么呢!我不明白。现在想起来了,是为着纸版上面的画图。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喜欢运用欧化语法的,一定是西崽,不配谈文学,以近来文苑的气焰而论,有这样严厉的规定,是可能的。好比上海租界上的公园,禁止“中国人与狗入内”一样,同为民族主义文学家们的杰作。但是到了现在,只就公园里已经有了中国人这一点看来,我想,文苑里恐怕也终于不免有西崽,不过他们并不热心于欧化,为了满足洋主子的好奇心,倒往往是道地的国粹家。比如吧,那家送我日历的书店,就是专卖西书的,这和做西崽的比起来,虽有贫富之分,却并无高下之别。然而赞成阴历,不必说了,便是印在日历上面的画图,也都经过细心的挑选:歌德,托尔斯泰的肖像,反动派,不好;凡奈斯,亚普罗的玉照,有伤风化,也不好;最好的是我们自己的祖宗,固有的道德。

然而我的所以感到不舒服,却并非为此。印在那张纸版上面的,是一个古装的读书人,正在锄地,地上有一堆被掘出来的金色的元宝,旁边站着一个怀抱婴儿的女人;那神情,不喜不悲,十分“叵测”。我也并非以为读书人不该发横财,例如掘地得金,买中航空奖券之类。然而我总觉得不舒服,那原因,是因为由于画里的题示,我明白这所画的,就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埋儿。

我知道古人之中,有这么一位郭巨先生,已经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还在故乡的高等小学堂里念书,因为爱玩成性的缘故,常常在课堂里做歪诗,印写小说书的绣像,照上海文坛上那些“隔岸”呐喊的志士们说起来,实在不很正经,但我自己似乎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可喜的是一到了岁尾年头的时候,总可以得到许多好玩的东西,最为我所欣赏的是年画,灶君门神的脸孔看厌了,就只买那些专门画给孩子们阅览的一种,这里面有故事,而且还可以铺开白纸,慢慢地临摹起来。自然,这不是名家的手笔,也不像北平王麻子所作的那样,能为雅人所熟知,然而我还是爱好,佩服,勤于学习。其中就有《二十四孝图》。

然而因此也就有反感。当我看到郭巨埋儿的时候,就十分惊异于这位父亲的残忍。但是,我得老实招认一下,天理国法之类的感想,委实一点也没有,我只觉得这故事不大好。第一:我的爹娘并不残忍;第二:从来不知道做人家的儿子,竟还有被埋的义务。因而不免怀疑起来,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又恐怕竟有这样的事情。于是乎就反对,发生恶感,变成“激烈派”了。

及等看到新文学的书籍以后,才又知道在我以前,早已有人反对过,我并不是一个“创作”家。“好语往往前人说尽”,这真是一种悲哀。但一面也高兴于自己的不孤寂,原来远在清朝,早已有了同志了。我于是又乐观起来,以为从专制到民国,从封建到革命,时代已经前进,郭巨先生的法宝,早已失去效力,为大家所唾弃了,然而不幸的是,竟事事出于意外。

这是说,我的乐观的肥皂泡,立刻就破碎了,但也不单是因为这一份日历。虽然这日历上面印着郭巨先生的事迹,广告似的宣传开去,也一样使我悲愤。然而我更觉得悲愤的,是许多在无形中活埋着儿子辈的事实:教科书修改了,但并非因为这教材已经过时;给孩子们看的书报出版了,但并非因为要增进儿童的知识;电影广告上的“小童挡驾”,是在说明这影片的淫艳,特别适合于大人们的胃口;工厂里的招收学徒,是要不出代价,而榨取孩子们的血汗;至于每到乱离的时候,那就更像变戏法的离不开小孩子一样,必须把青年们教训一顿,或者乱杀一阵。但自然,一面也总在称道他们,说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真将成为未来的主人翁么!我于睁大着自己的眼睛之余,每一沉思,往往就不免于淌冷汗。

举一个现成的例证,今天《立报》上就有宋云彬先生的一篇短文,叙事是真实的,里面有这样的文字:

“我不幸已经做了父亲,并且我的儿子已经在中学校里念书了,去年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我正在家生小病,他从学校里回来,我对他说:‘鲁迅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我明天想去送葬,可惜在生病。’到了鲁迅先生下葬的那一天,我的病还没有好,而他居然偕同了三四个同学从江湾跑到万国公墓去送葬,也许他们是看热闹去的,我也未加深究;但我并不曾觉得他们去送葬是错的。

“过了几时,他忽然对我说:‘爸爸,我懊悔去送鲁迅的葬。鲁迅原来只会驾人,并没有什么学问的,他这次突然死去,原因是穷得没办法,问人家借钱被拒绝了,一气气死的。’我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反问他道,‘谁这样对你说的!’他傲岸地回答道:‘先生说的!’

“又过了几天,他突然责问我道:‘爸爸,你常常说什么帝国主义,你可知道白帝和赤帝的分别么!我们以前被赤帝夺去了外蒙古,后来又被白帝夺去了东北四省,所以我们应该先打倒赤帝,再和白帝算账。’我知道这一番话又是先生对他说的,不必再问,只好对他苦笑。……”

我淌着冷汗,觉得这样的手段,实在比郭巨先生还要卑劣!那位中学校里的“先生”,虽然也在热心地掘着泥坑,活埋后一代,但我断定他决计掘不出黄金来。为了使明天的中国能够光明点,我也不同意宋云彬先生的办法。宋先生说:“现在要我们做父亲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倒还愿意,但‘宽阔光明的地方’在那里!即使我们知道有宽阔光明的去处,也不敢指示给他们,怕的是他们没有到达那去处,已被塞进狭窄黑暗的场所了,此后,不但不能‘幸福的度日’,怕连合理的鬼都做不成!而况现在负有教育青年责任的‘先生’们,正在努力把许多‘黑暗的闸门’重新装起来,我们要肩也不胜其肩,这有什么办法呢!”办法是有的,而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仍旧把“黑暗的闸门”肩起来,仍旧指示给他们“光明的去处”,即使走不到,或者因此为黑暗所吞没,也不管。“合理”的人做不成,“合理的鬼”也不希罕做。这才真是郭巨先生的儿子辈的出路。

时光也真过得快,一转眼,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挤入爸爸辈了。虽然穷困,但把他们埋掉的心思,是一点也没有的。而且我将和一切企图活埋他们的恶势力搏斗,不能让他们去做黑暗的扈从!我热望着:在我的儿子辈的世界里,将不会再有郭巨型的爸爸,也不会再有替郭巨先生做广告的日历,虽然我现在还在淌着冷汗。

一月二十五日。

(选自《投影集》1940年4月文化出版社)

P79-81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

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弢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广生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16559
开本 32开
页数 4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3
出版时间 1999-10-01
首版时间 1999-10-01
印刷时间 199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