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造就精英之路(献给正在成长的父母及孩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诉求的重点是为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纠正错误,同时,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一些被人们忽略或遗忘的东西。当我们回味人生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对家庭教育和建设大有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站在家庭及父母自身成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原因和条件,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对一些父母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让更多的父母们从中汲取教训和启发。

从根本上讲,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对独生子女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本书正是从以上方面解决教育独生子女的原则和方法。年轻的父母们不妨阅读,或许能够给你一点帮助。

目录

一 为人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001

心理上的准备/002

思想上的准备/002

信息与知识方面的准备/004

物质条件的准备/006

二 托起未来的希望/008

让希望升起来/009

生命在延续/010

设想一个美好的未来/011

百年树人/012

三 营造一个教育环境/014

零岁教育/015

启蒙教育/016

互动影响/017

教育条件/019

点滴养成/020

让子女的心动/022

四 父母的优势在哪里/024

我们的思想正确吗/025

我们是勤奋努力的吗/026

我们的经验正确吗/027

我们讲信誉吗?/028

我们有好习惯吗/030

谁是子女的偶像/031

五 培养过程令人深思/033

看结果还是看过程/034

坚持与恒心/036

确定培养能力的方向/038

学会思考问题/040

意志力的培养/041

上进心的培养/043

学会计划和安排时间/044

学会管理自己/046

六 你真正了解子女吗/049

子女属于什么类型的性格/050

性格是可塑造的/052

关注心理变化/054

关注生理变化/056

生活中的良师益友/058

特殊时期的指导/060

七 让失败成为经验/063

父母经常犯错误吗/064

父母的人生哲理/065

当孩子做错时/067

精神支持/069

学会激励/070

八 感知社会变化/073

变化是永恒的/074

哪些方面需要变/076

观察社会/077

分享感受,确定观点/078

感悟人生/080

九 谁在影响子女/083

父母是最好的榜样/084

选择教育环境/085

选择居住环境/087

选择交往对象/088

培养生活的情趣/090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091

十 保住教育底线/093

子女学坏了怎么办?/094

不求上进怎么办/095

家庭管不了怎么办/097

对抗与冷战怎么办/099

打架乱交朋友怎么办/100

十一 细节与习惯/103

败在细节/104

做事的要求/106

做事的方法/108

习惯的建立/109

必要的强制/111

细节与习惯相得益彰/113

十二 培养能力是目的/115

观察能力/116

分析判断能力/117

计划能力/119

学习能力/121

克服困难的能力/123

语言表达能力/124

十三 跌倒了能爬起来吗/127

小心一点别跌倒了/128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129

挫折教育/131

学会总结经验/133

防微杜渐最重要/134

十四 眼睛能看多远/137

明亮的眼睛看得远/138

别让子女离开视线/140

站在高处看世界/142

走出家门看世界143

十五 鼓励比批评更重要/146

做好了要适当肯定/147

先鼓励后批评/148

小错不放过/151D

原则错误要批评/151

纠正错误要把握时机/153

保持清醒的头脑/155

十六 限制与放开有分寸/158

愿望无限/159

不要轻易满足子女的愿望/160

让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162

适当限制有好处/164

家规很重要/166

红灯停,绿灯行/167

十七 沟通交流心贴心/169

一起玩耍情融融/170

主题丰富心放松/171

提前告知不是错/172

共同探讨平常心/174

刮风下雨有变化/176

困难之时解心结/177

十八 母亲的作用门80

母亲影响终生/181

寒暖冷热母先知/182

做人做事是榜样/184

细致入微见真情/186

一桶水慢慢倒/187

十九 学习方案的建立/191

学生走向成功法则/192

初中生学习方案建立/196

超越自我,实现理想/205

后记/220

试读章节

为人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与她的结合,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缘分的联结,还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说清楚。其实,搞清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结合的双方是否快乐,是否幸福。不是吗?茫茫人海,有千千万万的男女,唯有他或她对你心动,为你投入付出,为你赞美,为你歌唱,这不就是一种奇迹吗?这份感情太珍贵了,会让你收藏终生,影响你生命的轨迹;这份感情太重要了,使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爱情的伟大,沐浴了爱情的滋润,你们手挽手走进了圣洁的殿堂,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多少年来,人们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始生活,开始繁衍生息。真正的爱情,都在寻找爱的彼岸和归宿,也会产生爱的果实。这是父母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爱的结晶。人类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得以延续。当新生命诞生的时候,父母都会欣喜和激动,都会憧憬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成为社会精英呢?需要尽力做好如下的事情:

心理上的准备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当这个小生命来到家庭的时候,有多少父母作好了心理准备,又有多少父母懂得科学养育呢?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正如李宗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人是从一岁向八十岁生活的,如果从八十岁向一岁生活,人人都可以当总统和副总统。”经验是在人生的经历中累积起来的,它需要时间和付出。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父母,参考前人和别人的成功经验,从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在实践中升华。

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做了父母之后,除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对其他的事情或许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为人父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付出,是一种无私的爱。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们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这种意义讲,父母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职责,要精心培养,全力以赴地造就。

思想上的准备

子女的出生,使父母的生活丰富起来,思想也会随之丰富起来。看着子女在慢慢地长大,父母的责任也在加大。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很多艰难复杂的局面,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很多人开始强大,后来沦为弱者;很多人起初较弱,但最终成为强者。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耐人寻味。

按成功论强弱。一个人的成功,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人生的要点有很大关系。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长期坚持奋斗,付出艰苦的努力,内心承受了无数的打击和痛苦,使他的内心更加坚强,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无疑,成功是奋斗的结果。然而,如何奋斗,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成长的导师。父母全身心地接纳了子女,不管这个子女怎么样。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父母们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有些父母考虑了,有些父母没有考虑。理智告诉我们,必须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考虑不考虑结果就是不一样。常识告诉人们,太多的父母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满足子女健康的需要,我们的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可是,如何让子女的大脑丰富起来,如何让心智丰富起来,却做得远远不够。这种现象说明,很多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思想准备。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缺乏教育原则,缺乏科学的方法,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得非常脆弱。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不再细说。

为了不使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弱者,不妨认真地学习前人的教育经验,学习身边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挤出些时间,看上几本儿童教育专著,了解基本的教育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一位合格的启蒙教师,承担起家庭教育职责。

信息与知识方面的准备

培养子女是一门学问,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家庭的子女努力勤奋,上进心很强;而有些家庭的子女就是不求上进,不努力勤奋,让父母很担心。

确有许多子女从小就开始学坏,成为父母的包袱。从表象上看,是子女学坏了,实际上是父母没尽到责任。这样讲,似乎对父母不公平,实事的确如此。因为每个子女来到人世之初,只是一张白纸,他们从无知到有知状态,都是家庭给予的。孔子说过:“养不教,父之过。”现代人又总结一条非常管用的经验,那就是“只有有问题的家庭,没有有问题的孩子”,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

子女来到人间,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大多数由父母传递的。试问一下,有多少家庭在孩子出生前专门进行过信息储备和知识积累呢?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很多成功的子女,他们在谈感受的时候,都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这些父母,他们可能具备教育子女的信息和知识,采取了正确方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教育专家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孩子在大脑中存储了正确的信息和知识,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主动地排斥错误信息,使他们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追其根源,主要是父母们缺少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没把子女们的思想系统构建起来,形成断层,关键的时候没有起到作用。

教育好子女不仅需要父母们的人生经验,更需要专门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这些知识的积累,需要父母们有主动意识,下一定的工夫,不断获取一些较为科学的信息来指导自己教育子女。有些父母等到子女出现问题了,才知道去学习,去寻找。在没出事之前却高枕无忧,这是非常被动的。还有些父母,一旦子女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到子女头上,或者怨天尤人,或者自我放弃,把自己的子女推向错误的深渊。

如今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我们留心,只要下工夫学习,就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和信息。父母要有这样的愿望和需求,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程度,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物质条件的准备

俗话说:“生了小孩穷三年。”这只是从物质方面看问题,而没有站在培养的角度看问题。子女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是吃蛋糕的人,父母能把蛋糕做多大,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能力。现在,把一个子女培养到上完大学,起码要二三十万元,这些钱从何而来,父母又有何保证。大家都知道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有些投入是必需的。这个前提非常重要,责任也非常重大,父母们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从现在的形势分析,智慧经济与知识经济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的子女,他们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生存环境,生存能力将受到多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到,但大趋势是明确的,必须下工夫,舍得花精力、花本钱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们的起点高,要求也高。父母身上的担子将会更重。这就要求父母们要认清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培养子女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

P1-7

序言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由此,使我产生了调查研究这个话题的兴趣。

十几年来,我坚持与上百位父母交流教育子女的问题,也注意积累这方面的案例,渐渐地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子女身上出现的问题不在子女,而在父母。

不是吗?父母错误的理想,错误的想法,错误的方法,错误的习惯,甚至灰色的人生经历,构成了错误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子女难教育的局面。

其实,谁都知道,任何子女的成长,都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的。这张白纸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父母起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存观念,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的产生。让两代人无法主动地接受这个现实,在缺乏教育独生子女经验的前提下,他们担负起了教育的责任,同时,父母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参加各种竞争,父母的思想复杂了,压力加大了,心态不稳了,在对待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所持的态度是理性的,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总结教育经验,根据女儿身心的变化和特点,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给她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我用优秀人才的标准要求她、打造她。

教育子女实际上也是父母人生理想的升华,是父母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当我们面临现实挑战的时候,内心是否坚强,态度是否积极,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人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每代人的身上,都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抱残守缺是没有用的,强加的东西也不管用,唯有主动接纳、虚心吸取才行之有效。

我写《造就精英之路))的目的,就是想给父母纠正错误,帮助父母建立系统的教育理念,用新的视觉看待社会变化,看待子女教育问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有不适应的,就应下决心改变调整。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失败的父母,不愿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这种改变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是一个作者的心里话,也是一个父亲的心声。愿这本书能给您一点点帮助,一点点启示。让许许多多的家庭,都能把子女教育成功,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6年11月16日

后记

本书从筹备到书稿完成,已有八年多的时间,其中经历了准备材料,研究案例,与上百位父母的真诚交流,以及深入思考的漫长过程,使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媒体经常报道家庭教育的残案,更加坚定了我写本书的勇气和信心。

我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没资格站在教育理论的角度诠释教育问题,只能把我过去的做法和想法如实地辑录下来,反映家庭教育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以此,引起有机会读到本书家长的注意,让他们改变想法和观念,争取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材。

书稿打印完后,我让五位母亲看过,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一位母亲的话让我很感动。她说:“刘经理,要是早几年让我看到这本书,她就不是一位失败的母亲。”她真诚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在改稿过程中,得到杂文作家闵生裕老师,著名作家季栋梁老师,《学者》编辑部李泽民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修改稿件,并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借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本书诉求的重点是为有些父母纠正错误,同时,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一些被人们忽略或遗忘的东西。当我们回味人生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对家庭教育和建设大有帮助。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斗胆写成此书,书中的各种错误和漏洞一定很多,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家长的赐教和批评。

2006.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造就精英之路(献给正在成长的父母及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明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3516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1
16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