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上海俄侨文学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对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上海的俄罗斯侨民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含上、下两篇。上篇(第一至第五章)是对上海俄侨文学的整体研究。第一章介绍上海俄侨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史,其中包括上海俄侨来源,俄侨的物质、文化和文学生活,俄侨文学家的群体构成、创作文体和风格。第二章研究上海俄侨文学中的俄罗斯记忆,其中包括对十月革命与国内战争的创伤记忆,对旧俄生活的美好回忆,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永恒记忆。第三章分析上海俄侨文学中的多元化上海形象,即亲切温暖与冷漠疏离交织、繁华喧闹与贫穷落后共存、光鲜亮丽与肮脏邋遢并存、忙碌拥挤与冷漠仇视并存的矛盾多元形象。第四章分析上海俄侨文学家的中国书写,其中包括对哈尔滨、上海等栖居和旅行地的书写,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大事件的书写,对普通百姓和历史文化名人的书写,对中国图腾和文化元素的书写。第五章阐释上海俄侨文学中传达出的身份认同,即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坚守旧俄身份认同,30年代中期之后近一半选择苏联公民身份认同并回归苏联,另外近一半选择坚守旧俄身份认同并继续流亡他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俄侨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新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8650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