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谱越编著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内容介绍: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不认识他,那你一定看过他的报纸;如果你没看过他的报纸,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视;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视,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影,那你一定看过他的图书……总之,他已经让你无处可逃,他就是当今世界的传媒大亨——基思·鲁伯特·默多克。
图书 | 传媒大亨默多克传/世界经济名人传大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施谱越编著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内容介绍: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不认识他,那你一定看过他的报纸;如果你没看过他的报纸,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视;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视,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影,那你一定看过他的图书……总之,他已经让你无处可逃,他就是当今世界的传媒大亨——基思·鲁伯特·默多克。 内容推荐 施谱越编著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内容介绍:自接班以来,默多克的生活就像是一系列马不停蹄的征战,从阿德莱德到悉尼、伦敦、纽约、好莱坞,一个战役紧接着另一个战役,以并购更多的报纸,更多的电视台,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力。现在,默多克已经编织起一个遍布世界的立体传媒网,他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具影响的传媒大亨,他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 《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将带着您穿越时空,把默多克打造传媒帝国的前后因缘一一道来。 目录 第一章 帝国危机 丑闻爆发 1.一枚重磅炸弹 2.“绝唱版”脱销 3.帝国岌岌可危 4.成为众矢之的 丑闻报应 1.“我们错了” 2.铁杆盟友辞职 3.最卑微的一天 4.各方褒贬不一 5.舰队街的耻辱 第二章 帝国基因 家族基因 1.自由苏格兰教士 2.终止战争的记者 3.制造国王的人 4.赌徒“格林爸爸” 5.生意从粪肥开始 成长历程 1.孤独的孩子 2.独特的魅力 3.全新的世界 4.不寻常的旅程 5.自由主义者 6.这不是真的 7.“黑色”新闻 第三章 帝国初成 独立宣言 1.第一个胜利 2.少年出版商 3.电视的诱惑 进军悉尼 1.麻烦终于来了 2.疯狗与大亨 3.向悉尼扩张 4.一个理想的努力 5.紧张工作之余 第四章 转战欧美 抢滩英伦 1.激战《世界新闻报》 2.肮脏的澳洲兵 3.捡了个便宜 4.快乐中的不快 5.美国代理人 席卷美利坚 1.杀人蜂来了 2.惊煞纽约 3.这样做很危险 第五章 急速扩张 增加实力 1.与政治共舞 2.发了一笔横财 3.又一轮冲刺 4.恶魔一样的恐慌 全方位进攻 1.默骑士来了 2.梦碎天空 3.好莱坞的诱惑 4.被迫成为美国人 5.第二大交易 第六章 危机来临 悲喜交集 1.瓦平转移战 2.默多克修正案 3.一个噩梦 4.一次突然袭击 不祥之兆 1.遇上了对手 2.辛普森效应 3.一笔慈善收购 4.又一场争夺战 千钧一发 1.最有希望的时刻 2.一次大赌注 3.金融风险前沿 4.耙子下的蟾蜍 第七章 亚洲征程 道路坎坷 1.决定性胜利 2.印度逮捕令 3.这次是成是败 中国美梦 1.一个巨大的市场 2.文化产业的价值 3.撞上了“砖墙” 试读章节 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英国引起巨大反响。 事情要从2002年说起: 2002年3月21日,英国萨里郡的泰晤士河畔沃尔顿,13岁的米莉·道勒失踪了。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给她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处于留言状态。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报了警,但是案情毫无头绪。 米莉的亲朋好友不断给她的手机留言,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她尽快跟家里联系。很快,米莉手机的信息存满了,人们的希望一点点消逝。但是,没过多久,亲人们意外地发现米莉的留言信箱又可以留口讯了。这让一家人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米莉可能自己删除了部分信息,说明她还活着。 2002年4月14日,《世界新闻报》刊登出一则消息说:“一个名为米莉·道勒的女孩在一家招聘中介找工作,她向中介提供的正是米莉的真实电话号码。随后,中介拨打了该号码并留下口讯。这发生在米莉失踪6天后。” 这则消息不仅让米莉的家人重拾希望,而且误导了警方的判断。在米莉失踪一个月的时间内,警方都没有过多怀疑谋杀的可能。道勒一家还为此接受了《世界新闻报》的独家专访,米莉的母亲说:“如果米莉走进家门,我们肯定会激动得说不出话,只会擦干喜悦的泪水,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然而,事情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6个月后,米莉的尸体在树林中被发现,警方证实她被一名夜总会守卫绑架并谋杀。 那么,米莉手机是怎么了?这场悲剧蒙上了更多阴霾和疑问。 原来,在米莉失踪后,《世界新闻报》的记者马上就开始执行他们的标准法则:雇用私家侦探获得需要的新闻故事。他们先雇用了一名汉普郡的私家侦探斯蒂夫·怀特摩尔,找寻米莉的家庭住址。他从沃尔顿区选举登记处发现了三个名为道勒的有效地址,经过对固定电话的窃听,他排除了其中两家,最后成功获得米莉的家庭住址和电话。 随后,另一个全职侦探格伦·穆尔凯尔通过固定电话获得了女孩的手机信息,并入侵了她的手机留言信箱。《卫报》报道称:“《世界新闻报》记录了女孩父母恳求她回家的每一个字。” 当米莉手机存满信息时,记者为了获取更多新讯息,私自删除了一些信息, 以留出更多内存。这一切都在伦敦南部一间狭窄的办公室里完成的,格伦·穆尔凯尔做着他惯常的“工作”。他和《世界新闻报》有一份价值104988英镑的名为“研究和信息服务”的合同,还从该报额外领取了12300英镑的现金。他帮着《世界新闻报》完成过多次“窃听”任务,几乎没有一次失手。直到3年后的一次窃听,才开始让警方和媒体有所察觉。 2005年5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一条威廉王子膝盖肌腱受伤的消息。这条不痛不痒的报道不想却引起了皇室的怀疑,因为王子受伤的事情鲜有人知,皇室因此认定,默多克旗下这家小报只有窃听威廉王子才可能知道伤情,遂要求警方介入调查。警方决定将计就计,对有关人员实行反窃听。 2006年4月,《太阳报》刊登了哈里王子流连夜总会的新闻,随后《世界新闻报》跟进报道,在刊登的新闻中竟然还原了威廉王子嘲笑哈里的邮件,于是警方盯上了该报的皇室新闻记者克里夫·古德曼和私家侦探格伦·穆尔凯尔。警方从穆尔凯尔家中搜出长了达11000页的窃听记录,确认他们曾窃听查尔斯王储的通讯秘书和副官、威廉和哈里王子私人秘书的电话,次数高达609次。同时,查尔斯王储和卡米拉夫人的语音信箱也被他们入侵了。 2006年8月8日,古德曼和穆尔凯尔在各自家中被拘捕,随后被分别判处4个月和6个月监禁。根据《世界新闻报》的母公司新闻国际公司曝光的邮件, 古德曼从当时的编辑安迪·科尔森那里申请了一笔1000英镑的资金,从皇室卫队官员格林·布克那儿购买了他私下得来的电话通讯录。 在古德曼和穆尔凯尔入狱4个月后,安迪·科尔森引咎辞职,但他否认自己和电话窃听有关。随后,科尔森被当时还是保守党领袖的卡梅伦招至麾下,起用为媒体联络主任,而在卡梅伦担任首相后,又将科尔森为任命为首相府新闻发言人。 至此,警方的调查告一段落,公众也没有对《世界新闻报》对皇室的不敬表示太大反感,但是其他媒体对窃听丑闻却“穷追不舍”。 2009年,英国《卫报》曝料称,不少明星和政界人士都有理由相信,自己遭到了窃听。面对这种指控,伦敦警察厅仍然拒绝扩大对古德曼案件的调查。《卫报》紧随其后,又于当年7月21日报道说,《世界新闻报》搞窃听,受害者可能高达3000人。2010年,《卫报》继续报道说,一名叫马克思·克利福德的公共关系顾问从《世界新闻报》获得100万英镑,作为“封口费”。 随着舆论压力的增加,2011年1月,伦敦警察厅正式展开了名为“威廷行动”的调查。科尔森迫于压力,辞去了政府发言人一职。整个事件就像潜藏的暗流,一点一点推进着。 2011年4月,因窃听女演员西耶娜·米勒手机一事东窗事发,《世界新闻报》副总编辑伊恩·艾德蒙被捕。P2-5 序言 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不认识他,那你一定看过他的报纸;如果你没看过他的报纸,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视;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视,那你一定看过他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他的电影,那你一定看过他的图书……总之,他已经让你无处可逃,他就是当今世界的传媒大亨——基思·鲁伯特·默多克。 他祖籍英国,生于澳大利亚,中学毕业后就学于英国牛津大学。父亲基思·默多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出版商。1952年,他的父亲去世,留下了60万澳镑的资产和19万澳镑的现期债务。为捍卫父亲留下的报纸,默多克勇敢面对挑战,并彻底改变了尴尬的状况。到了1967年,默多克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传媒大王。之后,默多克开始逐步向海外市场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默多克收购英国的《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并把《太阳报》变成了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20世纪80年代初期,默多克收购了在英国国民心目中享有盛誉的《泰晤士报》和它的姊妹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创办了英国天空广播有限公司。 1976年,随着收购《纽约邮报》的脚步,默多克又把战场转移到美国。1985年,默多克宣布买下20世纪福克斯公司50%的股份,这使新闻集团朝着创建一个世界性传媒和娱乐帝国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便于扩展在美国的业务,默多克甚至加入了美国国籍。此后,他一直是“美国梦的最勤奋的推销员”。新闻集团开疆扩土的触角伸向所有和传媒相关的领域,成为最具实力和活力的跨国传媒帝国之一。 自接班以来,默多克的生活就像是一系列马不停蹄的征战,从阿德莱德到悉尼、伦敦、纽约、好莱坞,一个战役紧接着另一个战役,以并购更多的报纸,更多的电视台,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力。现在,默多克已经编织起一个遍布世界的立体传媒网,他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具影响的传媒大亨,他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7月10日,随着一场轰动世界的“窃听门”事件,默多克新闻集团属下有着168年历史的、发行量达280多万份的英国《世界新闻报》被迫停刊,《世界新闻报》前总编布鲁克斯被警方逮捕。此后的事故仍如走马灯般上演: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的前任新闻主管被警察带走,披露窃听门的记者在家中身亡,默多克父子接受听证会质询……顷刻间,庞大的默多克新闻帝国在窃听丑闻中风雨飘摇…… 窃听事件不仅引爆了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大地震,还触动了世界新闻界对媒体良心的拷问。如果说默多克在43年之前以3400万英镑把《世界新闻报》抢到手,开启了一个传媒资本扩张的新时代,那么今天,这位耄耋之年的传媒大亨有没有招数化解帝国的重重危机呢? 本书将带着您穿越时空,把默多克打造传媒帝国的前后因缘一一道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媒大亨默多克传/世界经济名人传大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施谱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9021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3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6.115.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