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本大时代(中国证券市场2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转身的重要推手。

下一个20年,中国证券市场将引领中国经济走向繁荣!

《资本大时代(中国证券市场20年)》(上海证券报社编写)汇集了《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的文章,从20年的证券市场演进中裁切出20个人,20件事和20只股票的历史片段,思辨地透视了中国证券市场艰辛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内容推荐

当下的中国,数亿人的财富都与证券市场有关,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亿万人的敏感神经。《资本大时代(中国证券市场20年)》(上海证券报社编写)汇集了《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的文章,从20年的证券市场演进中裁切出20个人,20件事和20只股票的历史片段,思辨地透视了中国证券市场艰辛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在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锣”的敲响,有吴敬琏“赌场论”的争论,有“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回顾;有中国证券市场草创的艰辛,有草根阶层的财富积累,也有形象鲜明的风云人物。《资本大时代(中国证券市场20年)》重温中国证券市场波澜壮阔的20年历程,那些曾经跌宕起伏的事件和人物,都将成为历史的宝贵镜鉴,指引未来。

目录

代序

第一部分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

 一个时代的背影

 国情和规律之间

 股灾与救市之辨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0年后话创新

 投资的变迁

 可怕的流动性

 国际化的选择 

 机构的呼喚

第二部分 20年20人

 中国股民

 “开天辟地”刘鸿儒

 尉文渊:敲响新中国股市第一锣

 王石:万科本色

 “铁娘子”史美伦:吹来了监管清风”

 学者成思危:股民的朋友

 马明哲:缔造平安帝国

 云东无畏:一位证监局长的肖像

 倪润峰:留下“长虹曲线”

 股评家:“红与黑”江湖

 王亚伟:基金经理是我的主业

 刘姝威:600字真言击碎“蓝田神话”

 “蒸发的人”

 得道者:英雄不问出处

 私募教父赵丹阳:投资和人生很近,离市场很远

 张瑞敏:写意“中国制造”

 “散户代言人”:真假脸谱衬出散户心态

 记者胡舒立:“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大家吴敬琏:以信仰的名义

 走近尚福林

第三部分 20年20事

 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起航

 “深圳8.10”事件冲击波

 证监会的青葱岁月

 “327国债期货事件”回眸:中国金融期货永远的伤疤

 沪深市场争雄

 “5.19行情”,“网”事并不如烟

 1999年:《证券法》来了!

 基金黑幕规范之途的路标

 B股开放:从“创新先锋”到“等待救赎”

 “赌场。、“千点”:在争鸣中获得新生

 扳倒“庄家”德隆

 “国九条”挽狂澜:证券市场二次革命

 股权分置改革让市场回归本源

 券商综治危机下“会诊”:绝境中重生

 中小板开启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思维

 “5.30”暴跌启示录

 “6 124点”:疯牛之巅的两面

 国美电器股权之争:在市场规则下对决

 创业板诞生:让资本活水灌溉科技未来

 股指期货元年:迈入资本市场高等学府

第四部分 20年20股

 飞乐音响:争议中悄然诞生的新中国第一股

 电真空:大中型国企上市破茧

 延中实业:中国资本市场收购第一股

 深发展:我是曾经的“带头大哥”

 四川长虹:“第一蓝筹”股海命运跌宕

 万科:成功穿越20年牛熊循环

 贵州茅台:中国价值投资者的实践标的

 凋零的“水仙”:终结上市公司不死神话

 别了,银广夏“陷阱”

 苏宁电器“疯长”的秘密

 金杯:境外上市第一股浮沉

 三九医药被查:股改前夜打响清欠第一枪

 三一重工闯关股改

 杭萧钢构案:催动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脚步

 创业板首28家:好风送我上青云

 中国船舶:300元的巅峰时刻

 中国石油集团:蓝筹泡沫浮起了“一桶油”

 东北高速:首尝分立上市,“捆绑”难题一朝破解

 S*ST海纳:死亡边缘的拯救 

 工商银行:世界最“大”的银行是这样炼成的

试读章节

2010年12月1日是中国股市的第4956个交易日。

自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仅用20年时间,跨越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花几百年才走过的路。

如今,这个新市场已经从20年前的十几家上市公司,几十万名开户投资者,不足百亿的市值,变得如此庞大。沪深两市有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27万亿元,投资者队伍更是数以亿计。沪深两市共有A股有效账户13 246.65万户。

在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坐标中,仅就对中国的影响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业像证券市场这样,影响着那么多人的财富观和命运。过亿的投资者群体出于对自己财富的关注,可称为社会最大的稳定器之一。

在市场内部,相对完善的证券期货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清晰;区域性市场早已变为历史,集中统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体制正在促使一个高效的全国性市场走向新的飞跃,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在内的多层次市场格局框架基本确立;市场已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在经历20年的风雨磨砺之后,认识上的飞跃更是深入人心,新的创新正在酝酿,证券市场已经告别误区,真正开始回归本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改革和发展。股市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实践平台和重要推手之一。

中国证券市场与中国经济共同展示着全球性影响力,彰显着资本力量和国家意志。来自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出这一中国“增长神话”。2002年年底,沪深交易所还在58家成员交易所排名中的第13和17名徘徊,总市值分别仅为排名第一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3.4%和1.74%。现在,随着以四大银行和中石油等大型国企的上市以及多层次市场的迅速发展,这个统一市场的市值已居全球三甲之列。形象地说,“世界最大的银行,最大的油田,最长的铁路”都在这里生根。

中国经济牵动着世界经济,中国股市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的股市神经会因“中国式震荡”产生波动,这种影响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全球投资人关注的日常指标。

某种程度上,中国证券市场提升了中国经济的话语权。.

  在走过“幼稚期”之后,到了举行20岁“成人礼”的时候了。

我们说中国证券市场带有母体的基因,是中国经济走鲜明中国特色道路的一个产物。其实,稍微留心一下海外市场的变化,你就会感到世界股市里的“中国元素”有很多。

“不会因为伟人的去世,中国12亿人追求财富的意志而改变”。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行,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信心之后,国际投行家们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趋势作出的准确判断。

就创一次新高。这就是香港股市有名的“摩根震荡”。

 1 993年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展示了国外大型银行的远见:看好中国内地经济,中国概念备受瞩目。这份报告告诉全球的投资者,如果拥有了中国股票,你就拥有了中国的未来。于是,在中国香港,中国业务、中国概念、中资控股公司红筹股被外资追逐。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港股在全年243个交易日里,恒指40多次创历史新高,在有效交易日里,几乎每隔一周多的时间就创一次新高。这就是香港股市有名的“摩根震荡”。

1993年12月10日恒指破万点。联交所员工在欢笑和香槟中迎来了新年。新年一过,1994年1月4日恒指突破12 000点。

那时,中国内地的股市还不足4岁,尚在襁褓中。

让我们再向历史的远方瞭望,切入一个历史镜头。邓小平复出后第5天,邀请科教元老参加国务院科教座谈会,老先生们说资产阶级世界观还没有改造好,一定好好改造。但小平要求多反映问题提建议,有人“斗胆”提出恢复高考,小平当场拍板。小平话落,所有在场人站起,连旁边的服务员也一齐鼓掌,时间持续了5分钟。

从那时起,一个新的时代就开始了。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在制度性变革的基础上完成的,经济是先导,股市则在此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前者历时30年,后者历时20年。

在30年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的“精英”和读书人对于什么是社会生产组织,金融组织、货币组织、税收体制等,基本不关心,所知不多。那是一个争论“主义”的时代,对于“体制”的理解十分茫然和肤浅。

20年过去了,我们回望这个背影,找到了进入下一个20年走得更远的启示和思考。在这个大舞台上,这里充满人性特征和民族性的变化,这种延绵还会继续。理论和观念上的争论早已不复存在,历史的规律无法抗拒。

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之一是他的思想理论内核闪烁出的光芒,让改革创新这驾快车没有一种力量能刹住,从而阻挡了历史的脚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除了制度安排本身对于企业、资源、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之外,在财富观念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中国股市正在推进着社会民主的进程。  股份制在体现民生的同时,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促进着民主的发展,使社会民主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股票市场现在有1亿名投资者,是欧洲多国人口的总和,是参与人数至多、社会影响至巨、牵动行业至广的全国市场。股民自觉关心和监督企业和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关心美国大选、伊核问题、海峡两岸局势、国内时政。所有这些与他们的财产息息相关。尽管这些出发点是出于对自己投资和财富的关心,但一旦成了股民,就把自己和企业乃至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只有在一个高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股市才能提供赚钱的可能。这个庞大的群体由衷地希望国家稳定、经济健康向上。这跟我们党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诉求十分一致。

中国股市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是创新的结果,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的结果。

先后在国家体改委、中国证监会和银河证券担任领导工作的朱利,既有资本市场设计者的经历,也兼有资本市场监管者和经营者的经历,对20年资本市场的发展,他心得颇丰。

在谈到发展资本市场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对转轨期经济社会的意义时,朱利认为,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既是两种体制的相互较量,并且逐渐表现出市场体制占据上风的擂台,也是两种体制实现磨合、协调、平稳接替的平台。例如,从所有制的角度来说,我国和前苏联有相似的所有制基础。在我国的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建立了资本市场,发展了这个市场,善用了这个市场,从而实现了改革平稳推进、全民总体受益的重大成就;而前苏联却是通过巨变式的休克疗法推进改革。

两种改革方式和路径带来了不同结果,这是能看清的事情。

必须放大一段坐标才能看清历史。

在30年间的20年,我们的市场建设,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模拟”市场,用尚福林主席的话讲,是“新兴加转轨”。

在持续了近三年的低迷之后,中国股市选择了“5·19行情”。1998年5月19日,沪深股市当日上涨5l点和129点后,直到2001年6月14日在2 245点掉头向下。大熊出笼,投资者挣扎在难熬的4年里。P3-5

序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我们借用这句话,是想说明中国证券市场建设者们20年创业的艰辛历程。

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中国股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开始时如此微小以至于容易被忽视,现在体量又如此庞大,市值直逼魁首。如今,上证指数的涨跌牵动着大洋彼岸华尔街的市场起伏。

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飞速成长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的怀抱里完成的。如果把中国经济30年作为一个更长的时段,那么,20年占据了它的2/3。这20年的痛苦转型和探索见证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激情。

这是转型中国在盛世之下的一场资本革命的探索。在市场草创初期,伟人的一句话“坚决地试”让飘浮在争议中的证券市场尘埃落定。之后,它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思想和认识的解放和突破,小到行业大到国家层面。在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庞大的财富效应,催生了理财与投资存在的可能。这个市场是盛世之下发展最快的行业,因而对国家的反哺和改造也最盛。

哲人说:量变把历史拉长,质变把历史变短。在拉长中才有质变的精彩一跳。中国股市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呢?对此,我们试图在持续一个月的报道中找到答案。仅就对中国的影响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业如中国证券市场这样影响着这么多人的财富观,并带来命运的变化,甚至牵动全球视线。

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像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

20年可以用“代”来称算。前人开创股市,而完善市场则是继任者。在世界历史上,资本市场无不带有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中国也是如此。.在当下的中国,证券市场必须,而且已经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转身的重要推手,多层次的市场正在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力量。

中国股市既是草根的,也是平民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市场进入新时期,历史命运开始蜕变成个人命运。投资,给中国股民带来了精神享受,成了很多人一生的事业。尽管股海并不平静,刀光剑影,弱肉强食。

在体现民生的同时,证券市场增强了投资者的民主意识,促进民主的发展,使社会民主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股票市场现在有过亿的庞大投资者群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牵动行业最广的全国市场。股民自觉关心、监督企业与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关心美国大选、伊核问题、海峡两岸局势、国内时政,因为所有这些,都与他们的财产息息相关。

尽管这些出发点是出于对自己投资和财富的关心,但一旦成了股民,就把自己和企业乃至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只有在一个高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股市才能提供赚钱的可能。这个庞大的群体由衷地希望国家稳定、经济健康向上。这跟我们党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诉求十分一致。

20年,还太短。它的开始如此艰难,展开却波澜壮阔。20年,又很长。陌生而遥远。当我们透过历史的背影去眺望未来,去抚摸20年历史的底部岩层时,就会感受到它的深冷与坚实。一个20年的年轻股市,肇始于民间,规范于官方,而今,你已经无法望尽前路。

我们关注20年中的20个人、20件事和20只股票。当我们在20年的长河中裁切这些历史片段时,我们试图用现在人平视的眼光去感知历史,鉴往知来。

上海证券报社

2010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本大时代(中国证券市场2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证券报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6505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51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3:16